技与艺:民俗文化

技与艺:民俗文化
作者: 编者:邓保生|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技与艺:民俗文化
ISBN: 9787522528304

作者简介

邓保生,江西宁都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管理学博士。曾任中共江西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现任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内容简介

庐山云雾茶 高山出好茶,名山有名茶。我国名茶宝库中的珍品——庐山云雾茶,就 生长在风光绮丽、气候宜人、闻名中外的游览避暑胜地——江西庐山。 庐山屹立于长江之南,气吞大江,影落鄱湖,平地拔起,主峰汉阳峰海 拔 1474 米。这里青峰秀峦钟灵毓秀,云海奇观变化万千,清泉喷流,蒸汽 升腾,气候凉爽。庐山云雾茶也因生长在这云雾之中而得名。 据《庐山志》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当时梵宫寺院多至三百余 座,僧侣云集。攀危岩,冒飞泉,更采野茶充饥渴。各寺亦于白云深处壁岩 削谷,栽种茶树者焙制茶叶,名云雾茶。” 自晋以后,不少诗人学者上山游 览和隐居,留有不少赞美庐山的诗文,都涉及庐山茶叶。唐代,庐山云雾茶 已名声在外。白居易曾在庐山香炉峰下结草堂隐居,辟园种茶。其在《香炉 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说:“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如获终 老地,忽乎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宋时,庐山云雾茶被列为贡茶。清光绪《江西通志》记载:“匡茶(即庐山云雾茶)香味可爱,茶品 之最上者。” 又云:“茶五邑俱产,惟庐山出者味香可啜。” 庐山云雾茶的最佳采摘时间在清明左右。要求只采初展的一芽一叶,长 度不超过 3 厘米,制特级茶。采回后先剔出紫芽和病虫害叶,然后摊于阴凉 通风处,放置 4—5 小时,再进行炒制。 随着历史的发展,庐山云雾茶的制法也在不断改进。宋时由蒸青团茶演 变为蒸青散茶,明时又演变为炒青散茶。现行的庐山云雾茶的加工制作十分 精细。初制分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烤干 (或烘干)等工序;精制分去杂、分级、匀堆装箱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 格要求,如杀青要保持叶色绿翠,揉捻要用手轻揉,防止细嫩叶断碎,翻炒 动作要轻……加工好的庐山云雾茶,一芽一叶,色泽翠绿,浸泡出的茶汤含 有大量茶多酚等,高香持久,品质尤佳。 庐山云雾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高持久、 醇厚味甘等 “六绝”而久负盛名。成品茶外形饱满秀丽,色泽碧嫩光滑,芽 隐露,茶汤幽香如兰,耐冲泡,饮后回甘香绵。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 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 庐山云雾茶芽头肥壮,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芳香油类和多种维生素, 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怡神止泻、帮助消化、杀菌解毒之功用。 正如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撰稿:周美庄) 宁红茶 宁州,即修水、武宁、铜鼓三县,在清代时都属于义宁州管辖,所以, 这三县都称为宁州,而修水所产制的红茶称为 “宁红”。修水,地处湘、鄂、 赣三省交界,位于江西北部幕阜山与九宫山交汇处,是 “八山半水一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 沛,县境四周群山起伏,县内丘陵广布,四季云雾缭绕,处处清流潺潺,这 为宁红茶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