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无障碍阅读系列

巴黎圣母院/无障碍阅读系列
作者: (法)维克多·雨果|译者:陈筱卿
出版社: 时代文艺
原售价: 33.80
折扣价: 16.90
折扣购买: 巴黎圣母院/无障碍阅读系列
ISBN: 9787538754056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大师。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经历了十九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件,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为《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内容简介

我们的读者看见它离开法院大楼的这支队伍,一 路上吸收了巴黎的所有恶棍、小偷和闲汉,到达沙滩 广场时,人数已经相当可观了。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那些吉卜赛人。那吉卜赛公 爵骑着马走在队首,他的伯爵们步行相随,替他提缰 坠镫。他们后面,杂乱无章地走着吉卜赛男女,肩上 的小孩在哭喊着。所有的人,无论公爵、伯爵或小小 老百姓,都是破衣烂衫。接着是“丐帮”的队伍,也 就是法国所有的小偷,按地位排列,最卑微地走在前 头。他们四个人一排,带着他们那种特殊技能的各种 等级的不同标记向前移动,大部分是些残疾人,有些 是瘸子,有些人没有胳膊,还有假失业者(指只在冬 季乞讨者)、假香客、被疯狗咬过的人、假癫痫患者 、假癞痢头、假伤者、酒鬼、架双拐者、小扒手、假 水肿病人、假火灾受害者、假破产商人、假残废军人 、小叫花子、假大执事、假麻风病人,简直不胜枚举 ,连荷马也数不过来。(用列举的方式将宏大、壮观 的人群铺叙出来。)在假麻风病人和假大执事们中间 ,有一个丐帮头儿,那个大柯埃斯尔(即丐帮行话中 的“乞丐王”),蜷缩在一辆由两条大狗拉着的小车 里,几乎难以分辨。“丐帮”过完之后,是“加利利 (巴勒斯坦北部一地区名,西到地中海沿岸平原,东 到约旦河谷地,南到耶兹里勒谷地)帝国”。帝国皇 帝纪尧姆·卢梭穿着沾满酒迹的大红袍子威严地走着 ,身前的几个江湖艺人边走边打,一边还跳着出征舞 ,围着他的是他的持杖者、侍从及财务人员。最后的 是法院书记团,手捧花枝招展的五月树,身着黑袍, 带着他们那支可以参加巫魔夜会的乐队,举着那些发 出黄色光晕的粗大蜡烛。这群人的中央,狂人之友会 的大头目们肩抬一乘轿子,点的蜡烛比瘟疫流行时的 圣热纳维埃夫教堂的神座都多。新狂人王、圣母院的 敲钟人驼背卡西莫多,手持权杖,身穿无袖长袍,头 戴主教冠,神气活现地坐在上面。(先以点面结合的 手法描绘场面,再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写到卡西莫多的 出场。) 这个俗不可耐的队伍的每一段组合都有自己独特 的音乐。吉卜赛人弹着他们的巴拉风(西非及中非的 一种木琴),敲着他们的非洲小鼓。丐帮的人是极少 音乐天赋的,可他们也在弹古琴、吹牛角猎号和12世 纪的哥特式牛角号。加利利帝国也不比他们强多少, 它的乐队中只能依稀辨出那种代表早期艺术的只会奏 出“来”、“拉”、“咪”的可怜的列贝克琴(指中 世纪的一种三弦乐器,现代的一种简单的小提琴也用 此名)来。在狂人王四周,当时所有各种各样的乐器 在合奏出高亢混杂的声音来,那是最强音、次高音和 高音,外加笛子和铜管乐的大合奏。唉!读者们应该 记得,这原是格兰瓜尔的乐队呀。 从法院到沙滩广场的游行过程中,卡西莫多那张 愁苦而可憎的脸上表现出来多么大的骄傲和幸福。那 是他头一次感觉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尊心的满足。 他此前遇到的一直都是羞辱、对他身份的鄙夷以及对 他这个人本身的厌恶。因此,尽管耳聋,但他却像一 位真正的狂人王似的,品尝着这帮人的欢呼,因为他 感到自己被这帮人憎恨,从而也憎恨他们这帮人。他 的民众尽管是一群狂人、残疾人、小偷、乞丐,但那 又有何妨!他们总归是民众,而他却是君王。所以他 十分看重所有那些带着嘲讽的喝彩和嘲弄人的恭敬, 但我们也应指出,这其中也夹杂着民众的卜些极其真 实的敬畏。因为这个驼背相当壮实,因为这个跛脚相 当灵敏,因为这个聋子很凶,有了这三条,众人就不 敢太造次了。(细致的心态描写,写出卡西莫多卑微 的尊严和单纯的感情。) 毕竟,新狂人王怎样去体会他所感受的感情以及 他所激起的感情,那我们就根本无法判断了。藏于这 残废躯壳里的思想,本身就必然有所不全和闭锁。因 此,他当时的感觉对他来说,绝对是模糊不清、浑浑 噩噩的。只不过是欢乐在包围着他,自豪在支配着他 ,使这张阴郁不幸的面孔洋溢着光彩。 P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