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3.72
折扣购买: 安全文化评价
ISBN: 9787516428573
一个致力于研究和探索中国企业安全文化,并愿为此奋斗的人。
安全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与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相伴相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安全文化源远流长,《易传·象传下·既济》中的“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道出了“治于未乱”的预防理念;《汉书·贾谊传》中的“前车覆,后车诫”,则是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的早期范本。现代意义上的安全文化,发端于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反思,1992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的《安全文化》被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出版,安全文化在国内迅速传播发展。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1994年6月撰文,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这是我国首次公开强调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则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措施加以推进,2005年2月首次提出安全生产五要素,把“安全文化是素质保障”作为第一要素,体现了对安全文化基础性、根本性作用的深刻认识;2008年12月制定出台两项行业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指导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贵在传播普及。要鼓励引导全民参与,通过教育、宣传、评估、激励等方法,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愿、强化安全意识、引导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素养、改善安全环境等,使人员安全从被动执行状态转变为自觉主动状态,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要求“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应急管理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加强应急管理领域文化建设,每年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作出部署,研究提炼出了应急特色文化核心理念和价值共识,择优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创作推广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应急文化建设在凝聚社会各界共识、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塑造应急人形象、普及安全知识技能、提高全民安全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安全文化评价是推进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解决的是安全文化建的怎么样、怎么改进提高的问题。《安全文化评价》从方法与实践两方面系统介绍了安全文化评价的理论和工具,通过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了安全文化评价的操作和应用,对企业安全文化工作者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都有参考价值。 安全文化评价是推进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解决的是安全文化建的怎么样、怎么改进提高的问题。《安全文化评价》从方法与实践两方面系统介绍了安全文化评价的理论和工具,通过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了安全文化评价的操作和应用,对企业安全文化工作者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都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