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
ISBN: 9787559640796
"傅佩荣 1950年生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他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方面造诣颇深。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集四十多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他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两千六百多年的西方哲学可谓“源远流长”。古代哲学的源头,在时间上可以追溯至希腊城邦时期到罗马帝国时期。奠定基础、塑造原型是在希腊阶段,史称“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只是它的后续发展而已。事实上,希腊哲学所设定的探讨方式,如思考题材与基本观点,直至今日对西方哲学界仍有可观的影响。 就希腊哲学来说,苏格拉底是个分界线。在他之前的哲学家所留下的大都是断简残篇,见解也较为具体素朴;在他之后,出现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这对师徒,其著述丰富且体系完整,对人类理性所欲探讨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有所涉及。 哲学所谓的爱好智慧,就是以理性去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根本真相,由此获得启发,指导一般人的现实生活,并且评估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生态。对智慧的爱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是为什么它以如此明确的方式体现于古希腊这个时代与这个地区?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需从多方面认识与希腊有关的事物,例如,神话、宗教与城邦生活。在古代,每一个民族都有神话。神话是有关神明的故事,其中显示的是一个民族的梦想。梦想当然有虚构的成分,不过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弥补理性思考的不足。 如果用一句话描写希腊哲学的起源,那就是“从神话走向理性”。因此,首先要说明的是:希腊神话有何特色?它是如何引领希腊人走向理性思考的? 自从混沌初开,大地女神与深渊女神出现。大地女神演变出天空之神与山神、海神,然后又与天空之神生下了泰坦族(又称巨人族),其中有掌管河流、太阳、月亮、黎明的神,而最重要的是克洛诺斯。他推翻了天神父亲,然后与妹妹瑞娅生育了六个子女。他担心子女叛变,就吞噬了前五个孩子。第六个是宙斯,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在成年后迫使父亲吐出了五个兄姐。 这是第一阶段的希腊神话。其核心内容围绕自然界展开。自然现象只要具有某种“力量”,就表示它背后有神明在操纵。 “宇宙”一词,原指秩序在空间上井然有序。那么,在此之前的自然是混沌了。天空之神(其希腊语前缀Ur,意为根源)被克洛诺斯(意为时间)所取代,因为时间使根源消失,而且时间也会吞噬时间所产生的一切,直到具有统治意志的宙斯上场。 希腊神话的第二阶段是由宙斯所领导的奥林匹斯山诸神在表演。宙斯的同胞兄姐有祭祀神或女灶神赫斯提亚、农业神或大地女神得墨忒耳、地府之神哈迪斯、海神波塞冬以及天后赫拉。由此可知,宙斯虽然贵为天神,权柄最大,但并不是全能的,无法管辖所有领域。 这些代表“力量”的神明开始介入人类世界了。宙斯所生的新一代神明为数众多,最重要的包括:阿波罗,他是日神及光明理性之神,与九位缪斯女神为伴。此外,还有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阿尔忒弥斯(月神或狩猎神)、雅典娜(战神、智慧之神,也是雅典的城邦之神)、赫淮斯托斯(火神或建筑神)、赫尔墨斯(传讯神)、狄奥尼索斯(酒神或欢乐之神)、阿斯特里亚(正义女神)、阿瑞斯(战神、残酷之神)。 这些神明所象征的,除了自然界的力量,还涵盖了人类社会“分工合作”的职能。每一种职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守护神,使它在社会上具有正当性。另有两位神明不受天神宙斯的节制。他们是:爱神阿佛洛狄忒(其子为厄洛斯,爱欲之神)以及命运之神茉伊拉(负责寿命、遭遇及其执行)。在爱神的威力之下,众神无不甘心顺从,能稍事抵抗的只有三位女神(雅典娜、赫斯提亚与阿尔忒弥斯)。若是命运之神出手,更是所向披靡。 上述神话的具体内容,对希腊人来说是基本常识。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人,对宇宙与人生的理解,主要源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以及赫西俄德的《神谱》与《工作与时日》。换言之,他们就靠这些描写神明的故事与远古半人半神的英雄逸事,来满足理性的初步要求。 神话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界,肯定了社会分工的意义。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人类了解自身的欲望。神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正反映了人类内心在爱恨情仇方面的种种挣扎吗?现实中任何难堪的、可耻的、恐怖的、狂乱的言行,都可以在神话中找到类似的场景。如此一来,人们才有可能继续忍受活在人间的重重压力。因此,神话就是用神的故事来说明人类所需要理解的一切现象。 随着人类理智的发展,神话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人类的好奇心在各种条件的配合之下,总会“从神话走向理性”的。哲学的诞生即在此一关键时刻。我们要继续探讨与此相关的宗教信仰。\" \"1、打破中西文化的壁垒,兼采国内外书写哲学史的论点之长,生动、简明,直达先哲思想源头。 2、将西方哲学庞杂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完善,更为清晰简明的阐述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 3、一本书承载了西方哲学两千年的思想演进,西方哲学入门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