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道德经(全彩图解典藏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从政之道 ◎随道而行——孔子向老子问礼◎ 老子在这一章开宗明义,提出了“道可道,** 道”的观点,认为可观、可见、可言的事物都不能长 久,而只有不可观、不可见、不可言的事物才能够永 恒,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道”。孔子向老子问礼的 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孔子“问礼于老子”,是中国古代的一段佳话, 这两位中国历*****、*圣哲的思想家的对话, 对古代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传孔子曾五度 向老子问礼,而确凿可信的有两次。 **次是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地点在 周都洛邑(今洛阳)。鲁人南宫敬叔跟随孔子前往周 都洛邑,鲁昭公给他们一辆车、两匹马,还有一名童 仆同行,一齐前往洛邑学习周礼。孔子在洛邑见到了 老子。 此时,老子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官”,对周礼 **精通。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问题,例如出丧的 时候遇上*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近处还是远 处,**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等等。老子 根据事实和情理,给孔子作了明确的解答。老子也十 分欣赏孔子,认为他是一个虚心求知的人。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临行前,老子 又对孔子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送人,品德高 尚之人用言辞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只能盗用品德 高尚之人的名号,用言辞为您送行。”老子说:“聪 明深察的人常常*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 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见识广博的人常遭困厄危 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 的要忘掉自己而记挂着父母,做臣子的要忘掉自己而 心存君主。”(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在这里, 老子告诉孔子刚而易折、忘身而身存的道理。 不久,孔子从洛邑返回鲁国,投到他门下的弟子 也逐渐增多了。这是有信史记载的孔子**次向老子 问礼。 孔子第二次向老子问礼的事迹载于《史记·老子 韩非列传》: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邑去见老子,就 有关礼的问题向老子请教。老子说:“你所讲的这些 都是前人先辈流传下来的,这些人与他们的骨头早都 已经*朽了,只有他们说过的话还在流传。而且君子 有机会的时候就要一展宏图,生不逢时就要像蓬*一 般随风旋转。我听说,精明的商人将珍宝深藏起来而 不露声色,君子有高深的道德,而外貌却看起来好像 很愚笨的样子。去掉你的骄傲之气和各种欲念,以及 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些都不利于你的身心发展。 我所能告诫你的,只有这些而已。” 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他说:“鸟,我知道 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们善游;兽,我知道它们善 于奔走。对于鸟,可以用箭射它;对于鱼,可以用网 捕捉;对于兽,可以用陷阱擒获。至于天上的龙,我 不知道龙的形状,也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飞上天的 。我**看见了老子,就像见到了龙一样啊!” 处世之道 ◎有无玄妙——诸子各家的“名实之辩”◎ 老子说:“名可名,**名。”认为可以讲得出 自己的具体特征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这揭 示了本体与现象、语言(名)和世界(实)之间的差 别。先秦时代的诸子曾对名与实的关系展开了一场著 名的“名实之辩”。 先秦时代的名实之辩,指的是当时对于语言和世 界的关系之争。在这场争论中颇有论述的有:儒家、 道家、墨家和名家。 儒家的观点认为,所谓的语言符号系统就是“名 分”,所谓的“世界”就是上下有别、贵贱有差的社 会秩序。所谓“正名”,就是通过语言来调和现实世 界的矛盾,为社会提供规范,使之纳入到“唯上智与 下愚不移”的等级秩序中。孔子是这方面观点的代表 人物,曾明确提出过“正名”的主张。儒家的另一代 表人物荀子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主张,将名区分 为大共名、大别名和小别名,分析了“名实乱”的表 现,对名实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儒家关心的是社会,看重的是父子、君臣之间的 天经地义的关系。“实”无论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 变化,“名”的秩序也不能乱了章法,否则就会导致 天下大乱。 道家的观点是:“世界”既不是现实的社会秩序 ,也不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客观实际,而是**经验 的“道”和“无限”。世界本是混沌的,而语言使其 变得清晰;世界本是黑暗的,而语言使其变得光明。 语言让世界变得可以言说,可以把握。可是,在让世 界变得清晰和光明的同时,语言还无法表现出世界的 无限和丰富。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提出了“名可 名,**名”的论述,可以说是道家的代表观点。庄 子进而主张“大道不称”,但又认为“名者,实之宾 也”,肯定实对名的决定作用。 墨家则主张坚持经验主义,强调“闻之见之”、 “取实与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从实际出发, 与时俱进。现实的世界是基础,语言符号不过是现实 世界的反映。现实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语言符号自然 要发生变化。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主张“非以其名也 ,以其取也”,着眼于对事物本身的把握。后期墨家 将概念区分为达名、类名、私名,认为它们所反映的 实有不同范围。 名家是先秦百家中颇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派。他们 不探究名、实关系,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本身 上,从而注重语言的概念,不再关注语言所寓含的内 容,而是看重语言本身的逻辑技巧。从而形成了中国 古代历****的诡辩论。 这场对名实关系有着不同理解而展开的长期争论 ,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名辩思潮,由此推动了中国 哲学的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发展。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