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读完50部中国文学经典

一次读完50部中国文学经典
作者: 李凤杰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一次读完50部中国文学经典
ISBN: 978780753185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读过《涛选》,来给李白画个像,非写意笔法不能显其神貌,白描则不 可。铺七尺长卷,笔落情酣,非一气呵成不能现其风采,气韵顿挫则不可。 唯其超拔飘逸与雄奇豪迈,方能称之“谪仙人”。他的如椽之笔奏响了唐代 诗歌的最强音,若闻天籁,令人思之,慕之,拜之,神往之,倾倒之。 唐代诗歌有着独具魅力的时代风格与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 逸,充沛的活力,浓郁的激情,不息的生命力,崭新的生活体验,以壮阔为 美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唐代诗歌与其 他朝代诗歌相区别的特色。唐代诗人们以王者的姿态开辟出异彩纷呈的块块 疆土,这样一个时代培育出来的人物,或者说,出现于这样一个时代的天才 ,往往是极其富有魅力的。李白的魅力便是那么的动人,像具有不可思议的 魔法。他以一种震撼的力量征服了当时以及后世读者的心。贺知章在长安初 次遇到李白,诵《蜀道难》,呼之为“谪仙人”,解下腰佩金龟换酒与之畅 饮同欢;杜甫在赴长安应试途中与李白相遇,竟然放弃考试,跟随李白漫游 了许多地方,别后仍念念不忘,赞之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还有 一个叫魏万的人,为了一睹李白的风采,从嵩宋出发追寻李白几千里,终于 广陵相会,言李白诗日“鬼出神人”。只有辉煌的时代,才能为辉煌的人物 提供张扬个性的条件。 《李白诗选》里洋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种博大壮阔的情怀可以说是唐代诗歌的基调。庄子所 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以盛大为美似乎已成为唐代诗人创作精神的支柱 。或儒或道或侠或禅,种种表现之下,有一个基点,那就是诗人们内心中无 比崇高的对壮美的向往。无论是理性冷静的儒学家,还是超脱凡俗的道学家 ,无论是豪迈勇武的仗剑侠士,还是玄而又玄的带发禅师,一旦出现在唐代 这个特殊的历史舞台上,就全都不可避免地固执起来,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诗 歌中摒弃某一种风格,如儒家没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侠客没有禅师的出 世之心,可是却不能违背这个时代如此统一的审美观。这样一种环境所造就 的诗人,笔下自会大气磅礴,千载之后仍能令懦者勇,令弱者壮。他们并不 是没有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 成雪”,“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但只要将李白的愁与柳 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一比,就会觉得李白愁得有力,愁得健康,愁得有 气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一种 豪情万丈的愁,愁中自有一股浩然之气,愁中自有唐人风流。 唐代诗歌之所以气象万千,在于唐代政治的开明与开放。一旦政治对思 想的禁锢和束缚减弱,社会环境宽松,那么人的思想就会自由起来。不但是 个人的思想没有了钳制,各种流派的思想的交流也更加自由与深入,最后互 相渗透同化,这种情况表现在诗歌创作方面就是丰富多彩,表现在人的个性 方面就是博大精深。在李白的身上,就兼备了儒道侠禅各家的特质,“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儒家的傲岸坚强;“且放白鹿青崖 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道者的避俗离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侠者的任性狷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禅者的玄 思独绝。真是难以想象,在一个人的身上,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景观,且不 是流于表面,而是从心灵深处透出来的一种融合万物、顺应自然的美。也许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受着各种流派的影响,各种思想在我们的头 脑中交锋,有的被扼杀,更多的是在冲突中走向融合。或者说,根本不存在 各种思想流派的分别,它们本来就是构成人的整个思想的各个零件,就像万 物形成了世界的自然和谐。人为的硬生生的割裂并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所 以说,李白的思想不胜在多样而胜在健全,唐代诗歌的精神特质不胜在丰富 而胜在完整。 李白生在唐代,幸矣;唐代拥有李白,甚幸矣。用余光中的((寻李白》 作为对李白在唐代的激情巡礼的结语是再合适不过了:“酒人豪肠,七分酿 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佚名) 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