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才臣苏洵/唐宋八大家故事集

一代才臣苏洵/唐宋八大家故事集
作者: 编者:东方慧子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9.60
折扣购买: 一代才臣苏洵/唐宋八大家故事集
ISBN: 978730716291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华夏子孙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习 惯,历来有聚族而居、安土重迁的传统,也一直重视 家族传承和家谱的修订。 家谱,又称家乘、宗谱……是记载一个姓氏、一 个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物,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 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从古至今,修订家谱从来被视为 重新树立家族观和道德规范的途径。家谱中包含的家 训,更是在教化族人孝敬、和睦、祭祀、亲情、乡情 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简言之,家谱维系的不 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亲情。 在数千年的发展完善当中,先民在家族传承方面 ,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民俗谚语,“穷不过三代,富 不过三代”,这句话说明任何一个家族没有永远的兴 盛,也没有永远的贫穷,眉山苏氏家族的兴衰,就是 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川眉山又称“眉州”,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 灵,风光之美,难以描述。在大禹治水的时候,眉山 归九州中的梁州所辖;秦始皇时,由蜀郡统领;到了 汉朝,先是置县,名为武阳.后来升县为郡,称作犍 为;两汉以后,屡屡更名,可惜换来换去,皆未尽人 意。 南齐建武三年,即公元496年,在今天眉山城北 约十公里一个叫龙安铺的地方,即现在的东坡区太和 镇龙安村。出现了一座叫“齐通”的城池。这就是最 早的眉山县城。 大约过了半个世纪,到了梁武帝太清二年,即公 元548年,齐通城以其川南要冲的位置,成为州治所 在地。因青衣江穿州境而过,故叫青州。 公元553年,西魏人据四川,废青州之名,换上 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眉州。这个地名为何要叫眉 州呢?因为在城西南一百多里的地方,有一座秀甲天 下的佛教名山——峨眉山。相传,峨眉山是普贤菩萨 的道场,山川秀丽,富有灵性,因为这座山的缘故, 这个地方遂被命名为眉山。 在眉山建政后的四百多年间,县名多次变更,一 会儿叫通义,一会儿叫安乐,一会儿又叫广通。直到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即公元976年,才改定县名叫眉 山。在以后的千余年里.眉山这个美丽的名字始终与 这块土地相伴始终,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唐代以来,苏氏一族就一直定居在眉州,在这 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北宋著名的苏 门三学士就出生在这里。 在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当中,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就占去了三名,文名远播海内 外,就连遥远的辽国,也有很多人是苏轼的粉丝。 可是,想当年,苏洵这一家人在眉州当地并不怎 么出名.财产也不丰厚,到了苏洵的父亲——苏序那 一代时,全家也只有一顷多的田地,在眉州城里有一 所私宅,只能勉强算作普通 虽然这一代比较普通,但往上数,在唐朝时,苏 家的祖宗苏味道是唐朝名臣,后来,在五代的乱世当 中,为避战祸,苏家右一专几经辗转来到了蜀中,后 来就定居在此地。 几代以来,苏家一直很平稳地过着波澜不惊的日 子,既没有入朝为官的腾达之人,也没有大字不识的 白丁,不过却形成了一种朴实善良、淡泊豁达的纯厚 家风。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