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三秦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2.30
折扣购买: 中国通史
ISBN: 9787551816397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02.27-1957.10.09) 字诚之,生于江苏常州,近代史学家。 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贡献。

内容简介

主张一夫一妻的家庭,为男女元始关系的形态的 ,不过说:人类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猿猴已有家庭 ,何况人类?然谓猿猴均有家庭,其观察本不正确。 详见李安宅译《两性社会学》附录《近代人类学与阶 级心理》第四节。商务印书馆本。即舍此勿论,猿猴 也是人类祖先的旁支,而非其正系。据生物学家之说 ,动物的聚居,有两种形式:一如猫虎等。雌雄同居 ,以传种之时为限:幼儿成长,即与父母分离:是为 家庭动物。一如犬马等,其聚居除传种外,兼以互相 保卫为目的;历时可以甚久,为数可以甚多,是为社 群动物。人类无爪牙齿角以自卫,倘使其聚居亦以家 庭为限,在隆古之世,断乎无以自存:而且语言也必 不会发达。所以元始人类的状况,我们虽不得而知, 其为社群而非家庭,则殆无疑义。猿类的进化,不如 人类,以生物界的趋势论,实渐走上衰亡之路,怕正 以其群居本能,不如人类之故。而反说人类的邃初, 必与猿猴一样,实未免武断偏见了。何况人类的性质 ,如妒忌及性的羞耻等,均非先天所固有:此观小孩 便可知。动物两性聚居。只有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两 种形式,人类独有一妻多夫,尤妒忌非先天性质之明 证。母爱亦非专施诸子女等,足以证明其非家庭动物 的,还很多呢。 现代的家庭,与其说是源于人的本性,倒不如说 是源于生活情形。道德不道德的观念,根于习惯:习 惯源于生活。据社会学家所考究:在先史时期,游猎 的阶级,极为普遍。游猎之民,都是喜欢掠夺的,而 其时可供掠夺之物极少,女子遂成为掠夺的目的。其 后虑遭报复,往往掠夺之后,遗留物件,以为交换。 此时的掠夺,实已渐成为贸易。女子亦为交换品之一 。是为掠夺的变相,亦开卖买的远源。掠夺来的女子 ,是和部族中固有的女子地位不同的。她是掠夺她的 人的奴隶,须负担一切劳役。此既足以鼓励男子,使 之从事于掠夺。又婚姻之禁例渐多,本部族中的女子 ,可以匹合者渐少,亦益迫令男子,从事于向外掠夺 。所以家庭的起源,是由于女子的奴役:而其需要, 则是立在两性分工的经济原因上的。与满足性欲,实 无多大关系。原始人除专属于他的女子以外,满足性 欲的机会,正多着呢。游猎之民,渐进而为畜牧,其 人之好战斗,喜掠夺,亦与游猎之民同,凡畜牧之民 ,大抵兼事田猎。而其力且加强。因其食物充足,能 合大群:营养佳良,体格强壮之故。牧群需人照管, 其重劳力愈甚,而掠夺之风亦益烈。只有农业是源于 搜集的,最初本是女子之事。低级的农业,亦率由女 子任其责。其后逐渐发达,成为生活所必资。此时经 济的主权,操于女子之手。土田室屋及农具等,率为 女子所有。部族中人,固不愿女子出嫁:女子势亦无 从出嫁:男子与女子结婚者,不得不入居女子族中, 其地位遂成为附属品。此时女子有组织,男子则无, 或虽有之而不关重要。所以社会上有许多公务,其权 皆操于女子之手。如参与部族会议,选举酋长等。此 ◎以初版《中国通史》为底本,耗时近两年,逐字逐句精校 ◎特别收录从秦代至清代中国疆域变迁图十三幅 ◎十八章专题,三十六章综述,贯穿中国文化与时代的变迁 ◎以丰富的史实和流畅的笔调为通史写作开了一个新纪元 ◎“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经典代表作,至今已畅销七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