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6.45
折扣购买: 奥威尔读本/外国文学大师读本丛书
ISBN: 9787020081455
书店轶事 (1936) 我曾经在一个卖旧书的书店里工作,如果你没有在书店工作的经历, 很可能会认为这里是天堂,会认为光顾书店的顾客有很多上了年纪的绅 士,风度翩翩地翻看着装有牛皮封面的书籍。但是真相却让我吃惊,因为 这里几乎没有几个真正热爱读书的人。我们的书店藏书丰富,但是顾客中 懂得读书的人还不到百分之十。最常见的顾客是一些妇女,她们没有什么 目标,只是买本旧书送给孩子当做生日礼物;其次是一些买廉价教科书的 亚洲学生;还有只想买头版的假内行,而真正热爱文学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 许多到这里来的人都是很麻烦的,除了书店他们找不到其他地方施 展这些制造麻烦的本事。例如,一位老妇人想要一本给残疾人看的书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要求),而另一位老妇人曾读过一本一八九七年出版 的书,想让你给她找一本。不幸的是,她既不记得书名,也不知道作者的 名字,更不知道书里写的什么,只是记得书的封面是红色的。还有一类 人,他们几乎踏遍了每个旧书店,更是烦人至极。其中一些人浑身散发着 变质面包的味道,几乎天天来卖那些毫无价值的旧书,有时候一天要来几 次。还有一种人只是来订购大量书刊,却从来不真正付钱购买。我们书 店从不赊账,只是把被订购的书放到一边,以便顾客前来索取。而订购书 后又回来付钱购买的人还不到一半。起初我对这种现象很不理解。他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多顾客来书店寻找限量发行、价格昂贵的书籍,找 到后反复强调要给他们保留,而他们自己却一去不复返。当然顾客中也 有十足的偏执狂。他们夸夸其谈自己的辉煌经历,又以最堂皇的理由解 释今天碰巧出门没有带钱——这样的借口只有他们自己才会相信。在像 伦敦这样的大都市里,街上总会有一些无所事事的闲人,对于这样的人来 说,书店是最好的栖息场所,因为不用花钱就可以在这里呆上几个小时。 他们话题陈旧、生活没有目标,时间长了,这种闲人几乎一眼就会被认出 。 如果觉察到顾客是这类人,通常是他前脚刚走,我们就把他订购好的书放 回书架,因为他是不会回来购买的。他们中没有人想从书店偷书,只是订 购——这可能会给他们一种似乎已经真正付钱的幻觉。 就像别的旧书店一样,我们也附带销售其他东西。例如,二手打印 机,邮票——我指的是用过的邮票。集邮者大都性情古怪,沉默寡言,各 个年龄的人都有,以男士居多。很显然,把邮票粘贴到集邮册的过程很难 给女人带来愉悦。我们也卖六便士的讲占星术的书,书的作者声称自己 曾预言过日本大地震。这样的书都被密封,我从没有打开过。但是买书 的人经常回来告诉我们,里面讲的占星术是多么的准确(如果书中讲的 是你对异性有吸引力或者你最大的缺点是慷慨大方,那么无疑任何占星 术都是准确的)。我们也卖很多儿童书籍,大部分是廉价的滞销图书。 如今的儿童书真是很糟,尤其被堆放在一起时。就我个人而言,我宁愿给 孩子们看罗马时期佩特罗尼乌斯仲裁者的讽刺作品,也不会给他们读 《彼得·潘》。不过跟后来拙劣的模仿作品相比,像巴里的《彼得·潘》 这 样的童话就显得更有精神内涵、更能启迪心智。在整个圣诞节期间热闹 兴奋的十天里,我们要一直不停地销售圣诞节卡片和日历,虽然很无聊, 却能赚很多钱。对基督教徒们的这种宗教情感我一度感到很好奇,觉得 很滑稽。圣诞节贺卡制造公司的人一般六月份便开始行动,拿着他们各 种各样的贺卡前来销售。我还清楚地记得他们发货单上的一句话,是这 样写的:“带小兔的圣诞贺卡,两打。” 我们主要的副业是租赁图书,大概有五六百本图书可供出租,都是小 说。那些偷书贼肯定很喜欢这样的书店。他们在这里花两便士租一本 书,然后把标签撕掉,以一先令的价格卖给另外一家书店。我相信这是世 界上最容易的偷窃了。不过书商们通常发现,就算这样被偷上几本书,他 们也觉得更划算些(我们通常一个月丢十几本书)。如果你要求他们付 定金,顾客一般会被吓得落荒而逃。 我们的书店正好位于汉普斯特德和卡姆登镇之间,因此来书店的人 有男爵,也有公交车司机,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伦敦的整个阅读人群可能 都会在这里出没。因此可以统计一下,谁的书最受欢迎——是普里斯特 利?海明威?沃波尔?还是沃德豪斯?这些都不是,最畅销的是埃塞 尔·M.戴尔的书,其次是沃里克,再其次是杰弗里。埃塞尔·M.戴尔作 品的阅读人群主要是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而不像大家通常认为的那样, 只是一些饥渴的老处女或烟草商的肥婆娘。认为男人不看小说是错误 的,但的确有一些小说是他们从来不读的。大致说来,我们常说的大众作 品——即最常见,不好也不坏,像高尔斯华绥那种让人唏嘘落泪的作品, 通常是女性热衷阅读的。男人要么读他们认为值得一读的小说,要么就 选择侦探小说。他们对侦探小说的钟爱有时候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据 我所知,有一个顾客每星期要读四五本侦探小说,这样持续了一年多,还 不包括从其他书店租赁的类似书籍。同样一本书他从来不看两遍,这一 点让我很纳闷。很明显,他已经把那些数量惊人的垃圾图书的内容(据 我计算,他每年读的书页能铺四分之三英亩土地)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了。 他对书名或作者的名字一无所知,但是一翻开书,他就知道自己是否已经 读过。 在租赁书店里,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品位和喜好。让人意想不到的 是,一些英国小说家的经典作品不再受青睐,几乎完全被读者忽视。没有 必要把狄更斯、萨克雷、简·奥斯汀和特罗洛普的书摆在书架上,因为根 本没人会读。人们瞟一眼十九世纪的小说,通常会说:“哦,那书太陈旧 , 早就过时了!”然后马上走开。但是狄更斯的书还是很好卖的,就像莎士 比亚的书一直很畅销一样。狄更斯的作品就好像《圣经》,是人们必读的 、书籍之一。在旧书店里他的作品很受欢迎。人们总是相互谈论狄更斯, 比如你可能会听到比尔·塞克斯是一个夜贼、密考伯先生是秃头等谈话, 就像在一个芦苇筐里发现了摩西,或“只能看见上帝的背”等关于《圣经 》 的传说一样。另外一件引起我注意的事情是,美国书籍越来越不受欢迎。 另外一种不受欢迎的书是短篇小说,书商每两三年便会遭遇类似的商业 尴尬。当顾客要求图书员给他们找本好书看时,通常开口先说:“我不看 短篇小说。”或者说:“我不要短篇故事。”一个德国人就经常这样要求 。 如果你问其中的原因,他们会解释说,熟悉小说中那么多人物的性格太费 力,他们只喜欢看那种读完第一章后就没必要再动脑子的书。我觉得,这 种现象的出现,受批评的应该是小说作者,而不是读者。很多当代小说, 不管是英国的还是美国的,大都乏味沉闷,没有阅读价值。但有些短篇故 事还是很受欢迎的,比如劳伦斯的短篇故事就像他的长篇小说一样受 欢迎。 以后我是不是也会卖书呢?大概是不会的——尽管我的雇主对我很 好,在书店的日子也很愉快。 要是有资金和店面,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能靠书店维持生计。 这个生意不难学,除非你要致力于珍稀图书和罕见版本的买卖。如果你 对书里的内容有所了解,那就更容易了(大多数书商都不了解书的内容, 看看他们在报纸上做的征订广告,你就知道他们是多么外行。广告上即 使看不到鲍斯威尔的《大英帝国兴亡录》的字眼,也肯定会有T.S.艾略特 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这项生意很高雅,还很人性化。这些特点 使小书商不会被排挤得毫无立足之地,然而杂货商或者送牛奶的人就不 一样了。但是,这里的工作时间却很长——我只是兼职,我的老板一星期 要工作七十个小时,还不包括出去买书的时间,这种工作方式对健康不 利。书店里冬天大都非常寒冷,因为要是屋里太暖和,窗子就有水雾,而 书店就是靠窗子做生意的。书籍几乎是所有物体中最能积攒尘土的,散 发的气味也很难闻,放在顶上的书本上总是有死青蝇,好像那里是青蝇们 理想的死亡之地。 然而当书商会让我失去对书的热情,这才是我不想当书商的真正原 因。为了提高销售量,书商不得不撒谎,对书的内容胡编乱造,结果使自 己更加讨厌这堆书。更糟糕的是,他们不得不经常给书除尘,还得搬来搬 去。我曾经非常爱书——喜欢它们的气味和手感,因为这些书至少也有 五十年了。最让我高兴的是能花一先令从县城拍卖会上买到一大堆批发 图书。在这种拍卖会上,你总能无意中发现很多好书,例如,十八世纪的 一些二流诗人、过时的早已经被人遗忘的小说、六十年代的妇女杂志等。 当你没事可做时,比如在浴室里,或深夜还不想睡觉的时候,或是午饭前 的无聊一刻钟,你都可以读读一些过期的书刊。但是自从我进书店工作 以后,我就再也不想买书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本书摆在眼前,有时候自 己都觉得恶心,书也变得令人厌烦。如今我也偶尔买本书,但是只有当这 本书我非常想读,而又借不到的时候才买。我从来不去买一些下三滥的 垃圾书。发黄的书页散发出来的特有香气再也不能吸引我了,因为这种 气味只会让我想起那些烦人的顾客和死掉的青蝇。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