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长平之战 (第五卷·周纪五) 【原文】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 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 问,日:“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 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 日:“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 传,不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 ,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 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日:“兵,死地也,而括易 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日:“何 以?”对日:“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而进 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 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 将,东乡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 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 ,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日:“毋置之,吾已决 矣!”母因日:“即如有不称,妾请先随坐!”赵王 许之。 【译文】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 赵兵屡次被秦兵打败,廉颇便下令坚守壁垒,拒 不出战。赵王以为廉颇损兵折将后更加胆怯,不敢迎 敌,很是恼怒,多次斥责他。秦国应侯范雎又派人用 千金巨款到赵国施行反间计,说:“秦国所怕的,只 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大将,廉颇好对付,而 且他也快投降了!”赵王于是便让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蔺相如说:“大王因为赵括的名气而使用他,就好 像是粘住调音的琴柱再弹琴啊!赵括只知道死读他父 亲的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赵王不听。当初,赵括 从小学习兵法时,就自以为天下无敌,曾经与他的父 亲赵奢谈论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总不说他有才 能。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带兵打仗,是 出生入死的事情,而赵括说起来却很随便。赵国不用 他为大将也还罢了,如果用他作大将,破赵军的必是 他!”待到赵括被任为大将将要出发,他母亲急忙上 书说赵括不能用。赵王问:“为什么?”赵括母亲回 答说:“当年我侍奉赵括的父亲,他做大将时,亲自 捧着饭碗去招待的有几十人,他的朋友有几百人。大 王及宗室王族给他的赏赐,他全都分发给将士。他自 接受命令之日起,就不再理睬家事。现在赵括一做了 大将,就东向高坐,接受拜见,大小军官没人敢抬头 正眼看他。大王赐给他的金银绸缎,他全都拿回家藏 起来,而且天天忙着察看有什么良田美宅可买的就买 下来。大王您以为他像他父亲,其实他们父子俩的用 心完全不同。请大王千万不要派他去!”赵王说:“ 老太太你不用管,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便说 :“如果赵括出了差错,请大王不要连累我一起治罪 。”赵王同意了。 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武安君为上将军而王 龅为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赵 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武安君 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括乘胜追造秦壁,壁 坚拒不得入;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之后,又五千骑 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武安君出轻兵击 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 绝,自如河内,发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 兵及粮食。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 王弗许。周子日:“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 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 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 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 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弗听,九月,赵军 食绝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急来攻垒,欲出为四 队,四,五夏之,不能出。赵括自出锐卒搏战,秦人 射杀之。赵师大败,卒四十万人皆降。武安君日:“ 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 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 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译文】 秦王听说赵括已经上任为大将,就暗中派武安君 白起为上将军。改王龅为副将,在军中下令说:“谁 敢泄露白起为上将军的消息,一律处死!”赵括到了 赵军中,便全部推翻军中原来的规定,调换军官,下 令出兵攻打秦军。白起佯装打败退走,预先布置下两 支奇兵准备截击。赵括乘胜追击,直达秦军营垒,秦 军坚守,无法攻克。这时,秦军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奇 兵已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五千名的骑兵堵截住 赵军返回营垒的通道,赵军被一分为二,粮道也断绝 。武安君白起便下令精锐轻装的部队前去袭击,赵军 迎战失利,只好坚筑营垒等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军运 粮道已经切断,亲自到河内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百姓全 部调往长平,阻挡赵国救兵及运粮。齐国、楚国援救 赵国。赵军缺乏粮食,向齐国请求接济,齐王不给。 周子说:“赵国对齐国、楚国来说,是一道屏障,就 像牙齿上面的嘴唇,唇亡而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 明天就是齐国、楚国。援救赵国这件事,应该像捧着 漏瓦罐去浇烧焦了的铁锅那样,刻不容缓。何况援救 赵国是高尚的道义;抵抗秦军,是显示威名的好事。 必须主持正义援救亡国,显示兵威击退强秦。不致力 于此事反而吝惜粮食,这样为国家决策是个大错!” 齐王仍是不听。九月,赵军已断食四十六天,士兵们 都在暗中残杀,互相吞吃。赵括穷急无路,便下令进 攻秦军营垒,想派出四支队伍,轮番进攻,到第五次 ,仍无法突围。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被秦兵 射死。赵军于是全线崩溃,四十万士兵全部投降。白 起说:“当初秦军已攻克上党,上党百姓即不愿归秦 而去投奔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 怕会有后乱。”于是使用奸计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 只放出二百四十个年岁小的回到赵国,前后共杀死四 十五万人,赵国大为震惊。P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