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戏(汪曾祺说戏散文41篇)/汪曾祺文集

说戏(汪曾祺说戏散文41篇)/汪曾祺文集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山东画报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说戏(汪曾祺说戏散文41篇)/汪曾祺文集
ISBN: 9787547426050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内容简介

过于执虽在原著中著了名姓,但是整理本中的过 于执和原本中的过于执已经是判若两人。整理者不仅 把他作为一个必要的人物来处理,并且是作为一个艺 术典型来创造的。他在剧里显然有反衬况钟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况钟是白,他就是黑,不是他的一举一动 都是况钟的反面。要是这样,他就成了一个以没有独 立的个性为特征的丑角,他的行事就是一些只是滑稽 的笑剧了。不,无论剧本,无论导演和演员,都没有 这样处理他。他是有自己的色调、自己的个性的。没 有况钟,他也是这样;有了况钟,他的性格就表现得 *强烈,因为况钟“侵犯”了他。 《被冤》一场,已经有很多人谈过。过于执的自 负、自满,只管自己博得一个“英明果断”的能名, 不管百姓死活;他的主观、武断,他的运用得十分便 捷的逻辑推理,已经是有目共睹。这里只想谈谈演员 朱国梁同志所创造的形象。我觉得他在人物的身份上 掌握得十分准确。过于执是一个愚而自用的县官,但 还不是一个渴血的酷吏,他跟以杀人作升官的本钱的 大员——比如《老残游记》里的王太尊,是有所不同 的。同时把他的年龄的特点也表现得很突出。他并不 是少年得意,使气妄为,他很老大了;而他的老大跟 他的无知和自满相结合,才*加可笑。不知别人有没 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这个过于执一**的时候,给 人一种**之“干”的印象,他的腰腿面目都很僵硬 干枯,他的灵魂也是干的。这样的人没有一点人情, 没有任何幽默感,他从无“内省”,没有什么人的声 音能打动他。演员对于角色的精神状态是体会得很深 的。 《疑鼠、踏勘》是一场独特的、稀有的、少见的 戏。许多中国戏在结构上有这样一个特点:忙里偷闲 ,紧中有慢,越是紧张,越是从容;而这样,紧张就 *向里收束,*是内在的,*深刻。比起追求表面激 情,这是*高的艺术。《疑鼠、踏勘》就是这样的戏 。这场戏紧接在《见都》之后,况钟和周忱斗了一场 ,这一场又要和过于执斗,然而幕一打开,戏简直就 像是重新开始,把前面的事情好像**放下不管了, 后面的事也一点不老是惦记着。 在若有所思的,简直有点抒情意味的音乐声中, 况钟等一行人走到尤葫芦家里。从况钟、过于执的扇 子,皂隶的动作,**真实而鲜明地渲染出一种空寂 荒凉的气氛来,你简直闻得出满台呛人的尘土和霉气 。这也暗示出事隔已久,时间会抹去当*的蛛丝马迹 ,让人觉得很难摸出头绪。同时从所有人(除了过于 执)的十分谨慎而不免有点惴然的神态上,也使人充 分地感觉出这是发生一件凶杀案的现场,不是什么别 的地方。况钟*不是一下子就探囊取物似的得出真相 来的,不是的,他在案情的周围摸索了很久。他向总 甲问了一些照例的问话,他仔细详察了大门、肉案、 墙壁、*铺、地上的血迹……这些不是显出况钟的不 够干练,而是显出了他的虚心、他的实事求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