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
ISBN: 9787544724432
1963年出生于西班牙,曾在加拿大特伦特大学研读哲学,从事过多种工作,包括植树工、洗碗工、保安等,在专事写作前游历四方。写有《赫尔辛基罗氏家族的幕后真相》、《自我》、《少年Pi的奇幻漂流》、《标本师的魔幻剧本》、《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扬·马特尔给总理和书虫荐书》等著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荣获2002年布克奖等多项殊荣,畅销国际,由其改编、李安执导的同名电影轰动世界影坛。
尊敬的哈珀先生: 列夫·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我 给您寄的第1本 书。起初,我觉得应该给您寄一部加拿大作品——鉴 于您与我都 是加拿大人,此乃合宜之举——但我不想被任何政治 考量所左 右,更重要的是,我想不出其他任何作品,篇幅如此 简短——总 共还不到60页——却何等确凿地彰显了伟大文学的力 量与深邃。 《伊凡·伊里奇之死》无疑是部杰作。在这部作品中 ,没有夸夸其 谈,没有粗言秽语,没有装腔作势,也没有虚伪造作 ,一切都那么 恰如其分,没有瞬间的兴味索然,也没有俗不可耐的 情节推动。这 是一个简简单单而又引人人胜的故事,娓娓讲述一个 人的一生, 还有他那普普通通的归宿。 托尔斯泰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他对人物和细节的 把握,无论 是心理活动还是肢体动作,都描写得十分到位。就拿 舒瓦兹这个 人物来说吧,他在伊凡·伊里奇家里与他的遗孀攀谈 ,心里却一 直惦记着那晚的牌局;或者,比如说彼得·伊万诺维 奇,他一边小 心、拘谨地与伊凡·伊里奇的遗孀交谈,一边要与矮 矮的坐垫和裸 露在外的破弹簧较劲;或者呢,就拿这位遗孀普拉斯 科维亚·费 奥多罗芙娜本人来说吧,她在我们眼前痛哭流涕,哀 叹连连,但 她始终未忘自身的利益,由于丈夫是当地法官,她借 机向政府索 要了丈夫的养老金和一大笔抚恤金;又比如伊凡·伊 里奇,我们不 妨看看他与第一个医生打交道的情景,他发现这位医 生在给他做 检查时外表趾高气扬、内心却冷漠无情,而法庭上的 伊凡‘伊里奇 在被告面前同样也是这副德性;或者看一看对他与妻 子之间关系 的细腻描写——那纯粹是地狱般的婚姻——他身边的 朋友和同 事,仿佛是伫立在坚固的河堤上,眼睁睁看着他傻乎 乎地纵身投 入河中。最后,再看一眼伊凡·伊里奇吧,他一个人 在孤独、痛苦中 挣扎着。 托尔斯泰洒脱自如地审察着生活的肤浅表象及其 内在规律, 清晰而精炼地显现了我们的虚妄和冷酷。然而,这些 招摇过市的 愚昧和姗姗来迟的智慧,并不像是一堂索然无味的道 德说教课, 而是承载了真实生活的重负,争妍斗艳,清新盎然。 我们亲日艮看着 伊凡·伊里奇犯下一个又一个错误——啊,我们看得 如此真切,自 认绝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直到有一天,当别人也 这样看我们 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自己何时竞也变成《伊凡‘伊 里奇之死》中的 人物。 这就是文学的伟大之处,亦是其悖论所在:我们 在阅读虚构 小说中的人物的同时,归根结底是在阅读我们自身。 有时,这种无 意识的自省会让人会心一笑,而大多数时候,比如在 阅读这本书 时,则会让我们担忧和自制,发出阵阵颤栗。无论哪 一种情形,我 们都会更加睿智,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厚实。 还有一点,相信您一定也感觉到了,尽管故事发 生时的1882 年与今天有很大的时间悬隔,尽管褊狭的沙皇俄国与 现代加拿大 有鸿大的文化差距,但这故事却直抵我们内心,没有 丝毫羁绊。事 实上,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哪个故事能以此为时 代背景,在展 现俄国文学本土特色的同时,冲破地域的藩篱,获得 全世界的共 鸣。中国的农民、科威特的打工仔、非洲的牧羊人、 佛罗里达的工 程师、渥太华的总理——我可以想象所有这些人在读 ((伊凡’伊里 奇之死》这本书时都在频频点头。 此外,我还要向您推荐小说中吉拉希姆这个人物 。我觉得,在 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很少能够读到自己,但我们却最 喜欢、最想 成为那样的人。我们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身边也会 出现一位吉 拉希姆。 哈珀先生,我知道您日理万机,工作繁忙。我们 每个人都在 忙碌。就连蜗居一隅、冥思默想的僧侣也在忙忙碌碌 。这就是成 年人的生活,事情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堆积如山。( 似乎只有孩童 与垂垂老者才不会为时间的缺失所困扰——请注意, 他们多么享 受阅读,他们的人生多么色彩斑斓。)然而,每个人 在他睡觉的枕 边都会留下一方天地,不论是人行道上的一块石板, 还是一张考 究的床边小几。夜深人静,某本书会在那片天地中熠 熠生辉。白天 已然消逝,在临睡前那些可资利用的清醒时刻,我们 顺手拿起一 本书,翻上几页,读上片刻,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成 为另外一个人, 直至悠然入睡。当然也有其他的选择。比如,以小说 集《小镇畸 人》而闻名遐迩的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就是在乘 火车上班的 路上写下了他最初的几篇短篇小说。而斯蒂芬·金每 次去观看最 喜欢的棒球运动时也是书不离手,在比赛休息时总要 读上几页。 关键看你如何选择。 我的建议是,您不妨每天挤出几分钟,读一读《 伊凡·伊里奇 之死》。 您诚挚的, 扬·马特尔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