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是练出来的(小学高段)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五六年级 祝禧编 小学汉语口语教参 漓江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小学高段)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五六年级 祝禧编 小学汉语口语教参 漓江
作者: 祝禧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10
折扣购买: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小学高段)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五六年级 祝禧编 小学汉语口语教参 漓江
ISBN: 9787540794576

作者简介

祝禧,美学硕士,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通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项目组核心成员。多年来致力于“教有文化的语文,培养有教养的儿童”,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编著有《祝禧与文化语文》《祝禧讲语文》《阅读教学的真髓——意象构建读出文学的真美》《祝禧:文化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化研究》《新生活学校》《推开窗儿望月——祝禧文化语文经典课堂15例》《走进语林》等。 “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编写团队,系南通市祝禧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多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骨干教师,全国及江苏省多项语文优课比赛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

内容简介

编写说明 本操作手册是在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指导下,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理事长许新海博士协调推动下,由著名教育 专家、特级教师、“培养卓越口才”项目首席专家、苏州市新教育研 究院副院长李庆明先生任学术策划兼学术导师,知名语文特级教师、 “文化语文”倡导者、新教育卓越口才项目组核心成员祝禧担任主 编,她的文化语文工作室骨干教师参与了编写。具体分工为:一年级 由陈凤老师编写,二年级由黄华老师编写,三年级由顾香、茅佳丽老 师编写,四年级由盛美、顾雯婷老师编写,五年级由宋小燕老师编写,六年级由仇晓东老师编写。全书由李筱寅统稿。知名语言表演艺术家、“培养卓越口才”项目特聘专家荆林野先生为手册编写提供语言表达基本功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指导。手册的编写结合了“培养卓越口才”项目多年的实践训练,也借鉴了其他同行的优秀教学经验,并进行反复修改,提炼润色,努力为使用者奉献一套方便实用、具有较高质量的训练手册。 操作手册的编写,以新教育实验“培养卓越口才行动”倡导的“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 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宗旨,努力体现以下特点: 1. 系统布局,整体设计。 以年级为单位,每一个年级10—12 个教师指导方案。在准确把 握年段口才训练意图的基础上做创新设计。每一个课题来自统编版小 002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小学低段) 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或者新教育口才训练。 每一个指导方案由五个部分组成:(1)主题阐释,包含主题的出处,契合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新教育中关于口语表达的要求。 (2)训练目标,分别从不同方面描述训练达到的标准。(3)口才评 价级别,分基础级、进步级、良好级、优秀级和卓越级。(4)训练流程,包括正音训练、气息训练等基础训练及相关学习活动。(5)课后 拓展。环环相扣,课内课外衔接,直达目标。这一操作手册,准确把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口语训练意图,把握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语言运用的需要,提供一到六年级 66 个口才训练方案,方便老师选择使用。 2. 主题类别,清晰明了。手册将口才的多种表达归为“讲述”“演说”“交谈”三大主要类 别,另有“朗诵”一类。“讲述”包括描述、复述、评述、转述等。“演 说”包括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交谈”包含询问、介绍、安抚、 协商、拒绝、辩论、赞美、邀请、批评、道歉、祈使等。口才训练应 当兼顾各种类别,并满足不同类别的特殊要求。 3. 明确对象,确立向度。口才的本质是对话,但在具体语境中的训练又是有侧重的。具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单向度的训练,如讲述、介绍、演说等;二是双 向度或多向度的训练,如聊天、访谈、评说、商讨、辩论等;三是综合性的训练,综合以上多种口语表达样式和多种媒介进行口语训练。 4. 确立原则,提高效率。 手册坚持三大口才训练原则。(1)口语本位。根据口语表达不 同于书面语表达的特点,突出口才训练的即时性、交往性和实践性。(2)语境本位。充分考虑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如何等 语境的特殊性,开展富有针对性、灵活性的训练,促进儿童口才素养 不断提高。(3)儿童本位。依照儿童语言发展的年龄、个性特点和发展要求,设置螺旋式的训练阶梯,反复训练,拾级而上。 5. 拓展时空,多元融合。 手册以语文课程口语训练为主导,同时也适当拓展到其他学科 乃至校本课程中的口才训练与展示,如社团的说唱,话剧,吟诵、朗诵,访谈,校园的主题演讲、主题辩论、戏剧节,学校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文学作品的表演与评述,等等。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口才素养,我们建议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每天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正音、气息、绕口令等口语基础训练,开展讲故事、朗读、诵读的活 动;每周或每两周安排一节口才课;每月进行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演讲、 辩论比赛活动;每学期举办一场以儿童为主角的专题论坛。口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经历了大量的口语实践,才能确保学生个个能说会道,个个能言善辩,个个口才卓越,并彰显每个人的自信、优雅、理性、激情等非凡气质,乃至他 们的完美人格。编写口才训练操作手册,是一个初步的尝试,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手册一定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得到广大使用者的批评指正,以期将来再版时进一步优化完善。 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编写组 2023 年 5 月 6 日 2讲民间故事 主题阐释 该主题来自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本主题课程有两个目的:一是训练学生了解喜欢的民间故事的内容,并能按照故事发展顺序讲清楚;二要引导学生将民间故事高潮部分讲精彩,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用适当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把充满幻想的故事讲出来,并能给同学留下深刻印象,是本次训练的目标。 训练目标 1. 引导学生将喜欢的民间故事内容按故事发展顺序讲清楚。 2. 在讲故事时能做到绘声绘色、有创意地将故事高潮部分讲生动,给同学留下深刻印象。 3. 倾听时要专注,并能根据讲故事要求,科学合理地评价讲述人价级别 评价级别 5 星(卓越级):能创造性地讲述故事,适当增加人物语言、动作、 神态等细节描述。神情自然,仪态大方,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4 星(优秀级):能完整地讲述一个民间故事,适当增加人物语言、 动作,吸引听众。 3 星(良好级):能将故事的主要情节讲清楚,还能增补很多细节, 讲述的语调有起伏变化。 2 星(进步级):能根据故事情节,将主要情节讲具体。 1 星(基础级):能根据叙事结构,讲述一个民间故事,但不一定 讲得生动。 训练流程 气息训练:跑步背诗 开始训练时可两人配合进行,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诵时,要尽量控制不发出喘息声,一首诗背完后,要调节呼吸,然后再继续进行。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剧烈运动时不可进行此项训练。 活动一:了解民间故事,揭示主题 1. 课程导入。 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夸张,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经久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回忆一下,除了这两个民间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 预设 《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鲁班造伞》…… 2 . 什么样的故事才能被定义为民间故事呢? 预设 劳动人民创作、接地气、情节夸张、有虚构内容、口头文 学形式传播……的故事 3 . 举办“民间故事会”。 课前,老师让大家寻找一个课外阅读中最喜欢的民间故事,认真 准备一下以便在课堂上给大家讲一讲。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这节 课,我们一起开一个“民间故事会”,讲一讲民间故事。那我们应该 以怎样的方式讲呢?一起来定个流程。 预设 分组讲评,选出“民间故事小王”;全班讲评,选出“民 间故事大王”。 活动二 同学示范,交流感悟 1 . 请同学上台讲故事。 不管分组讲评“故事小王”还是全班讲评“故事大王”,都要做 到讲得生动有趣、吸引人、有创意。那么究竟怎样讲故事才算生动有 趣呢?接下来我们先邀请我们班的“民间故事大王”上台讲一讲《郑 板桥断案》中的一个故事(片段),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他在讲故 事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哪里讲得好。 听同学讲故事—— 只见郑板桥威严地坐在堂上,仔细地听着老妇人在那里哭哭啼啼地 讲述着自己的遭遇。过了一会儿才明白,原来是老妇早年丧夫,独自一 人把儿子朱其林抚养长大,日子过得十分艰辛,靠着自己帮工缝补度日 子。哪料儿子长大以后娶了媳妇忘了娘,经常恶言相向,有时连饭也不 给她吃,还想方设法要毒害她。老妇怕被他们害死,就来击鼓状告。 郑板桥听明白以后,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来呀,速速将朱其林 夫妇捉拿到堂! ”一众衙役哪敢怠慢,一会儿工夫,小两口被连拖带 拽地带了进来。 小 两 口 看 见堂 上 摆 放 着 各 类 刑 具, 早 就吓 得 脸 色 煞 白, 跪 倒 在 地,一五一十地讲清了实情。 郑板桥思量片刻,问老妇人:“老人家,你说说看,这个不孝之子应该如何处置呀?”老妇一想到孽子的所作所为,气得浑身发抖,说:“老爷,我生了 这么个没用的东西,全凭老爷处置,我没二话!”…… 2 .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说一说他哪里讲得好?预设 他讲故事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讲的时候语言特别生动,情节讲得很细致…… 3 . 讨论交流。 同学们,怎样才能讲好一个民间故事呢?你有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吗?说说你的发现。 (1)讲故事的时候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感,尽量让自己和故事中的人物有同样的心境,甚至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有和他一样的语气、心境,然后把当时的紧张、悲伤或欢喜传递给听众,让他们也能跟随你进入故事的场景中。 (2)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把人物的对话讲清楚。描述人物的动作、表情、语气、语调时,要格外细致,这样可以让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 4 . 自由练习讲故事。 请大家把这段文章,在位置上练一练,怎么把“惊堂木”一拍,怎么练好老妇人的“颤音”。学生自由练,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5 . 请同学上台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讲述这个片段,注意颤音、哭腔、老妇人的姿态等 要怎样表演,才符合人物的身份。大家点评。 6 根据大家的点评再练习,直到能讲得绘声绘色为止。 活动三 分组推,全班评 1 . 讲故事,组员互评。 课前,我们都重点准备了一个喜欢的民间故事,刚才又进一步学 习了怎样才能将故事讲生动、有吸引力。接下来,每人讲故事的时间 控制在三分钟左右,讲完后都要让组员做出评价:生动在哪里?需要 改进的是哪些?还有什么疑问? 2 . 评选“民间故事小王”。 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讲故事,组员互评,通过投票评选 出每个小组的“民间故事小王”。 3 . 评选“民间故事大王”。 各小组的“民间故事小王”上台讲。全班同学通过投票选出班级 的“民间故事大王”。 4 . 点评四位代表的表现。 预设 多提优点,可以根据刚才的标准来评价:情感准备、有细 节、绘声绘色。 5 . 小结。 讲故事是和周围的人进行沟通的一项重要技能,你会讲的故事多 了,你也就能成为一个沟通高手。希望大家平时多讲故事,多练习给 别人讲故事,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课后拓展 1 . 训练和展示。 (1)把自己讲中国民间故事的录音或录像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同学们进行互评,开展“空中故事会”活动。 (2)试着在家里把课堂上听到的民间故事讲给父母听,讲给在其 他地方见到的小伙伴听,让讲故事成为大家精彩生活的一部分。 2 . 拓展资源。 同学们听说过木兰从军的故事吗?它讲的是古代女子花木兰扮成 男子替父从军的故事,同学们可以阅读或者大声朗读下面的文章,然 后再复述给自己的同桌听。 木兰从军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北方有个武艺高超的姑娘花木兰,年轻漂亮, 射得一手好箭。 一天,她正在放牧,忽见几个少年骑马扬鞭,弯弓搭箭,要去打猎。 她一时兴起,便和他们比赛,结果她打的猎物最多。回到家里,母亲责 备她不该四处游荡,忘了放牧;父亲责骂她不守闺训,但见她打了不少飞 禽走兽,心中暗暗觉得奇怪。 木兰正夸口说自己射箭能百步穿杨,百发百中,这时乡里的里长 走进院来。木兰抽箭搭弦,冷不防嗖的一声,把里长头上的帽子射了 下来。里长大吃一惊,木兰的父亲连忙赔罪道歉,并罚木兰织布三 天,不许走出房门半步。 原来里长是来送文书的。说是大汗要和邻国开战,急需将士,要 征木兰的父亲从军。 晚上,木兰的父亲和老伴儿商量: 自己年老多病,家里小儿才几 岁,女儿又派不上用场,这可如何是好?夫妻俩愁得直叹气,隔墙的 木兰听见了,也停下织机叹息不已。 木兰一夜未合眼,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第二天一大早,她偷 偷溜出家门,上街买了一匹枣红马,又配上马鞍、马鞭和马笼头,还 去裁缝店赶做了一件战袍。然后,木兰扎上头巾,穿上战袍,跨上枣 红马,一下子变成了个棒小伙。 一切打扮妥当,木兰骑着马一阵风似的赶回家,父母几乎认不出 她了。她道明真相,父母见木已成舟,再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让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一家人洒泪而别。 木兰告别家乡,随大军奔赴边疆。走啊走,大军来到黄河旁。夜 里,值勤的木兰听不到爹娘呼唤她回家的声音,只听见黄河的流水哗 啦啦地响。 走啊走,大军停在黑山下。这里已靠近敌人的阵地,备战的木兰 没有时间想念家里的亲人,耳中只听见敌人的战马咴咴鸣叫。 多少次军情紧急,多少个关山飞度,天寒地冻的北部边疆,月光 冷冷地映着将士铠甲的青辉,连打更的锣声也透着十二分的寒气。 身经百战,九死一生,聪明机智、英勇善战的木兰一次次立功, 一次次提升,最后做了左路大将军。 十二年过去了,战争结束了。大军凯旋,皇上亲自召见木兰,赏 给她许多金银财宝,又封她做高官。 木兰替父从军,为的是百姓和国家。她不要金银财宝,也不愿做 什么大官,她只要了一头能走远路的骆驼,骑着它回乡服侍双亲。 十二年过去了,父母已经白发苍苍。他们听到女儿归来的喜讯, 相互搀扶,来到路口迎接。小弟弟也已长大成人,正在家里磨刀霍 霍,准备杀猪宰羊劳荣归故里的姐姐。 木兰终于回来了,骑着骆驼,身边还有几个伴她回家的战友。木 兰让爹娘在屋里招待同归的伙伴,自己跑到房里,脱下战袍,换上以 前的青布衣衫,梳好如云的头发,又对着镜子贴上美丽的面饰,这才 羞答答地走了出来。 伙伴们一见大惊失色:啊,共同战斗了这么多年,想不到木兰原 来是一个漂亮的大姑娘! (选自《中外民间故事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年) ?新教育“十大行动”之“培养卓越口才”成果 ?小学五、六年级口语交际优秀教程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领衔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