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青少年美绘版经典名著书库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飞逝的巨型怪礁 1866年,对于欧洲和美洲所有的海员乃至政府官员来说,都是令他们 终生难忘的一年。当时,许多船在海上航行时都碰到过这样一个形似纺锤、 不时发出磷光、体积比鲸鱼大好多倍、运行速度也比鲸鱼快许多的“庞然大 物”。不少航海日志都记载了它那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惊人的移动力、与 生 俱来的特殊本领,等等。这个东西的出现给生物学家们带来了困惑。它最初 被看做鲸鱼,然而它那过于庞大的体积,又远远超过了生物学家们曾经加以 分类的任何一种鲸鱼。因此,一些著名的生物学家声称,除非他们亲眼看见 , 否则他们绝不承认有这样一种怪物的存在。然而,这样的否认是没有多少用 处的。人类天生就具有对神秘之物的好奇心理,这一超自然生物的出现很快 在全世界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骚动。 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一伯纳西汽船公司的“黑金森总督”号,在 澳大利亚东海岸5海里处遭遇了这个正在移动的巨物。起初,贝尔船长还以 为这是一座无人知晓的暗礁,然而正当他打算测定它的准确位置时,两道高 达150英尺的水柱突然从这座“巨礁”上呼啸着喷射而出。由此可见,除非 这 座巨礁上有一眼间歇喷泉,否则它一定是某种还不为人知的海洋哺乳类动 物。同年7月23日,也就是在“黑金森总督”号遭遇这个怪物后的第三天, 西 印度一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弗·哥伦布”号在两个相距700古海里 的不同太平洋水域看见了它。从这一事件可以推断出,这个非同寻常之物能 以惊人的速度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两周以后,在距离上述地点2000古海 里的大西洋海域,又有两艘轮船同时看见了它。根据两船观察到的情况推 断,这个怪物至少有350英尺长。而我们知道,在这片海域里最长的鲸鱼也 才不过50~60米长。 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各种各样的奇闻在报刊上被刊登出来。这一切 使得这一怪物在各大城市成为时髦的话题,在学术团体问也成了讨论的对 象。向来以客观自居的新闻记者们和以想象力为生的文人们之间爆发了空 前激烈的论战,甚至出现了流血冲突。在6个月当中,争论双方各执一词, 吵 闹不休。最后,一家著名讽刺报的一位著名编辑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这个怪 物存在的说法给予了毁灭性的抨击,在大家的笑声中把它结束了。 在1867年的头几个月里,这个话题显然已经被大众遗忘,不会再有复 活的可能了。然而就在这一年的3月5日,新的事件又发生了。当时,蒙特利 尔航海公司的“摩拉维思”号,在夜间高速航行到北纬27度30分、西经72 度15分的海域时,其右舷撞上了一座在地图上没有标记的暗礁。要不是船 身的材料质地优良,“摩拉维思”号连同它从加拿大搭载的237名乘客都会 葬身海底。事后经过检查,发现船底的一部分龙骨折断了。这件事本身是十 分严重的,但要不是一个多月以后又发生了类似的事件,它很可能会像其他 事件一样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 同年的4月13日,海面上风平浪静,著名的库纳德海运公司的“斯各脱 亚”号行驶在北纬45度37分、西经15度12分的海域上。下午4点17分, 乘客们正聚集在大厅里享用茶点,突然,船身左舷稍后一点儿的地方发生了 轻微的碰撞。要不是船舱里的工作人员冲到甲板上来喊“船在下沉”,或许 没 有一个人会去在意这样的碰撞。旅客们闻讯十分惊慌,但安德森船长很快就 使他们平静下来了。危险并不大,“斯各脱亚”号的7间船舱都是由防水板 分 隔开来的,因而几个漏洞不会造成什么致命的危险。安德森船长下到底舱, 发现第五间船舱已有海水浸入,从海水的涌人速度来看,漏洞不小。幸好这 间船舱没有蒸汽炉,不然炉火就要熄灭了。尽管“斯各脱亚”号一半的船身 浸 在水中,但它必须继续行驶。当它终于驶入利物浦的码头时,已经耽误了3 天的航期。工程师们把“斯各脱亚”号架起来检查,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 的 眼睛:在船身吃水线以下2.5米的地方,有一个极其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缺 口。这个缺口的形状相当完美,即使是精密的工具也不见得能比它做得更 好。显然,弄成这个缺口的物体一定非同寻常——它在以惊人的力量撞人船 身4厘米后,又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抽身而退。 这次事件的发生又一次引发了公众的兴趣,但人们对怪物是否存在已 经从好奇转为恐惧了。所有不可解释的海上遇难事故都被算在了这个怪物 的账上。此后,这个怪物便因此而受到了人们公正或不公正的谴责。人们认 为它的存在威胁到了各大洲之间的海上安全,因此主张不惜一切代价将它 彻底铲除。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