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修订版)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修订版)
作者: (美)蔡真妮
出版社: 北京师大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4.00
折扣购买: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修订版)
ISBN: 9787303199051

作者简介

蔡真妮,旅美作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于**某大学执教,现定居美国,为自由撰稿人。海内外博客**3000万人气,在北美的《世界周刊》、《世界*报》、《世界华人周刊》及**的《读者》、《青年参考》、《青年文摘》、《家庭育儿》、《婚姻与家庭》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数百篇。新浪博客“真妮的咖啡屋”已成为成千上万知识女性和年轻母亲*贴心的“育儿顾问”和“ 情感顾问”。其真诚、幽默、富有哲理的文字深*广大读者追捧。已在美国出版《真妮的咖啡屋——情感婚恋卷》、《真妮的咖啡屋——移民生活卷》,**出版《绿肥红瘦》、《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用爱成就孩子的一生》《水深火热在美国》、《懂爱的女人*“幸”感》等书籍。她育有三个孩子,并参加了当地的“妈妈俱乐部”,在孩子学校做义工,对国外教育有着切身的体验和了解。

内容简介

“尊重”比成绩*重要 美国老师认为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不同,但是他们 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孩子们都 应该学会把尊重别人放在其他事情之上。 我家女儿 凯丽今年上五年级,一次我去她的班上做义工,帮忙 布置“秋季Party”,看到班主任老师让两个孩子发 已经批改完的考卷。她把考卷递给他俩的时候,做了 一个鬼脸说:“记得要没有表情噢!” 两个孩子点点头,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按照名字 将考卷发给了每一位同学。 发考卷为什么不能有表情?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真是太奇怪了。 搞活动的中间我逮到一个机会悄悄地问老师为什 么这么做。老师回答说:“是这么回事,发考卷的孩 子看到一份好成绩时会不由自主地露出羡慕赞赏的表 情,而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则会流露出同情的表情,这 样会让成绩不好的同学感觉很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不同,但是他们各有所长,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同等的 尊重。他们到了现在的年纪应该懂得怎样去保护别人 的自尊心。所以我让孩子们轮流发卷子,面无表情地 发,这样每个人都学会把尊重别人放在其他事情,比 如成绩之上。” 发考卷这么一件小事,老师都能和“尊‘重”联 系起来,想到不能伤害成绩不好的孩子的自尊心,可 见美国学校对于“尊重孩子”看得有多么重。老师不 仅自己尊重孩子,还要教育学生都学会去尊重别人, 这比学习成绩*重要。 不但学校如此,美国的父母对孩子也是尊重有加 。 一次,我们参加一个美国人在家里举办的盛大宴 会,男主人是一所大学的副校长兼一个大系的系主任 ,那天学校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来了好几位。宴会开始 之前,在客厅里男主人和几个教授端着酒杯站在那儿 高谈阔论着政治经济等问题,这时主人家三岁多的小 儿子跑过来喊爸爸,男主人马上对其他人说声失陪, 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蹲在儿子面前,问道:“嘿,伙计 ,有什么事儿?”孩子把手上的玩具递给爸爸,原来 是盖子打不开了,让爸爸帮忙给打开。爸爸帮他打开 了盖子,孩子高兴地说了声“谢谢爸爸”,然后跑走 了。 在高朋满座的场合,当年幼的孩子要和爸爸讲话 、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让爸爸帮忙的时候,爸爸立 即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事当作头等 大事来办,那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国人对孩子的尊重,还体现在细微具体的生活 小事上。比如,大人和孩子说话时都要蹲下来和孩子 平视,避免孩子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到别人家做 客的时候,主人常常会拿些零食出来给小孩吃,这个 时候,中国孩子一般都要看一下父母的眼色,等父母 发话了才动手,而美国父母不表态,孩子拿不拿、吃 不吃,都是他自己的事,自己决定好了。中国父母把 孩子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当成孩子懂事的指标,而美国 人则认为孩子从小就应当学着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为自己负责,父母不应加以干涉。(除非主人拿出来 的零食不太健康,偏甜或者涉及过敏等问题,主人往 往会主动询问孩子的父母,是否可以给孩子吃。) 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两种文化对待孩子的态度, 很多中国父母不觉得孩子有什么个人意志:小孩懂什 么,当然要听父母的;而美国人认为孩子再小也是个 独立的个体,要尊重他的想法。 因为尊重,所以美国人不会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 ,遇到问题会和孩子和颜悦色地沟通,了解孩子的真 实感*,和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尊重 ,孩子懂事以后,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要敲门,不会 偷偷翻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记。 想让孩子帮忙,美国父母一定会说“请”字,孩 子帮了忙,一定会说“谢谢”;父母误会了孩子,说 错了话,也一定会向孩子道歉,说“对不起”。心理 学家罗达·邓尼曾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 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 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在美国生活近二十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美国 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说“不争气”“ 没出息”等诋毁孩子自尊心的话。 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自然而然地 就会自尊自爱,有自信,同时也给予他人以尊重。 在生活上,美国父母要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 做,这也是尊重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 情的表现。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