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全读懂中草药百科(升级版全图解)/健康大学堂

一次完全读懂中草药百科(升级版全图解)/健康大学堂
作者: 赵庆新
出版社: 天津科技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6.06
折扣购买: 一次完全读懂中草药百科(升级版全图解)/健康大学堂
ISBN: 978753086826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草”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从狭义上讲,“本草”指的就是中药。众所周知,中药种类繁多、品 种丰富,无论是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还是金石草木都可以用作药材。但 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于各种生物的习性尚不了解,他们在与恶劣环境和疾 病的斗争过程中才积累出了丰富的经验,当时人们对食物的分类很简单: 有毒的和无毒的。直到夏朝时期出现了文字,药草也随着文字的兴起而有 了被记录下来的可能,这时的药物由单味药向多味药发展,一些文学作品 中开始提到植物药的名称,如在《诗经》中,“彼采葛兮”、“采薇采薇 ”等诗句中提到的葛和薇就是药草;《山海经》中所记载植物药种类也达 到了126种。这一切无不为本草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到了汉代,大一统的局势更成为本草发展的温床,《神农本草经》在 此时问世。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书,该书记载了365种药物,将秦汉以 前我国医者对药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此书的基础上,后人 不断地进行着修订和增补:梁代陶弘景编著的《本草经集注》将药物增加 了一倍;唐朝苏敬等人在受朝廷之命编撰《新修本草》时,又新收录了114 种药物;到了宋朝,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草本》中所记载的药物达到 1746种,这本书是历代“本草”中比较完备的一本,在当时被称为“大备 ”。 而到了明朝时期,随着李时珍《本草纲目》的问世,我国中药学的研 究达到了一个相当繁荣的阶段,《本草纲目》一书也被世人称为“东方的 医学巨典”,因为它所记载的药物达到1893种,此外还有11096个附方, 1000多个插图,文字达到190万之多,大大超越了前人。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的基础是什么? 多年的行医实践让李时珍决定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行医笔记整理成一 本全面精确的本草书。在参阅多种书目之后,他选定《通鉴纲目》的编写 体系,仿照此书,提纲挈领,纲目分明,也由此给他的这本本草书取名为 《本草纲目》。确定了写作编排方式后,李时珍又选择了唐慎微的《证类 本草》为参照蓝本,重新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以药物的名称、产地、形 状及功用等条目进行编写,同时还将历代以来其他医者的说法编排进去, 与自己的加以比较,以便后人理解。 在该书的编写过程中,李时珍多次带着他的儿子和徒弟去实地考察, 采集药物标本,并记下模糊不清的问题,对原有本草书中不明白的地方进 行仔细的研究探索,力求做到编写清晰无误。经过26年的时间,以丰富的 理论为指导,在充足实践的基础上,《本草纲目》最终完成。 《本草纲目》主要记载了什么? 《本草纲目》全书文字达到190万之多,共分为52卷。其中,卷1和卷2 是“序例”,主要列出了自古以来比较重要的41本诸家本草,以及在本书 编写过程中他所引用的“经史百家书目”和“古今医家书目”,即他的主 要参考资料。最后,他还对本草药物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卷3和卷4介绍的主要是百病主治药,在这一部分里,李时珍对不同的 疾病和相关的治疗药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从卷5到卷52是全书的主体部分,在这部分里,李时珍将他记录的1893 种药物按照纲目的体系划分为16部,然后在每一部里又进行更加细致的分 类,共计60类。在具体药物的记载中,包括性味、主治、历代的经验以及 附方等等。其中全书涉及的附方总计11096个,其中有8160个是他自己在多 年的行医实践中亲自总结并收集起来的,整部书堪称是“从实践中走出来 的经典”。 李时珍对药物的解释框架是什么?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药物的解释一般都是在“正名”之下, 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①释名:主要解释此药名的由来,以及不同的别名; ②集解:所谓集解,就是收录和罗列历代以来诸家对这一药物产地、 栽培、形状、采集等方面的论述; ③修治:主要阐述药用部分的炮制程序; ④气味:介绍药物的酸、苦、辛、咸及寒、热、温、凉等特性; ⑤主治:顾名思义,“主治”主要是记载此类药物所针对的主要治疗 病症; ⑥发明:此部分主要是记载著者的感悟体会,或者对药理的进一步阐 释; ⑦正误:表达自己的意见,指出过去本草中存在的错误; ⑧附方:介绍以此药物为主的一些经验药方。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李时珍在对药物进行解释的时候,条理清晰, 有主有次,这种编排很容易使人掌握重点,易于理解。 李时珍如何对药物进行分类? 在编写《本草纲目》一书时,李时珍打破了历代以来对药物的“三品 ”分法,即“上药养命以应天,中药养性以应人,下药治病以应地”的上 、中、下分法。他使用了新的动植物分类法,将其所收录的药物按照动物 、植物、矿物的类别分别进行归类和整理。这种分类方法具有很高的科学 性,是中医药分类历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例如,他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大致上遵循了动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 化演变规律,将其分成虫、鳞、介、禽、兽、人等几大部,这体现了进化 论的科学观点。再如,书中在对草类进行划分时,有以植物的生长环境为 依据来归类的“石草、山草、水草和湿草”等,有以植物的性能和生长形 态为依据归类的“苔草、毒草、蔓草和芳草”等,这些都与现代科学研究 中的“植物带”和“植物品系”相吻合。 《本草纲目》的创新点是什么? 《本草纲目》与以往的本草书目相比,最大的创新不仅在于它新增了 300多种药物,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历代本草书中存在的分类错误和药物属性 错误,并在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透彻的研究之后,将这些错误一一纠正 。同时,他还将过往一些模糊混乱的知识梳理得更加清晰,一些模棱两可 的说法也被他修正得更加明确。 例如,对于“远志”这一药物,宋代医家马志认为它长得像大青,南 朝时期的陶弘景则认为它是一种外观像麻黄的小草,只是颜色是青色,花 为白色。对于这两种矛盾的记载,李时珍在经过考察后明确指出,远志有 大叶和小叶两种,马志和陶弘景只是分别讲了其中一种,将这二人的信息 综合在一起就是对远志的全面解释了。 再如药草狗脊,自古以来人们对它的说法都不一致。有人说它像贯众 ,有人说像菝葜,也有人说像萆薜,总之是模糊不清,后人也难下定论。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此进行了准确的阐释,他说,狗脊分两种,一 种像狗的体型,呈金黄色;一种像狗脊骨,为黑色。所以“如贯众”一说 应该是正确的。 再有,前人认为南星和虎掌是两种药草,李时珍经过考证证明了它们 其实是同一种药草的不同名称;前人将生姜归在草类中,李时珍则将其归 入了菜类中,这种分类方式也被后人所接受。古本草书中认为食用水银可 以成仙,李时珍根据记载认为水银是有剧毒的,在《本草纲目》中批判了 这种思想。 此外,李时珍还在书中引入了很多南亚地区的植物,并将书中很多植 物都用梵文译名进行了标注,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P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