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向善(傅佩荣谈孟子)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内容简介
孟子见梁惠王,这里的“见”,我译成“谒见”,代表礼貌。有人翻译 成“孟子去见梁惠王”,好大的口气!哪有读书人去“见”国君的?即使在 春秋战国时代,也是要讲究礼仪的,尤其是孟子。所以不译成“去见”或“ 拜见”,而译成比较合乎礼仪的“谒见”。 春秋战国时代本来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其他诸侯是不能称“王” 的。但是在南方的楚国,天高皇帝远,率先大胆地自称为王,还让楚国官员 比周朝各国官员都高了一阶。在战国七雄——韩、赵、魏、燕、齐、楚、秦 的争霸过程中,紧接着称王的是魏国国君,是为魏惠王,后来迁都大梁(今 日的开封),又称梁惠王。之后其他各国势力逐渐扩张,也相继称王。 “叟”是古代对年纪比较老的人的尊称,并没有轻视之意,更何况梁惠 王怎么敢轻视孟子?当时的君主都以“卑礼厚币”邀请学者,希望能帮他富 国强兵,而学者也渴望“得君行道”——觅得好国君,去实现自身的理想和 抱负。所以梁惠王一见到孟子,还是尊敬地称呼他为“老先生”,其实,梁 惠王的年纪比孟子大多了。“不远千里”,其实是一种比喻,因为各国间有 很多阻隔,并不是真的有千里之远。 孟子喜欢演讲,别人问一句,他会回十几句,甚至把整套道理都说出来 。这里要注意的是,“孟子对日”的“对”字,指下级回答上级问题。孟子 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都用“孟子日”,直接说了;只有对国君或地位比较 高的人,会用“对日”,表示礼貌。原则唯有“仁义”二字 孟子接下来说的大道理,重点即在强调“仁义”二字。 “仁义”是孟子的原则,无论做人处事还是治国平天下,都以此为准则 。而且孟子特别强调“仁义”源于人性,人的一生不行仁义,那要走什么路 ?不仁不义吗?这显然走不通,所以人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我特别将“仁义”译成仁德与义行。“仁”可以用仁政、仁者、仁民爱 物等很多方式解释,之所以译为“仁德”,是因为在《孟子》里,仁和内在 的“德”有关,亦即仁要靠自觉之德由内而发。 “义”当然也是由内而发,不过它指的是正义的行为。告子与孟子最大 的差别,在于告子认为“仁内义外”,而孟子则认为“义”也是由内而发, 因为任何道德行为都不可能离开主体。如果不是“我”这个主体愿意做某件 事,而是受到别人的胁迫,那么我的行为就不能说是有价值的。譬如,有人 拿枪逼着我到孤儿院捐钱,我迫于情势只能认捐,这并不是我在行善。 此外,“义”字原来就有“宜”之意,是指一个人根据情况不同,说话 、做事,都要随时调整到适宜的程度,因此“义”包含了对行动的判断与实 践,亦即牵涉到行动,没有行动就不能称作“义”了。 提出仁义之后,孟子接着探讨当时国家处境的问题。 古代以兵车来衡量国家的大小,战国七雄皆为万乘之国,代表有一万辆 兵车,是有武装力量的大国。另外还有五个千乘之家:宋、魏、中山、东周 、西周,都是小国。“千乘之家”的“家”是指卿大夫的封邑,又称采邑, 他们也拥有一定数目的兵车。 如果忽视义行而重视利益,那么大夫不把国君的产业夺去,是不会满足 的,因为大夫“后义而先利”,后和先,一个代表忽视,一个代表重视。“ 不夺不餍”,因为讲利益,当然希望取而代之。 利益就是资源,而且是有限的,如果在上位者得到好处,底下的人就被 剥削了;同理,底下的人得到好处,在上位者就没有什么可以拿取了。所以 如果从上到下的各阶层“交征利”,整个国家就会乱成一团。 所以孟子针对当时的政治环境,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他说:“在 拥有万(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能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百)辆兵车的 大夫。”因为当这些卿大夫联合其他大夫,有机会胜过君王一人的力量时, 就有可能造反成功。 那么,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治国之道究竟是什么?P1-3A 读懂孟子,明辨人性善恶 精辟重点解读孟子“向善”思想 采用“经典原文+白话翻译+ 通俗解读”模式 生僻字拼音注解,顺畅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