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卡伦·霍尼作品集)(精)

自我分析(卡伦·霍尼作品集)(精)
作者: (美国)卡伦·霍尼|译者:贾静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3.80
折扣价: 18.60
折扣购买: 自我分析(卡伦·霍尼作品集)(精)
ISBN: 9787544762779

作者简介

卡伦·霍尼(1885-1952),德裔犹太美国人,20世界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与弗洛姆同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主张以文化决定论替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著有《精神分析新法》、《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

内容简介

所有这些尝试仿佛都在告诉我们认识自我是一件 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这种观念只是一种错觉,一种 自以为是的幻想罢了。对实现认识自我这一目标没有 任何益处。人们一旦相信该观点后,就会错误地认为 自己已经全面地认识了自我而空欢喜一场;或者会在 第一次遇到严重挫折时就一蹶不振,甚至对“探索” 自我的真相完全不抱希望,并放弃努力。自我分析其 实是一个艰苦而缓慢的过程,而且还会随时让我们陷 人痛苦、遭受挫折,所以更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做。 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应该可以避免 上述情况的发生。 有经验的分析师绝不会盲目乐观,因为他非常清 楚,患者在能够坦然地面对自身问题之前,通常都要 承受艰难,甚至是令人绝望的与“自我”的抗争。所 以,分析师可能会更倾向于接受完全相反的结果:完 全放弃进行自我分析。他们之所以会这样,不仅在于 他们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基于一定的理论依据。例如 ,分析师会提出他的论点并加以证明,再一次体会到 像孩子一样的渴望、害怕,同时对分析师十分依赖, 患者只有体验到这些之后,才会真的不再抗拒。如果 分析过程听凭患者自由行事,充其量只能获得一些无 效的、“纯理智”的分析结果。对于这些观点,如果 我们进行深究的话(在这里我们不做这种深究),会发 现它们最终会得出一个不置可否的结论:依靠患者自 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克服其自我认识道路上的重重障 碍的,即便患者自身的意愿和动力足够强大。 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每个精神分析案例中, 为实现目标,有目的地去刺激患者,是最重要的因素 之一。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患者对其自我分析有一个 预期的目标,那么无论分析师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让 分析结果超出其预期。但是,患者又具有某种优势( 对于这一优势的价值,我们将会在另一章中讨论), 那就是他可以在治疗过程中,由分析师在旁引导,鼓 励并帮助他。而如果由患者自己进行分析的话,激发 患者的内在“动力”就会变得至关重要。事实上,它 的重要性就在于,患者本人动力的大小决定了其自我 分析的可行性。 显然,弗洛伊德已认识到,神经症所带来的明显 而严重的痛苦可以为患者提供这种动力。但是,如果 严重的痛苦从未存在过,或在治疗期间消失,患者就 会感到不知所措,这种动力也就无从产生了。于是, 弗洛伊德又提出,激发患者的另一种动力也可以是其 对分析师的“爱”,当然这种“爱”并不是为了得到 切实的性方面的满足,而是指患者十分乐意接受分析 师的指导和帮助,并为此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乍听 起来,这似乎很有道理。但是,由于过度的感情欲求 以及获得他人认可的需要,几乎所有神经症患者,他 们的爱的能力都已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一点我们 不能忽视。有些患者很自然地——我想,弗洛伊德已 经考虑过这类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讨好分析师的 表现。比如,会不加判断地接受分析师的意见;又比 如,他们把精神分析取得的成效表现出来。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