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桥/山东青年文学名家文库

父亲的桥/山东青年文学名家文库
作者: 王秀梅|责编:于潇
出版社: 山东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父亲的桥/山东青年文学名家文库
ISBN: 978753295998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父亲的桥 一 父亲最后一次离开我们家,是在二十年之前。我记忆 最深刻的,是那天闷热的天气。一场雨将落未落,夏季的 热风徐缓地扑打着窗扇。时间是正午,我们全家人吃了一 顿丰盛的午餐——一条硕大的鱼,被我们非常精细地吃 掉,余下一根白里透乌的鱼骨,像一把齿牙破损的梳子。 若非父亲,我们很难吃到那么大的鱼,都知道,母亲是过 日子的一把好手。 我们打着饱嗝,除了父亲。母亲很快就否定了那条硕 鱼,原因是,一根细刺滞留在她喉腔里。她吭吭地咳着, 伸长了脖颈,喉部的皮肉一紧一紧,努力查找那根鱼刺的 位置。父亲从盘子里拿起半张油饼,撕掉一块,递给母 亲,说:“嚼得粗粝一点,大口吞咽,把它裹挟下去。” 二十年前,父亲已经是一名技术过硬的铁路桥涵工程 师了。这就是他的语言风格,词汇丰富,语调铿锵,到处 散发着混凝土的气息。母亲把那块油饼潦草地嚼了两下, 用口腔团成一个粗粝的饭团,大力往下吞咽。她噎出了眼 泪。后来,父亲又吩咐我,去弄醋。一碗。 我去厨房找到醋瓶子,像父亲说的那样,倒了一大 碗。母亲哽着嗓音斥骂我要把她酸死。但她还是痛苦地喝 掉大半碗。最后,父亲吩咐我去找手电筒——父亲一直坐 在餐桌旁他那把椅子上,吩咐我干这干那。他对我们的家 异常陌生,不知道应该到什么地方去找什么东西。我找来 手电筒,父亲严肃地把椅子往母亲跟前挪了挪,让她尽可 能地张大嘴巴。我听到母亲腮骨骤然张大发出的咔吧声, 伴随着那声音,她的口腔完全打开了。手电筒的光柱照着 她白厚的舌苔、鲜红的喉咙。父亲忙碌了一阵,皱着眉, 结束了他的尝试,转而征询母亲,要不要到医院去,医生 有办法,他们有专用工具——高瓦数灯、长镊子。 父亲重重地把手电筒放在餐桌上,手电筒骨碌碌地滚 动。父亲和母亲都盯着它,直到它轧到一块西瓜皮上,停 住不动了。母亲喉部再次紧缩几下,试了试,说,没那么 疼了,观察观察再说,说不定明天就好了。再说,哪有时 间去医院?下午还有大事要办。买什么不好?非要买鱼 吗? 母亲大力端起盛鱼的盘子,把那根鱼骨倒进垃圾桶。 接着,他们就去办那件重大的事,留下我和姐姐在家里洗 碗。直到下午,我和姐姐才知道,那桌丰盛的午饭,包含 着无尽的寓意。 为那一刻,他们做了诸多准备:父亲从远方归来,乘 坐一列不停怒吼的火车。父亲的远归为数不多,每次他都 不厌其烦地对我描绘有关火车的一切——原野、飞驰、轰 鸣、吼叫、震颤。他希望我长大后也做和火车有关的工 作,那样才配得上男人这个性别。对他的这种教诲,母亲 深恶痛绝,每每粗暴干涉,使我们的交谈转入地下……母 亲一早起床就擦拭厨房,用去污粉和洗洁精,把陈年的污 暗油迹一扫而光。婚后漫长的琐碎生活,使母亲掌握了一 手高超的统筹方法学。任何一件家务活,她都能迅速罗列 甲乙丙几种流程——哪种节省时间,哪种窝工,判断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