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0.70
折扣购买: 图说经济学(精)
ISBN: 9787515818351
山脚部落的男子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只 是己方付出的劳动要多一些,对方付出的少一些,平 分不太合适,毕竟自己部落的食物也**紧张。 异族部落的男子看出了对方的疑虑,回过头来跟 自己的同伴商量:不然这样,我们再附加一些产品, 让对方将鹿分给我们一半。同伴们表示同意。于是, 一个异族部落男子拿了一个物件过来,这个东西形状 高高的,中间鼓着向外凸出,**光滑、圆圆的口径 ,表面还绘制了各种图案花纹,很好看。 山脚部落没有这种东西,所以部落的男子也没见 过这种东西,不明白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异族男 子看出他们的疑惑,就带他们来到湖边,俯下身子, 用这个物件盛了一些水,并举到嘴边喝起来。山脚部 落的男子立马明白其中的意思,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男 子的请求——双方将野鹿平均分割,带好猎物回了各 自的部落。 回到山脚的男子们,把猎物放下,赶紧把从异族 男子那里得来的东西拿出来给族人看,大家好奇地围 着看。打猎归来的男子给大家演示这个东西怎么用, 同样,族人也是十分惊奇和喜欢,于是这只神奇的东 西被族长命名为罐子,并让做饭*好的人用来装水和 粮食。显然,这个罐子很有实用性,可是山脚部落的 人们自己不会制作罐子,所以罐子就无法被*多地利 用到生产生活中。这时,有人提议,不如拿着猎物回 到当时与异族部落男子遇到的地方,看看是否有机会 能与他们进行交换,拿回来*多的罐子。这个意见得 到大家的认可,第二天,还是上次打猎的几个男子, 背着一些猎物按照原来的方向,去往了湖边部落。 很快,他们就来到离湖边不远的小树林中,在这 里开始静静地等待异族部落的人们。可是,他们等了 整整**,也没有出现一个人,如果长时间等不到人 ,食物就可能*烂掉。好在第二天下午,就有几个人 头上顶着罐子慢慢地走向湖边。看到罐子的山脚部落 男子顿时来了精神,他们从树林后面激动地跑出来, *巧的是,头顶罐子的男子中就有上次狩猎要求平分 的男子,山脚部落的男子立马认出了他,并兴奋地比 画自己此次前来的目的。有过一次沟通,这次的交流 就变得极其容易,*终,山脚部落的人们换来了需要 的罐子,高兴地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而同时,他们也把湖边约定为交换场地,并有专 门的人定时来这里查看,如果有交换的需要,就可以 拿着自己的物品在这里等候,直到有人来与他们商谈 。 可以说,远古人们除了亲自制作生活用品之外, 这种偶然产生的交换行为就成为丰富物品的重要途径 。山脚部落和异族部落的交换是物物交换,物物交换 可能*早出现在部落内部,随着生活半径的扩大,在 部落外部也产生了物物交换。当时,*到物品稀缺的 限制,物物交换就成了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同时, 物物交换的发展也为货币交换埋下了伏笔。 经济合同 ——刻在泥板上的协议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起源地,在考古学者 的努力下,很多深藏的秘密一点一点被揭开,人们也 被其中瑰丽的文化深深吸引。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 里斯河下游的苏美尔民族尤其*到人们的关注。人们 认为,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分水岭,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而在苏美尔这片古老的土 地上,发现了人类历**已知的*早文字。 在苏美尔民族生活的年代,平原地区石材和森林 木材较少,苏美尔人便用泥板做砖堆砌墙体,建成了 大规模的城邦。人们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得以在 城邦内固定。 当时的苏美尔人已经在农业种植和动物驯养方面 有了充足的经验和实践,他们种植扁豆、黍子、小麦 、大蒜和韭菜等植物,为了保证收成,人们还建成了 巨大的灌溉系统。人们饲养牛、羊和猪,是为了满足 长途负重运输和饮食的需要。牛可以负重,便成了人 们运输重物的好工具。借助牛车,人们开始把生产剩 余的农作物和手工制作的陶器等产品运输到其他地方 进行交换。考古资料显示,在两河流域存在着很广的 贸易网,因为当地出现了产自阿富汗的青金石、产自 安那托利亚的黑曜石和产自巴林的珠串,这些贸易事 实也被《吉尔伽美什》史诗证明,在诗中提到相隔很 远的**会进行贸易,换取美索不达米亚木头。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