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40
折扣购买: 数字经济大变局
ISBN: 9787519295370
龚?,博士后,主要从事数字经济理论及政策分析,数字产业化实践与理论研究以及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作。 李志男,研究员,致力于数字经济技术评估预测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与理论研究,出版《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著作六部。 张微,博士,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规划和科技情报专家,执笔完成《怀柔科学城规划(科学规划)》等多项国家和北京产业发展规划。
元宇宙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以数字经济及其环境为背景,分析元宇宙火爆的原因:一是之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独立发展,导致发展速度不一致,造成出现世界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等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需要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因此需要链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通道,形成了“元宇宙”经济形态;二是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人的需求从物质向精神层面扩展,生产力从解放双手向解放大脑转变,导致了以此为目标的新兴技术大量涌现,这些技术凝聚交互,构建了新的技术群体,形成了“元宇宙”技术生态;三是出于“元宇宙”经济与技术变革将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格局也将重新洗牌,各国开始重视在该领域技术、产业及市场上的发展,以期以此为契机,取得未来国际经济、技术乃至政治竞争的话语权;四是“元宇宙”将深入渗透以改变生活、生产方式,进而对社会及文化带来超越以往的颠覆式影响,掌握了元宇宙不仅掌握了世界的发展,甚至将引导其发展。 1. 内涵及由来 元宇宙最初来自于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史蒂芬森 1992年创作的描绘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网络世界的科幻小说《雪崩》。在2021年之前,元宇宙仅仅只是一个科幻概念。2021年,元宇宙(metaverse)引爆了互联网领域,并呈现快速向其他领域扩散趋势,国内外众多科技公司(例如脸书、百度、罗布乐思、微软、字节跳动、腾讯、英伟达、网易等)纷纷布局元宇宙相关领域。 关于元宇宙为何在2021年爆发的原因,元宇宙学界、产业界和媒体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指出,原因在于元宇宙的本质是人造的虚拟世界,技术媒介形式的变化促进了元宇宙的呈现;元宇宙提出的原动力在于互联网功用中心从信息转变成为人,人们对交互要求的日益提升;5G、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和芯片、传感器等硬件设施的积累和创新,以及社会文明的高度繁荣是元宇宙出现的条件[21]。除此之外,有人提出,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投资需求的高涨也是促进元宇宙到来的重要推手。 元宇宙的早期发展经历了从文学到电子游戏的过程,诞生至今,其场景不断细化、深化,不再局限于娱乐、商业及社交等领域,而是涉及游戏、社交、教育、在线办公、医疗、制造、智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等诸多产业,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尽管如此,当前元宇宙的概念并未达成共识,维基百科认为元宇宙或称为后设宇宙、形上宇宙、元界、超感空间、虚空间,被用来描述一个未来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在线三维虚拟环境。概念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其与互联网的关系、其中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发展模式、构成要素以及技术在元宇宙中的作用。综合各方论点,清华大学《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的元宇宙的概念较为全面且符合实践,即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如图1.5所示,元宇宙需要技术和人文双向交融,共同构建。技术上,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互相影响;人文上,元宇宙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人们通过数字替身形成虚拟社会,进而发展演变为虚拟文明[21]。 2. 特征 根据元宇宙的概念,元宇宙是技术叠加、虚实相融的新型社会,涉及许多相关技术和概念。如果把这些分散、单一的各种相关技术和概念统一起来,可以明确指出元宇宙的几大突出特征: (1)融合特征 元宇宙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现实时空和虚拟时空的融合。元宇宙通过技术手段,将现实世界完整而精确地镜像化至虚拟世界当中。虚拟化的数字替身在虚拟空间建构虚拟社群,塑造虚拟文明。元宇宙经济系统、社交系统和身份系统将虚拟与现实密切融合,使用户在真实与人工的三元世界中拥有同样的感知,能够在虚拟和现实中自由穿梭。如图1.6所示,在现实时空中,物理世界、人类世界和信息世界构建成了真实三元世界;在虚实时空中,各种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融合现实时空的人工三元世界,连接真实三元世界中的物联网、互联网、社会网都将在人工三元世界中得以孪生、相生、融生[22]。 (2)交互特征 当前,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强大交互性,用户的交互要求不断提升。元宇宙为实现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的全面无缝链接更需要强化交互技术的作用,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立体的交互式服务。用于创设与分享的教育教学、商业谈判与休闲娱乐等集体活动,要求实时交互得到永久性的保证。随着元宇宙复杂性的增加,这一要求对交互式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在未来,万物交互将成为元宇宙的基本要求,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两者融合中的交互频率将越来越频繁。 (3)沉浸特征 元宇宙将一改互联网终端电子屏幕的信息投放方式,依靠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乃至扩展现实(XR),以开发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产品的方式,帮助人进入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人能够身临其境、多觉(视觉、听觉、触觉、动觉)联动地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 3.几种理论观点 综合各方对元宇宙的看法,提炼了以下几个典型的理论观点: 一是,元宇宙并不是创新的颠覆性技术,而是已有的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由于已有的各项信息技术均是从一个角度或侧面描述及解决了现实或虚拟世界的部分问题,但却没有任何一项能够全面地解决这些问题。因而,有人构想了一种将各种功能的单一信息技术组合到一起的框架,进而解决现实或虚拟世界的所有问题。有专家认为这一技术框架就是元宇宙的技术框架(如图1.7所示[22])。 二是,有学者指出,“通证经济”为“可流通的加密数字经济”。元宇宙是数字技术深化发展、消费者对数字世界的需求深化、不同数字空间亟待聚合趋势下的一个广义通证经济实践[23]。因此,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通过信息和价值与现实世界链接,且通过形成信息和价值闭环,促进虚实结合。进而元宇宙同时推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是,哲学意义上,元宇宙构建了虚实并存的双重宇宙,为人类思想的创新打造低成本的实验环境,创造了新的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打破了人的时间和社会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帮助人们获得更多元、更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更多的劳动场所与劳动机会。 ——摘自第一章第三节 书中对数字经济构成、发展阶段、产业形态,以及5G、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创新应用,未来数字经济全球化演化与治理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这对于把握数字经济这一新事物,具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