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
作者: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译者:赵绍棣//黄其祥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7.60
折扣购买: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
ISBN: 7506026007

作者简介

托马斯·弗里德曼,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工作期间,担任驻黎巴嫩的采访主任,专事报道中东问题,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他是三本畅销书的作者:1980年的著作《从贝鲁特到黎巴嫩》被授予非小说类国家图书奖,至今仍被认为是研究中东问题的必读书之一;1999年其写就了《凌志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一书;2002年,他出版了《经济与态度:探究9·11后的世界》。现在,他与家人生活在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

内容简介

从“在欧洲”专栏到“国际”专栏 作为一名《纽约时报》国际事务专栏作家,如果有人想找份最好的工作 ,我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不知是否正确?如果对,那么我已经得 到这份工作了。其理由是,拥有这样崇高工作的人,可以带着自己的观点去 环游世界。我可以在任何时候到任何地方去,就我的所见所闻发表看法。但 问题是,当我着手动笔写作本书时,我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观点?透视什么? 展望什么?组织系统——超级故事——通过我对世界的观察,如何帮助读者 弄懂这些现象,优先考虑它们,评论它们、了解它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前任干此事比较容易些,他们处处可以遇到一 个现成的超级故事和国际体系。我是《纽约时报》历史上第五任国际事务专 栏作家,“国际”实际上是该报最早的专栏,1937年由安妮·奥黑尔·麦考 密克女士创办,最初称之为“在欧洲”;因为在那些日子里,对多数美国人 来说,“在欧洲”就是国际事务,《纽约时报》的第一个海外专栏定格在欧 洲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纽约时报》1954年为麦考密克女士发布的讣告说, 她开始发表国际专稿时“是以代顿的工程师麦考密克先生妻子的身份,当时 她为了伴随丈夫经常买票去欧洲。”(从那时开始,《纽约时报》上的讣告 被认为更政治化了。)她报道的国际体系是欧洲凡尔赛列强平衡的崩溃和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正如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堀起、成为跨越世界的超级大国、在全球 范围内担当起与苏联进行斗争的重任一样,《纽约时报》的“在欧洲”专栏 也从1954年起改成“国际”专栏。几乎一夜之间,整个世界成了美国任意驰 骋的战场,所有的世界事务,哪怕是天涯海角,都成了与苏联争夺的对象。 在西方资本主义与东方共产主义之间,在华盛顿与莫斯科和北京之间对于影 响霸权之间的竞争,成了三位国际专栏作家组织他们超级故事的主要观点。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