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泉作品集 中国观念史的视阈和方法

高瑞泉作品集 中国观念史的视阈和方法
作者: 高瑞泉 著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9.80
折扣购买: 高瑞泉作品集 中国观念史的视阈和方法
ISBN: 9787559867858

作者简介

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ECNU Review主编。研习中国哲学凡四十余载,旁及中国思想文化研究。著有《天命的没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现代性的观念谱系》《从历史中发现价值》《平等观念史论略》《动力与秩 序 :中 国 哲 学 的 现 代 追 寻 与 转 向(1895 —1995)》。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中国思潮评论》等。

内容简介

中国观念史作为一项哲学作业 ,晚近才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考虑到哲 学学科和中国哲学史的名日 ,在中国也仅有百余年的历史 ,再考虑到西方观 念史著述也远远晚于 “哲学史” 的诞生 ,观念史在中国学术界的后起 ,就似 乎是颇为自然的事情 。不过,如果我们认为观念史不过是哲学史的一种特殊 形态 ,或者说是从常见的哲学史分化出来的著述形态 ,也可以追溯其前史 。 简言之,百余年来的中国哲学研究,除了前赴后继的通史撰写 以外,还有一 个从通史 、经范畴史 ,到观念史的学脉流程 。 中国哲学学科,因胡适的 《中国哲学史》 教科书的出版而独立 。迄今 为止 ,以各种方式编撰出版的中国哲学通史已有多种 。哲学史研究历来重 视体系哲学胜过那些不乏创见却未成体系的哲学著述 ,重视对体系哲学中 命题、概念和范畴的研究 。前辈学者中张岱年先生有专著 《中国古典哲学 概念范畴要论》,也有 《略论中国哲学范畴的演变》 等论文 ,都可以视为 中国哲学范畴史 。张先生自述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 ,他研究中国哲学史 , “比较注意对于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的意义的考察与分析 。1935 年撰写 了 《中国哲学大纲》,以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演变 ,对于中国 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作了一定的探索和诠释 。但是此书重点在于讲述中国 哲学问题的条理体系 ,还不是专门论述概念范畴的演变 ,1955 年撰写一篇 论文 《中国古典哲学中若干基本概念范畴的演变》 ,仅仅论列了几个范畴而已” 。直到1987 年才完成了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从历代哲学家 的著述中抉发出有创见且被后人反复使用和讨论的名相 ,分中国古典哲学的 概念范畴为自然哲学 、人生论和认识论三类 ,共计单一范畴 78 ,对偶范畴 48 。张岱年先生通常概念和范畴并用,对概念和观念则有所区别 ,即观念未 必是概念 ,并主张予以分析 :“对于哲学的概念和观念 ,要分析其理论意义 和阶级意义 。” 不过他在后面的行文中只论述了如何分析概念 ,却没有讨论 如何分析观念。 这一时期 ,还有若干种与之相似的研 究古代哲学范畴的著 述面世。对范畴( 通常的解释是 “认识之网上的纽结门 的重视,是与在此 阶段,中国哲学史研究处于西方哲学认识论转向或认识论中心的语境分不开 的。20 世纪 80 年代冯契先生的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包含了别具 特色的中国哲学范畴史研究。不过与张岱年先生广加搜罗、巨细无遗,分类 平列成范畴表不同 ,冯契先生是用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去叙述哲学史 ,他 的哲学史与 《逻辑思维的辩证法》 是有机联系的 ,后者是以 “类” “故” “理” 的次序作安排的辩证思维范畴体系 ,中国哲学的范畴在广义认识论的逻辑结 构中各得其位置,数量则远少于张岱年先生所收 。 20 世纪 80 年代 ,中国现代化进入了经济起飞的历史阶段 ,百余年来社会历史文化包括哲学的变革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为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大 变局”,源自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古今中西诸种思潮的冲突、交汇和融合,中国人的观念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中国哲学也从古典走向现代 。张岱年 在其论中国哲学范畴的专著中强调“古典”的范围,明确说不收近现代哲学 的概念范畴,尽管这一时期的新概念很丰富。冯契先生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 则一改古代哲学范畴史的写法 ,着重研究近代哲学家在观念的新陈代谢中提供何等新贡献,实际上开启了观念史研究的新路径。 哲学研究从范畴史到观念史的转变有其现实的根据,它与历史学者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的转变之缘由是共同的 ,都是正视一个潮流 :近现代以来随着诸多社会思潮的起落消长 ,中国人的观念世界开始从古典进入现代 。这是 从总趋势而言 ,更恰当的描述是,在发展高度不平衡的中国 ,现代的和古典 的,乃至后现代的诸种观念交错重叠 。这时候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等问题,一定不能避开追问今日诸观念之来世今生 。都说哲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真正认识自己就不能不认识自己的观念世界 ,而认识世界不仅认识自然 ,也包括认识社会 ,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其观念世界不仅是内在相关的 ,而且前者常常是被该时代人们拥有的基本观念 界定和改变的,它的意义以及意义世界的诸神之争 ,无一不是因重大观念之生而 起,应重大观念之变而变 。换言之,在后形而上学时代 ,观念的新陈代谢陡然频繁起来 ,它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直接 、内容更丰厚 ,当然也更复杂。大 时代的价值冲突 ,包括价值与历史的冲突 ,价值失序和重建 ,都使得观念史研究可以更正面回应现实关怀,更直接显现时代的自我意识。 当然,洛夫乔伊、伯林和其斤金纳等人的域外观念史译著,也给我们不少 启发,不过在中国学术界 ,似乎思想史和政治哲学固的学人对它们更有兴 趣。严苛的专业主义分科方式和以学院体制为生的人们远离现实的风气互相 交织,也对观念史研究提出挑战。它又反转为对观念史研究自身的追问,包括 :如何给观念史学科定位 ,我自述从事的是 “解释的或批判的观念史” 研究,那么它和一般哲学史或思想史有何关系与区 别?正如哲学史一定先要回答 “什么是哲学”,知识论或逻辑学有“概念论”,观念史自然要先追问“何谓观念”。进而思考 :观念史的目标是什么?哲学追求大写的真理 ,观念史如何通过追求真观念来认识我们自己?和形而上学对现实生活的作用方式不同,我们时代的基本观念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念 ,在干预现实生活时如何实现其力量?近代以来那些深刻影响社会变迁的观念几乎都是重大社会思潮的遗存物 ,因而多半是思潮争论的平台 ;形式上,它们又都表现为新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正如中国哲学史需要训话学、历史学和哲学分析的综合运用,观念史的新词探据需要语言学、历史学和哲学语义学的合作。被视为“基 本观念”的词汇通常为多学科、多派别所共享,最后落实到的又是思想家个人的观念,由此涉及如何处理其中的“一与多”。在纵向的线条(特别是在某一派哲学的演化)中,一个观念的历史几近家谱;在同时代的横向块面上 ,它可以呈现为光谱。无论“家谱”还是“光谱”,都是分析的结果,由此确证其意义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但是观念史从不缺乏观念的变异、断裂和位移,此时对“内在理路”的分析不敷其用,需要辅之以“外在理路”的清理 ,广谱的知识社会学可以提供必要的工具。推而言之,观念史的基本根据是什么?与哲学史主要研究哲学经典不同,观念史是多学科、跨学科的作业,和社会史的联系尤其密切,此种特性可以推动在经典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际,去挖掘观念史的发生学根据,进而探究中国哲学史可能有的另类叙事。 在研究平等观念史的过程中 ,我对上述理论 问题产生了兴趣 ;该项研究 起于我对“平等”这个现代社会的基本观念的关切:现代社会开始于平等 (以及其他 )的追求,也为新的不平等和消除不平等的理想之冲突所困扰。不过真正理解一个观念 ,就得理解它的历史 。在做这项研究的过程中 ,前述 理论问题渐次出现 ,并得到了初步探讨。这在访谈《观念史的视域》中有所 体现。接着我做的工作,是围绕社会哲学的观念双焦“动力vs秩序”,重述20世纪中国哲学史 ,这本书 (《 动力与秩序》) 虽然与专门研究观念个案不同,但是仍取观念史的视角 。书稿印行以后,方才陆续把对观念史研究一般 理论问题的思考写作成章,它们构成了本书的上篇 。 下篇诸章,主要是在此前后陆续写出的关于平等的论文,作为观念史的 个案研究,有我从事研究的“做法”。与庄子笔下的庖丁,仅靠得心应手的 刀法就足以解牛不,理论研究的“做法”蕴含方法,将较为成熟的“做法” 有条理地陈述出来为 “方法”,若组织成系统且得到必要的理论辩护,方得以成为“方法论” 。本书所述 ,体现了我在上篇中所思考的问题 ,延伸 到研究观念史的方法。但在观念史这样年轻的学科中,我是学而思 、思而学,至今尚在 “做法” 到 “方法” 的途中,且这些做法/方法是否普遍有效 ,亦未能逮然断定。故本书以 《中国观念史的视域与方法》为题,只提“方法”而未用 “方法论”,无他,终不敢以为绣花金针在手故也。 是为序。 本书稿是高瑞泉教授对观念史研究领域的一次总结,主要以讨论观念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观念—单位”即个案的研究来体现观念史理论的宗旨。该书稿已被收入高瑞泉作品系列。 1.作为一项跨学科的活动,观念史是如何在哲学史—思想史—社会史之间界定自身,研究观念史的动力又来自哪里,中国近代价值观念是如何变迁的等有关观念史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2.本书稿也论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之辩” “群己之辩”和“理欲之辨”在近代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和转型,平等观念演变的总体脉络、古代儒家思想中可供今人做平等观念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资源,以及其在蔡元培等人观念世界中的体现等。通过以上这些观念变化的阐述,也将对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