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慢慢来/荆楚名师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愚人节的玩笑 2003年,我第一次任教毕业班,遇到一班很调皮的学 生,给他们上语文课。班主任整天蹲在教室,依然改变不 了这班学生那种漫不经心的学习态度。他们上课说笑,下 课疯闹。老师们上课的感觉都不好,给他们上课似乎只是 为了把安排的教学时间应付过去。 那是一个晚自习,我走进教室准备评讲试卷。学生们 出奇的安静,几十双眼睛都注视着我。我没有感觉到这种 异样,转身看黑板,看到满满的一板数学题,不禁气从中 来。“怎么没有擦黑板,不知道是语文晚自习吗?”我斥 责道。看看讲台,黑板擦不见了,可恨的是,连粉笔也没 有一支。“你们都学好了,不用复习了……”我发泄一通 ,旧怨新仇全倒了出来。学生们从没见我发过这么大的脾 气,都木然地坐在座位上。大家在沉闷中度过了一节课。 第二节晚自习,我在教室门口停了一会儿,看到黑板 擦干净了,讲台上收拾得很整齐,几盒粉笔摆放有序,学 生们低着头写作业。我心想,那顿批评还算有效。我得意 地走上讲台,赫然看到一张小纸条:“老师,今天是愚人 节,我们只是想逗您开心!”“愚人节!”只觉大脑轰的 一下,惭愧迅速袭击了我的全身。不擦黑板,藏起黑板擦 ,藏起粉笔,学生只是想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跟老师 玩一次“捉迷藏”,制造一份愚人节的快乐。他们怀着一 颗善良的心,而我却以怨相报,真是一个“愚人”! 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想起那些不顾情面的批评, 那些显得严酷的作业惩罚,看学生时那种漠然的表情…… 老师种种过分的严厉,并没有泯灭他们的天真善良。很多 时候我们对学生以怨相待,总觉得他们有那样多的不是, 却忘记了他们是孩子,忘记了走进他们的心灵。 那年中考结束后,八个语文老师中,我拿了最高的奖 金。对学生的刺痛他们或许早已忘记,但那愚鲁的行为却 让我每天都自我反省。我总是相信自己很成熟,也总是把 学生想象得很幼稚,其实消除这种心理的距离,善意体察 每个学生,就会发现,他们是那么的可爱。 愚人节又要到了,多么希望能再有学生把我当作一个 “愚人”。这次,我定能和他们一起分享愚人节的快乐。 微笑协定 小曦在七年级的时候就表现出她的与众不同,顶撞老 师,欺负同学,着衣个性,上课迟到,经常不完成作业。 老师批评不奏效,家长到学校也腻烦了。 当我了解到这个学生时,第一反应就是,七年级就如 此不得了,长大了还了得?况且还是个女生。我刚来这所 学校的时候,有一个调皮的女生,号称学生“大姐大”, 任何男女生违纪的事情都能与她扯上关系,但老师对她无 可奈何。在对她的教育上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 我特别了解了这个学生,发现她的成绩并不差,尽管 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每次考试都居于全班前十名。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叛逆,从中可以找到总是与同学闹 矛盾的源头。据说有一次替同学打抱不平,找到高年级的 同学,上去就给了别人一巴掌。 我找到她,指出她调皮的事实。面对校长,她没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