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大国工匠
ISBN: 9787511582553
李紫娟,女,甘肃庆阳人,博士。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与意识形态研究。出版专著2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各级教学科研课题近10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思想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第一节 工匠及工匠精神 的历史缘起 工匠,从字面来看,就 是工人、匠人的意思。《现 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 此的解释是手艺工人。在中 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正是一代又一代工匠孜孜不 倦地追求道技合一,把对技 艺的浸淫、对作品的虔敬、 对人情的体察、对自然的敬 畏,以匠心之巧思,倾注于 制作过程,才创造出灿烂辉 煌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而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 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 神理念。这一精神是工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断制 造做工精良的产品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工匠在这一精神 指引下工作,在改造客观世 界中获取新的认识,从认识 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循 环往复,以至于无穷,不仅 在制造上不断精进,而且在 认识上不断升华,以至于达 于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 高境界。 一、古代工匠的缘起与 发展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 特殊形式。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 要。劳动创造人类历史是以 劳动创造人为前提的。恩格 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 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 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 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离开 劳动,人们无法深刻理解人 类在生存方式上与动物本能 活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 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 于人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 具,人类的发展史,首先就 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 在原始社会早期,社会分工 程度低,工具的制造技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