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辽走廊/中国地理百科

蓟辽走廊/中国地理百科
作者: 林颖//李莉|编者:司徒尚纪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蓟辽走廊/中国地理百科
ISBN: 97875100884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大凌河全长397千米,流域面积2.35万平方千米 ,年均径流量达1667亿立方米,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流域内年降水量为450—600毫米,集中在7、8月降 雨。本区境内流长达200多千米,流域面积约1万平方 千米。大凌河由西北高地奔流向东南沿海平原,途中 流经破碎山区和黄土地区,卷走大量泥沙,含沙量达 57千克/立方米。至下游河道平缓,泥沙淤积,河口 三角洲岔流发育,规模较大。辽河中游 辽河源头并不在辽宁,而是发源于河北,上游分 东、西两支,于昌图境汇合,始称辽河。辽河干流长 512千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辽河平原。辽河在辽中 至台安境段,为辽河中游。辽河进入辽中后,与蒲河 并行奔流,在辽中西郊成为辽中与台安的界河,南流 至台安新开河二朗洞时分为双台子河与外辽河。外辽 河在台安韭菜台南面与浑河、太子河汇合,称大辽河 ;双台子河向西南流至台安富家南面,分支流新开河 与大辽河相通。辽河在两地流长120多千米。 辽河中游地质构造上属沉降盆地,由深厚地层沉 积及河流冲积物构成,地势坦平,历史早期曾为沼泽 。随着上游地区不断被放牧垦伐,水土流失*益严重 ,河流含沙量逐渐增加,加上发源于西北沙化地区的 支流柳河的汇人,河流挟沙量骤增,入辽中境后不断 淤积,致使河*抬高,雨洪季节漫滩频繁。同时,* 淤积作用影响,辽河河道曾多次变迁。历**的辽中 、台安地区,原为辽河下游流域。辽河在唐代时于辽 阳附近小北河一小河口段纳入太子河人海,明初时在 新民东南分两道,新支走辽中西侧,即**的辽河, 而故道称烂蒲河,即今蒲河下游河段。随着泥沙的不 断淤积与河道变迁,以及渤海海岸线不断后撤,原来 的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演变成今目的辽中、台安 地区。 辽河河道的变迁,使辽中、台安境内河网水汉遍 布,低洼处积水以及排水不畅的地方形成众多水泡、 牛轭湖,特别是在辽中境内辽河、蒲河之间,以团结 水库为首的大小水塘湖泊不计其数。它们形成如团结 水库、大麦科等众多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值物资源 丰富,对维护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一定的作用 。 小凌河蒙古语称明安河,古时曾名唐就水,辽时 称小灵河,至元代改“灵”为“凌”。小凌河发源于 建昌东北谷杖子柏山楼子峰东麓,在谷杖子流长仅’ 7000米,即北流转东入朝阳境,又东流人凌海境内, 收二道河、北小河、田家屯水、牦牛河。至马蹄沟南 流至太和境内,经姜家屯流入锦州盆地。在盆地内接 纳二朗洞水,于锦州城南又接纳女儿河、百股河。女 儿河汇人后'『司水暴涨,经紫荆山后向东南流出锦 州盆地,蜿蜒而南,经平原流至蚂蚁屯东后分成两支 。右支经娘娘宫、潘屯、邰屯盐场等地南流入渤海, 此支流原本深阔,为泊船码头,现已干涸;左支流现 为主流,经集中屯、何屯、绥丰盐场西南流人渤海。 小凌河全长206千米,流经建昌、朝阳、凌海、 锦州市区,流域面积5475平方干米,流域内平均降水 量550.1毫米,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98亿立方 米,年*小流量为0.55亿立方米。其支流众多,主 要支流有女儿河、百股河等,为大气降水补给。因地 处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其支流多 属山溪性河流,常有汛期,极易泛滥。河流上、中游 多流经荒lLJ丘陵地区,植被很差,水土流失严重, 河流下段流经沿海冲积平原,形成广阔扇地。河水有 封冻期,为㈣天寿右。 蒙古语称鄂钦河或乌馨河,发源于兴城药王庙与 建昌鸽子洞交界处的五顶山,源头由山上5股泉水汇 聚。出源头后,北穿魂塔铁路,整体呈西南一东北走 向,在兴城境内奔流约20千米后,流入葫芦岛,先后 经过新台门、山神庙子、钢屯等地,于暖池塘流入乌 金塘水库;出库区后,东北经笔架山北、高家屯南, 转向东流,成为虹螺岘与台集屯的天然边界,于金星 北出葫芦岛;*后,于锦州市区刘北屯北汇人小凌河 。女儿河在葫芦岛境内长98.6千米,沿途汇人金家 河、哑鹿沟、柳荆沟、香炉山河、上边水、长木沟水 、阎家沟水、凉水井子河、龙王庙河、钢屯东河、塔 子沟水、三家子河、八道河、南票河支流,流域面积 达1271平方千米,*大洪峰为5000立方米/秒,*小 流量为0.2立方米/秒,年输水量1.t9045亿立方米 。 女儿河全长142.6千米,流域面积1510平方千米 ,中上游穿行于虹螺山山脉北麓的松岭山间谷地之间 ,沿岸地貌破碎,多发育有岩溶地貌;出乌金塘水库 后,逐渐流入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坡度较缓。在边 沿子、乌金塘、小寺等地设有雨量、水文等站。乌金 塘以下流量在常水期和枯水期*水库放水的影响,多 年平均输水量为1.9亿立方米,在四家子、方屯、钢 屯、郭家园子、火台子、卧佛寺、薛西、薛东等地建 有提水站。女儿河下游坡缓,泄洪能力差,槽身不稳 ,易于漫溢。右岸自金星屯至高台子,左岸自高台子 至沈山铁路筑有河堤抗御洪水。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种土地类型,其土壤里面 所含的盐分比普通土壤要多,足以影响到作物的正常 生长,在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它的形成实质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做水平与垂直 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 逐渐积聚。它的形成*气候条件、土壤质地以及地下 水、河流和海水的影响。 本区沿海平原地带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分 布有大面积的盐碱滩地。从气候上看,辽西地区处于 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 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从地形上看,两北 山地流出的河流将沿岸盐分带至沿海平原地区,在河 流人海口处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坦平低洼,也容易使 盐分积聚。但是本区沿海大面积盐碱滩地的形成,* 主要的原因还是海水浸积的影响。沿海平原地带历史 早期本为沼泽区,后期形成海蚀冲积平原,沿岸岸势 平坦,特别是在河口处河汉纵横,常形成大面积湿地 ,排水不畅,再加上潮水涨落而导致海水积留、长期 浸渍,滨海土壤于是逐步形成盐碱滩地。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