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一切皆是遇见(18对才子佳人的凄美情事)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18对才子佳人的凄美情事)
作者: 编者:国馆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世间一切皆是遇见(18对才子佳人的凄美情事)
ISBN: 9787510468247

作者简介

为中国文化代言的微信公众号,也是*中国文化微刊。 已有粉丝:国馆430万粉丝,国馆文化200万粉丝,国馆读书100万粉丝,国馆读书会50万粉丝,经典短篇阅读180万粉丝。

内容简介

篇一 柳永: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文/丘吉鸟 提到他,就想起“晓风残月”的多情婉转。 南宋年间。 一*,北方金国的皇帝完颜亮,在宫中听乐工唱曲,当乐工唱道柳永写的:“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他怦然心动,对西湖美景顿生憧憬。 为此,他特地派了一个画工,混进前往南宋的使臣队伍中,命他到临安后,偷偷画一幅西湖山水的画回来。得画后,完颜亮对江南美景惊叹不已,特地把画裱在*前的屏风上,端详片刻后,他提笔于屏风上,画上自己全副武装、策马立在西湖边上的画像,并题了一首诗: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脸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峰。 果然,隔年,完颜亮便举兵60万,大举侵宋。 凭一句词,惹来数十万敌*,翻遍中国文学史,也就只有柳永一人了。柳永在他的时代,影响力之大,恐怕连李杜都要稍嫌不如。 宋词到了柳永手里,才真正有了生命。虽然,时年他为士大夫所不齿,很多人在人前板着脸骂他这词是淫词艳曲,但却在夜深人静时偷偷赞叹。 所谓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柳词。 嫉妒也好,迂*也好,柳永确实道出了中国文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活成了他们想活,却不敢活的样子。 胭脂、笛子、毛笔 柳家累世为官,以诗书传家。 柳永原名柳三变,取自《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之意”,即子夏说的“君子远观是庄严的,走近他又觉得他是温暖的,跟他聊天,又感觉他是严谨的。\\\\" 从一开始,柳家就希望这个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被儒家思想熏陶的严肃君子。 柳永出生那天,恰逢花朝节,即百花的生*。接生的喜婆,为了讨多点赏赐,便告诉柳父,小少爷生来就宫花满头,这正是贵为公卿的祥兆啊!讨得刘父心花怒放。 柳永周岁时,按当地风俗是要抓周的。 柳永和宝玉一样,也是先抓起了一盒胭脂,后又抓了一把笛子,*后,柳永才抓起一支毛笔。 纵观他一生,这抓周到的三样物什*能概括:胭脂、笛子和毛笔。 想他柳永天生懂花,既有七窍玲珑心,又有倚马立就之才,一双慧眼,*是能发现女子的美艳。 话说,十二岁那年,他随父亲赴宴,宴席之上,有歌女宛转蛾眉,千娇百媚。他随口便咏出一句:“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词一出,即惊艳四座。 **之间,柳七郎之名,震动京师。 愿天上人间,朝云暮雨永相见 十六岁时,柳永离开新婚妻子,进京赶考。临别前,他写下了一阕《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与何人说。” 柳永以为这一别,再久也不过几年,但未曾想,这一别,便是永别。 三年后,他还未归,他的妻就与世长辞了。 不过,他的千种风情,却多得是人都可以说。 往汴京这条路,他一走就是六年。倒不是路程太远,而是苏杭一带,秦楼楚馆太多,他挪不动步子了。 在这里,他遇到了虫娘。 某天,他和友人一起,来到杭州城*有名的丰乐楼。席间,他见有一歌妓,不仅腰身与歌喉都极好,*重要的是,她口中唱的,正是他柳永新写的《玉楼春》。 虫娘真美,以至于柳永听完,忍不住咏了句:“坐中少年暗销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又是坐中少年,又和十二岁那年一样怦然心动,暗自销魂。 他忍不住问姑娘家住何处,可曾婚配? 彼时的柳永,被人唤做柳七郎。流传里柳七郎的笔,有点石成金之功,歌姬只要得他一首词,身价瞬时就能涨十倍。 所以,**里,还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所谓绫罗绸缎,公卿王侯,荣华富贵,羽化登仙,皆不如得柳七一词,得柳七一眼。 谈话间,柳永才知道,虫娘原是书香门第的女子,因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才沦落风尘的。但一丝风尘味,倒*衬出她的*代风华。 那时候的苏杭,男人都爱虫娘,女人都爱柳七。 但,那天过后,柳七*爱虫娘,虫娘只爱柳七。 柳七和虫娘在一起的*子,充满了蜜意情浓: “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剪。” “愿天上人间,朝云暮雨永相见。” ……恋爱中的男女,总恨不得让山川河流,*月星辰都来见证他们的誓言。但誓言虽好,却还是敌不过三纲五常,功名利禄。 一年后,柳家传来书信,要他回去成亲,家里已为他物色了续弦夫人。 柳永既不敢和家里说,他爱上了一个**,*无颜跟虫娘说,他要回去娶妻。所谓爱的担当,在那时世俗里皆成**,他终成败兵,变得懦弱。 所以,他来了个不告而别。 奉旨填词柳三变 续弦的妻,为他生了个儿子后,他就一心扑在科举上了。 二十二岁这年,他曾如是放出豪言:“定然魁甲登高第”。可是,文章写得好,不一定能得圣心,毕竟那时的皇帝是宋真宗,他*讨厌的,就是这种情情爱爱的诗词歌赋。 想他柳七的艳词之名那么响,当然必落榜无疑。 落榜后的他,很是愤愤不平,如是写下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就算落第了,又如何,我本就是一介布衣,只要我自信有满腹才华,便自是公卿将相。功名不过是惹人平添白发的浮名,还不如往**巷里,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来得逍遥。 喝着苦酒的他,虽用词发泄,但毕竟心有不甘。微醺之间,他又想起虫娘。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长如岁。 后来的*子里,他的梦里总是出现虫娘,直到在京师逗留近十年又落榜了一次之后,他才终于决定去找虫娘。 未曾想,十数年后,虫娘竟还等在老地方。 柳永万分抱歉,他说:“就中堪人属意,*是虫虫”。也是,十多年了,*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只有她。 “十多年不见,你还是那么美,‘’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如此**悱恻的情话,据说后来,连皇宫大院,都在悄悄唱着他七郎说过的这些情话了。 宋仁宗与父亲真宗不同,他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当太子时,他就尤其喜欢柳永的词。虽然父亲真宗下令不准听这些辞藻华丽的词曲,但耐不住柳永的词太有魔力,不听就令人心痒。所以,每次在宫中饮酒,他总忍不住让歌姬唱一番柳永词。 只是,那时他是太子,还可以随心所好,但是登基后,一切就变了。 或许,人一旦登上高位,难免就要带上新的面具。 那一年,二十六岁的柳永在虫娘的鼓励下,又一次应举。这次他考上了进士,但当大臣将进士名单呈交御览时,宋仁宗一眼就看见了柳永的名字。他记得他的那些辞藻华丽的词,也记得他的那首讥讽朝廷不识良才的词,所以他眉头一皱,朱笔一勾:“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 就此,他这一生的仕途,告终。 这一生,他除了歌楼,恐怕也没别的去处了。为此,他就直接在自己的名帖上写:“奉旨填词柳三变”。 只是,为了这可笑的功名,他负虫娘太多了,于是他承诺:“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不轻离拆。” 这一次,我再也不会为了科举仕途抛弃你了。 于是,他为虫娘赎身,纳她为妾,从此神仙眷侣,天南地北地流浪。 但虫娘知道,柳永终究还是不甘心的,她告诉柳永,丞相晏殊,听闻也是雅好词曲之人,不如前去拜谒,看看能否谋个好前程? 柳永知道,晏殊也喜欢作词,也曾写过“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这样辞藻华丽阴柔的句子。如今他位极人臣,想来应可以与他惺惺相惜,不会像世人那样肤浅地轻贱了他。 由是,柳永拜访了晏殊。 晏殊一见柳永,便问:“柳公子,也会作词么?” 柳永答:“是的,和您一样,也喜欢作词。” 晏殊冷笑:“我虽然也作词曲,可从没像你那样,写‘针线慵拈伴伊坐’这种不入流的句子。” 柳永一听便明白了,晏殊对他的词这么熟悉,想平*也读得不少。但晏殊也不能免俗,他虽爱读柳词,却还是要装作不屑的样子。 人性之虚伪,四海皆相似。 彼时,公卿们哪一个不爱狎妓,却故意要装的漫不经心,来包装自己的**,鄙视柳永纳**为妾。 他们的宴席上,一边唱诵着柳永的“淫词艳曲”,一边装出一副不屑与之为伍的模样。 人人都说他俗,却没有人敢说他活得真,他爱美就是爱美,有**就是有**。 纵观两宋词人,学作词,无不从柳永开始,“今少年,十有**学柳耆卿”,连苏轼、秦观、周邦彦这等大家,也都*惠于柳永。然而,却没有人肯承认,柳永的词写得真好,柳永的活法,是真**。 只有后来者苏轼,敢拿自己的词和柳永相比。 只有他敢说一句:“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如此看,苏子到底是性情中人。 这是一本洗涤心灵、遇见爱情的书。 深情讲述柳永、李煜、杜牧、元稹等才子大家们的秘辛情事。 看他们的爱之传奇,邂逅*好的爱情! 甄选国馆公号栏目“才子”中的流量爆文,这些文章一经推出,篇篇十万+,*众群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