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之城

气味之城
作者: 文珍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7.00
折扣购买: 气味之城
ISBN: 9787208169531

作者简介

文珍,作家。已出版小说集《夜的女采摘员》《柒》《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十一味爱》,台版自选集《气味之城》,散文集《三四越界》,诗集《鲸鱼破冰》。历获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山花双年奖、华语文学传媒蕞具潜力新人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

内容简介

安翔路情事 一 鸟巢 她是细瓷样的肌肤,白皙紧实。个子虽然不高,丰满得到了危险的边沿,但是胜在年轻,腰身结实,胳膊腿伸出来,都似模似样。夏天穿短袖,手臂像两截白生生的嫩藕。小玉不是不知道自己生得好,过来吃串的音乐学院男生,附近做工的男人,手里提菜的住家大叔,谁买麻辣烫时不借机多看她几眼? 当然他也生得不差。个子高撑门面,皮肤不白,看上去却并不土,是城里人流行的古铜色。还爱笑,看上去总乐呵呵的。 她心想自己对于他而言是有优势的,至少她是哈尔滨城里姑娘。他又是什么?安徽、绩溪、李家庄,彻头彻尾的乡下人。她也比他身边那女子生得俊俏—且慢,那女子是谁?无疑也同样地来自李家庄。她狠命剜了那女子一眼又一眼,个子小小的,黄瘦脸色,整个人就像棵豆芽菜,还是没发好的半成品。身边还站着个老妈妈,看情形是他娘。干这一行当的,不是一家也是老乡,死命干,赔赚都是自家的。只是不知道那女子是妹妹还是媳妇。观望了好几天小玉终于决定接近他。她和姐姐说要去隔壁买个灌饼,姐姐奇怪地说:“以前怎么没发现你爱吃灌饼?”她笑了声, 不答走开。灌饼店正好没有客人,她在门口轻轻喊了声:“来个灌饼。”用的是小女子怯生生的声调。 他正低头摊饼,抬头见是小玉,立时给她一个很大的微笑。他的牙齿真白,一下子就照亮了灌饼店五平方米的暗。她站在那里, 用左手轻轻托着右边的胳膊肘,浅笑着看他摊饼。这动作也是从常来吃串的音乐学院女生那里学来的,要领是身子微斜,显得说不出地弱不禁风和淑女相。可惜这不解风情的傻子只专心低头摊饼,根本没留意她。 才站了不到两分钟,她已经不耐烦了,叫他一声:“哎!”身边收钱的妹妹—她已经搞清楚是妹妹了—看她一眼,她有点心虚,好像心事都被人家看了去。女孩子家家,彼此面前通体透明, 看一眼就知道。 他笑着说:“马上。”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果然摊好一个饼,大娘接过去掀开盖子,往炉膛里边的架子一放,并不是直接放在火上, 只借看上去不动声色实则极旺的煤火边缘烘烤一会儿—这大抵便是老胡灌饼为什么这样走红的关键:无他,其实就是多了一个摊完以后再烘烤三十秒的过程。然而就是这三十秒却让他家的灌饼又脆又香,外脆里酥,让人吃过以后欲罢不能。就像他,她想。 就像他。 为什么喜欢他连她自己都说不清。这条街上他不是唯一一个有可能性的男子,隔壁卖五金的潮州人阿杜,见面就笑嘻嘻管她叫“靓女”。超市的收银员小方也时常在上班的空当儿找她,他是温州人,不吃辣,所以从来只看不买,和她说笑一会儿胡混一阵儿也是好的。她有时心情好,故意装凶骂他:“干吗从不买我家麻辣烫?” 他就正色答:“我不吃辣的,又不是四川人湖南人。”小玉抬杠道: “切,不是四川湖南人就不吃辣了?我是东北人,你看我就吃辣。” 边说边拿起一串木耳往嘴里送,辣汤顺着木耳边缘和竹签一滴滴往下流,她熟能生巧,稳稳当当地避开了,一滴油飞溅在地,嘴角却一点油星不沾,还是一张红红的、柔软的菱角嘴。小方看得眼直, 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说:“你自己卖自己吃啊?小心长胖!”她其实知道自己不瘦,但这种时候嘴巴一定是硬的:“胖就胖!胖死好了,你管不着!” 小方笑呵呵地走了。他好像知道阿杜对自己也有点意思,所以见阿杜在就不进来。阿杜也同样。两个人就好像穿花蛱蝶,你来我往,不亦乐乎。而她就是这条街上最引人注目的一朵花。 阿杜劝她别总吃自家麻辣烫的理论则又是另一套系统了:“会上火的呀,吃这么辣,伤胃!”她对阿杜要比小方温柔些,可能是因为阿杜的潮汕普通话总招人笑,她看在眼里,略微有点卫护他。她见阿杜劝,就笑着说:“没事,我们北方人的肠胃,和你们广东人不一样。”阿杜又说:“哪里的人都一样,吃辣肯定都伤胃的。而且你白天不好好吃饭,这样多不好。你看,额头都长痘痘了。”轻言慢语的潮普,简直是苦口婆心,她便当他的面不吃,等他走了再解馋。 小方看在眼里有些拈酸:“咦,你听他的不听我的?”她还是笑嘻嘻:“切,谁有理我听谁的。你吃醋啊?” 小玉是出了名的什么话都敢说。也许就因为她谁都不在意的态度,才招这么多男孩中了魔。二十二三年纪,正是如花盛放。小方说,她比好多来买麻辣烫的音乐学院的女生都好看,她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可看见那些女生袅袅婷婷穿着裙子风衣、脚蹬高跟鞋走进来, 手里拎好大一个的包包,她仍然控制不住地羡慕。什么叫靓女,这些才叫靓女。什么叫时尚,这样才叫时尚。站在她们身边,她自觉不自觉地都矮一头,只管低头递碟子、收钱、数签子。那些女孩子好多比她还要白,姐姐说,她们都是化妆化的,不像她是天生天养。可是她们不但白,还那么苗条瘦削!两相比较,她就看出自己的蠢相来。那么胖,伸出去的胳膊还有肉窝窝。脸盘也不小,还傻乎乎地白里透红。怎么会有人天生一张巴掌脸,衬得涂了眼影眼线后的眼睛更大? 有那么一阵子,小玉嚷着也要学化妆。电视里说的,用高光修容可以制造一些阴影,使颧骨没那么突出,显瘦。她甚至还专门去买了一个雅芳的多功能化妆盒,照着电视里的教程细细描画。好容易化出来,不但姐姐说看上去怪相,连小方和阿杜两个忠实粉丝也不肯发表善意评论,她不服气,硬撑着又化了几次,反响都不好, 她终于失去了兴趣,把那盒粉扔到一边。想想不禁心疼:那盒雅芳一百零八块钱呢!算下来,合一百八十根麻辣烫! 但是大家都说她不化妆的好,她也就认了:谁叫咱天生丽质呢。这词是阿杜劝她时说的。这个阿杜,说什么都文绉绉,显得比人家有文化。 如果没有小胡出现,也许她有一天真的会和阿杜好。这条街上的小姐妹都有男朋友了,阿杜自己盘了一家五金店,门面虽小,也得十万以上的本金,又是这条街上这行当的独一份,称得上是垄断生意。姐姐也说阿杜好。最重要的是阿杜真心喜欢她,虽然他从来没表白过,可她心里头明镜似的。那个小方就算了。也许是因为普通话说不好的缘故,阿杜看上去要老实得多。 可是小胡来了。老胡灌饼开张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小玉差不多每天都去他那里买灌饼。一连买了三周,才终于赶上一次他妹妹和他妈妈不在。那天中午她见他一人手忙脚乱在店里摊饼,门口还有三四个人排队,立刻自告奋勇:“我来帮你。” 他一迭声说:“不用不用,你不会弄,别弄脏衣服。”小玉却越劝越来,嘴还不停:“嫌我手脏?我每天串串,洗手也勤!”边说边手脚麻利地收钱,把摊好的灌饼放到炉膛里烘烤,三十秒后拿出来,两边对折一下,往里面夹几片生菜叶,涂好辣酱,再放进塑料袋里,就算大功告成。 他惊异得都忘了摊饼,望着她道:“你也会?” 她只是笑,没法告诉他是因为看了太多次,早已稔熟于胸。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来命运让她眼巴巴在门口等那么久,就是为了这灵光一刻:看看,她是多么合适的灌饼店老板娘人选啊。把顾客都打发走了她才得空盘问他:“你妈你妹呢?”他说:“都去早市买东西去了。老家来了客人,我们今天要早点关门回家。谢谢你啊,人少,多亏你帮忙。” 她低头抿嘴,心花却是朵朵怒放。 少顷,胡大娘和妹妹小娟果然来了,见她在店里帮手,也没多说什么。没挨一会儿她就讪讪地走了。那天下午他们果然关门早, 才五点半左右,正是平日里生意的小高峰,店门就紧闭了。小玉经过时惆怅地望一眼紧闭的门,心想:从老家来的是什么人呢?如果不关门,他们这天该多卖出去多少灌饼?可恨的老家人! 因帮了这次忙,后来她再去买灌饼,一家人死活都不收她钱, 害得她从此不好意思再去买饼。这样也好,其实她也并不十分爱吃面食;可她居然从此再也找不到第二次和他单独相处的机会了,心下却甚沮丧。 一个月过去了。 每天两家都开门做生意,从早到晚。她不好意思过去,他又是摊饼的主力,一天到晚在炉子背后,更不可能没事串门。阿杜小方这些人依然在跟前晃来晃去,她心情不好,态度也随之恶劣起来。阿杜还好,小方好像看出了点什么,灰了心,来得也就不那么勤了。 ★城市缝隙中的漫游者文珍初心之作。 ★11个当代都市爱情故事,写尽生命的热烈和荒凉,丰盛与芜杂。 ★那些被林立的楼宇遮挡、被密集的车轮碾压的爱情,如此琐屑卑微,又如此敏感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