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堂文学阅读课(精)

12堂文学阅读课(精)
作者: 王蒙//王安忆|编者:上海图书馆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2.40
折扣购买: 12堂文学阅读课(精)
ISBN: 9787313169310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放谈《红楼梦》诸公案/王蒙 所谓《红楼梦》诸公案,就是指和《红楼梦》有 关的各种争论,现在已成为一个公共的话题。我作为 一个“红迷”,对这些争议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这 些看法基本属于业余爱好。所谓“放谈”,是因为我 对这些问题没有做过科班的研究,只是随便说说。 我知道,关于《红楼梦》的争论有的也很有趣, 清朝有“拥薛”和“拥林”的两位老头,一位说薛宝 钗可爱,一位说林黛玉可爱,争论到最后演变成了肢 体接触。所以,我今天的“放谈”万一不小心触到了 某一学派的观点,或者触到了知识上的“地雷”,我 事先告饶一下,我绝没有赞成哪一派,或者反对哪一 派,只是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要是不小心冒犯了哪位 学者,我愿意再去接受一次知识的启蒙;反过来,如 果我无意中迎合了某个学派的观点,欢迎大家组织“ 专案调查”,我绝没有喝过那个人的酒,也没有收过 红包,我可以用我的身家性命担保。 《红楼梦》的主题 《红楼梦》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是:《红楼梦》 的主题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我 就我所知道的,引用一下。一是以王国维为代表的, 运用叔本华的哲学来解释,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 欲望的悲剧,或者说是人生的悲剧。王国维说,《红 楼梦》一书与任何喜剧相反,彻头彻尾是悲剧。叔本 华有“男女之爱是形而上学”的理论,王国维就用这 个理论来介绍《红楼梦》。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欲 望,而欲望永远没有止境,人生的欲望就像乞丐乞讨 ,得到了一点,不是满足,而是期待更多! 有人认为,不仅叔本华有这种思想,老庄也有这 种思想。老子曰:“五色乱其目,五味乱其腹。”老 子又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已。”得到的越多,产生的不满足会越多 。佛家认为,爱恋生贪欲,贪欲生嗔怨,嗔怨生烦恼 。 林黛玉最爱的是贾宝玉,但是嗔怨最多、烦恼最 多的也是贾宝玉。这样的解释和《好了歌》也是一致 的,歌里唱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给人最大的教育就是思 想的解脱。但我个人认为,看完《红楼梦》之后,既 得到了解脱,同时也变得更加执着。《红楼梦》说, “好”便是“了”。但《红楼梦》本身有另一面,“ 好”便是“好”,“了”便是“了”。曹雪芹作为一 个没落贵族的后代,描写吃螃蟹、过生日、作诗、元 妃省亲很是欢快,这怎么是“了”呢?何等富贵荣华 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所以,从逻 辑上看,《好了歌》并不能让人真正地“了”。“古 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古今将相死后是 荒冢一堆,但活着的时候,依旧是将相啊,活着就要 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