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子再见/俄罗斯经典文学书系

野鸭子再见/俄罗斯经典文学书系
作者: (俄)米·普里什文|译者:韦苇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野鸭子再见/俄罗斯经典文学书系
ISBN: 9787553496597

作者简介

韦苇,原名韦光洪,江南浙中人。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毕业后60年来一直从事文学授业工作,先后在云南师范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任教,教授,作家,诗家,译家。20世纪80年代起任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导师、访问学者导师。 著作主要涉及文学史,其中各种外国儿童文学史11部,参著中国儿童文学史3部;教材(其中《点亮心灯——儿童文学精典伴读》被定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辞书主编、主审、主笔多部;世界儿童文学名著译品多部篇。理论专著、作品评鉴、作品翻译多次获奖,其中受国务院新闻出版署委托编辑的《世界经典童话全集》(20卷)获国家级出版奖,因学术成果丰硕、雄实,获台湾向学人颁授的杨唤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撰写的理论著作为儿童文学专业研究者必读书,多种经典儿童文学译品及选评丛书影响广远。90年代始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翻译和创作的精品被收入大陆、台、港各级各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材。任通用义务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内容简介

每到春天,仙鹤就飞来了。 我们正拾掇犁耙,准备春耕。我们这一带有个不 成文的老规矩:仙鹤飞来过后十二天,动手春耕。 一场春雨过后,我们就着手犁地了。 我们的地在一个湖边,通身白亮的鸥鸟看见我们 来,就都飞走了。白颈鸦、寒鸦成群飞来,在我们身 后的犁沟里吃犁铧翻出来的虫子。它们悠闲地跟在我 们后面,白颈鸦在的地方一片白,寒鸦在的地方一片 黑。只有凤头麦鸡不落地,它们在我头顶飞着,叫着 ,样子很是不安。母凤头麦鸡早已蹲窝孵蛋去了。 “它们的窝应该就在不远的地方。”我想。 “您是谁让来的?是谁让您来的?”凤头麦鸡叫着 。 “我吗?”我回答说,“我是自己要来的,那么 你是谁让你来的?去年在哪儿过的?你在温暖的地方找 到了什么?” 我这样跟凤头麦鸡说着话呢,忽然,马不照直走 ,把犁拉到一旁去了:犁铧从犁沟里跳出来。我瞅了 瞅马走歪了的地方,看见凤头麦鸡就蹲在马要走的路 上。我对马呵斥了一声,叫它别乱走。凤头麦鸡飞开 了,它飞起的地方显露出了几个蛋。我细一看,窝已 经散乱得不成形了,幸好还只是被犁铧剐带了一下, 但是蛋已经滚出了窝——像搁在桌面上似的,一清二 楚。 我为剐破凤头麦鸡的窝感到万分抱歉。我提起犁 把,绕开了蛋,一点儿没碰着它们。 回家,我把凤头麦鸡蛋的事一五一十说给家人听 :我犁着地,忽然马叉开了路,这时看见了一个窝, 窝边有四个蛋。 妻子说:“那将来还能看到小凤头麦鸡哩!” “等着瞧吧,”我说,“咱们播下燕麦,在燕麦 地里就能见到它们了。” 我很快就去播燕麦了。妻子随后把地耙了一遍。 当我走到凤头麦鸡的窝边,就站下来,对妻子招了一 下手。她把马勒住,向我走来。 “瞧,”我说,“你好好瞧瞧,怪讨人喜欢的哩 。” 妻子的慈母心肠一下流露出来:她先是万分惊奇 ,接着就心酸起来——这蛋就这么放着,没谁来疼爱 !她让马绕开这些蛋,继续耙地。 这块地,我一半种了燕麦,一半留着种马铃薯。 燕麦播下后,过了好些日子,我和妻子到原来发现凤 头麦鸡的地方去看——那里什么也没有了,也就是说 ,麦鸡蛋已经孵出小麦鸡了。 我和妻子种马铃薯那天,带上了我家的小狗卡多 什卡。这狗太调皮了,尽捣蛋,在运河对岸的草地上 不停地欢跑,我也没有去管它。妻子坐着,我犁着地 ,蓦地听见小麦鸡嘶声地叽叽大叫。我朝声音传来的 方向一望,是卡多什卡这淘气的家伙在草地上追逐几 只小凤头麦鸡——它们的腿细长细长的,凤头已经长 出来了,几乎跟大凤头麦鸡没什么两样了,就是还不 会飞。它们撒开两条细腿儿拼命逃啊,不让卡多什卡 追上它们。 妻子看着,觉得情形不妙,立即大声对我说:“ 这可是我们的孩子啊!” 我呵斥卡多什卡,它不听,照样追着它们跑。 小凤头麦鸡们跑到河边,再没处跑了。 “不好,”我想,“要被卡多什卡逮住了!” 可凤头麦鸡“咚咚咚咚”跳进了水里,它们不浮 游,而是踩着水面飞跑。呵呵,那个麻利啊!细腿儿 不多一会儿就踩到运河的对岸去了。 也许是水还冷,也许是卡多什卡到底还小、还不 灵活,反正是,小狗在河边站住了,不再追了。卡多 什卡正寻思着该怎么办的时候,我和妻子赶到了它身 边,把它喊了回来。 P1-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