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不语

史不语
作者: 张明扬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60
折扣购买: 史不语
ISBN: 9787541147975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英国人却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从《大学潜规则: 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中大约可以发现,美国 比英国也好不了多少,美国人似乎连“一代藤校,代 代藤校”这么大的黑幕也默认了。 在《56Up》中,穷孩子们成年后过得挺拮据,缺 乏现金流,甚至连孩子的高等教育都无法负担。但他 们也只是“没钱”罢了,他们大多有简陋却体面的公 寓,有辆丑笨却实用的汽车,顿顿吃着我见犹怜的垃 圾食品,挺着发福的身材去二流海滩晒太阳,出门就 是完爆中国高档小区的绿地甚至森林。总之,除了缺 钱让孩子上大学外,他们那种穷让中国的穷人三观尽 毁。在高福利环境下,英国家长完全缺乏中国式苦大 仇深的励志语境:你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捡垃 圾。英国底层家庭仍然像“家伙们”一样不忘初心, 真诚地相信着其实自己的人生还不错,完全缺乏逼迫 孩子实现阶层流动的雄心。你甚至阴谋论地认为,福 利社会是西方精英社会下的一盘大棋。资本家通过高 福利,“赎买”穷孩子向上流动的动力,让他们在糖 衣炮弹中消磨奋斗的意志,放弃对名牌大学及高级白 领的名额竞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精英们躺着就完 成世代传承。当 然,“家伙们”也可以认为,福利是娘娘腔们上 交的保护费。 当然,这一切一切的前提是,在西方,安于“沉 沦”在底层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底层家庭才愿意 部分交出自己的“奋斗权”。 而在中国人的历史逻辑中,社会公平似乎可简约 为教育公平,逆袭成功的少数升官发财,跳高失败的 继续低福利地惨着。于是乎,全中国的家庭,有钱的 没钱的,都以“不成功便成仁” 的精神驱动着孩子们刺刀见红的竞争。其结果是 ,没有赢家,大多数底层孩子拼掉了快乐童年仍然无 法向上流动,精英们也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国内 的竞争咋就这么激烈呢。 当然,中国精英家庭还有最后一招,送孩子去西 方用高分碾压还在傻乐着的西方“家伙们”,以及没 见过hard模式的有钱人家的伪“书呆子”们,用不快 乐打败快乐。 P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