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我的课堂作品(修订版)/语文名家自选集
ISBN: 9787100227377
程翔,1963年生,大学本科学历。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泰安六中校长、北大附中副校长、北京一零一中副校长。受聘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第三届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语文学科专家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委、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语文学会副会长。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 出版专著近20部:语文教学专著《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播种爱心》《语文人生》《课堂阅读教学论》《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路在脚下延伸》《做有灵魂的教育》《我的课堂作品》《敬畏母语》《长在语文课堂》,古籍整理著作《说苑译注》《说苑评注》《论语译解》《论语(中学生版)》,长篇小说《东游记》等等。
《孔乙己》教学实录 年级:初三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小说。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收入了哪本小说集? 生1:《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收入《呐喊》。 生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不是小说。 师:纠正得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回忆性散文,收入《朝花夕拾》。鲁迅先生一生写了33篇白话小说。有一次,他的朋友孙伏园问他:“在先生的小说中,您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篇?”鲁迅先生说:“是《孔乙己》。”不仅鲁迅自己喜欢,很多读者都喜欢这篇小说。著名作家巴金先生说:“《孔乙己》只有几千字,写得多好啊!”(板书: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哪一年? 生(众):1918年冬。 师:对。这是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先生的又一篇白话小说。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 (生读课文,约15分钟。) 师:读完了吗? 生(众):读完了。 师:初步感受如何? 生:孔乙己很可怜。 师:这个感受不错。孔乙己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的一生的确让人同情。可是小说中有人同情他吗? 生:没有。 师: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是很恶劣的。鲁迅先生先用了三个段落来写当时的社会环境。请同学们看书,这三段社会环境描写与表现孔乙己是什么关系? 生:写了两种喝酒的人,还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师:写两种喝酒的人,与表现孔乙己有何关系? 生:为孔乙己出场做铺垫。孔乙己不属于这两种人。 师:好。孔乙己具有特殊的身份。第四段第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请同学们在这句话旁边写一句旁批:孔乙己具有特殊的身份。 (生写) 师:那么他特殊在哪呢? 生:他是读书人,与靠种地为生的“短衣帮”不同。他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上,穷困潦倒,与长衫主顾也不同。 师:说得好。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他的。 生:描写了他的肖像、穿着和语言。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遍。 (一生读课文) 师:孔乙己没有考上,反倒沾染了一身的迂腐气,说话总是酸溜溜的。来显示他的什么? 生:读过书。 师:读过书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生:过去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师:说得好。孔乙己深受其害。同学们看书,孔乙己是在人们的什么声中出场的? 生:笑声。 师:谁来给同学们读一遍? 生1:我来试试。 (生1读课文) 师:读得如何? 生2:声音洪亮。不过,人物对话没有读好。 师:你听得很仔细。你来读一遍,怎么样? (生2读课文) 师:怎么样? 生(杂):有进步。 师:注意这句话:“什么清白?”是问号。问号怎么读?“什么”之后顿一下,然后读出问的语气。可以加一个破折号:“什么清白?”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这一部分。(师读,从“孔乙己一到店”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里有语言描写,有动作描写,有神态描写。请同学们找出一个典型例子来分析一下。 生1:“排”字用得好。他明明很穷,却偏要在人面前摆 阔气。 师:我看到有一种观点,是这样解释的:“排”字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是对短衣帮的取笑表示若无其事,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己拮据穷酸的本相。有道理吗?(生点头)有的。继续说。 生2:别人对他说话是“叫”“嚷”,可见对他很不放在眼里。 生3:作者用“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来描写孔乙己的神态,很生动。 生4:孔乙己说自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显得特别迂腐。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板书: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 迂腐)请同学们写下来。这节课先上到这里。我们休息一会儿。 “课文属于作者,课堂作品则属于教师”——程翔 。丛书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语文课程改革层层推进,语文教改实验百花齐放,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教学、科研带头人。他们居敬好学,守正创新,躬身实践,著书立说,逐渐在教学界产生影响,得到认可,成名成家。“语文名家自选集”旨在反映和记录当代语文教学研究成果,为青年教师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资料。丛书作者的遴选标准有三:第一,其对语文教学的民族性、科学性有自觉认识和追求,且有所建树;第二,其教学方法或研究方法植根于中国优秀语文教学传统,符合中国语文特点,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第三,其教研成果具有持久广泛的影响力。以作者自选自编为主,既有理性认识和思考,也有教学设计、案例和分析,内容精当,要言不烦,形式不拘一格。 截至2023年,本丛书已出版于漪、宁鸿彬、钱梦龙、王俊鸣、黄厚江、王荣生、王尚文、程翔等语文教学名家的自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