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8.74
折扣购买: 笃行致远(精)
ISBN: 9787508678016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现任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党的十五大和十八大代表,获评“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全球华人经济领袖”、“《财富》(中文版)杂志20l3年度中国商人”、“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等殊荣。 作为杰出的央企领导人,宋志平曾同时出任中国建材集团与国药集团两家央企的董事长,并带领两家企业跻身世界50。强企业行列,为我国企业改革创新创造并积累了新鲜而丰富的经验,被誉为“中国的稻盛和夫”。他开创并成功实践的“央企市营”、“整合优化”等企业与行业发展模式,“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六星企业”等集团管理模式,被企业界推崇为“宋志平模式”。他主持的水泥领域大规模重组整合的实践与经验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
61 央企市营 我就任中新集团总经理之初,曾认真思考过处于 充分竞争领域的央企的发展模式。当时中新集团虽然 是央企,但并没有谁来托底,全靠企业自己,经营得 好大家乐观其成,经营不好可能不复存在。在那些困 难的日子里,我常常晚上睡不好觉。正是那种倒逼机 制使我痛下决心,不再存任何侥幸心理,要全力进入 市场,在市场中获得新生。在南方水泥整合过程中, 我对市场化运营进行了更系统的思考。经过五六年时 间,中国建材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我也逐渐形成了一 套“央企市营”的思路。 央企市营中的“央企”,指的是我们的国有企业 属性。我认为作为国有企业,应该带头执行党和国家 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承担央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 任和社会责任,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职工 当家做主的作用等。央企市营中的“市营”,则包括 产权多元化、规范的公司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职业经 理人制度、内部市场化机制、外部市场化运营。我的 这些观点得到当时的国资委邵宁副主任和国资委研究 局彭华岗局长的支持。2008年,在接受《中国企业报 》和《财富》杂志中文版采访时,我系统地把央企市 营的观点讲了出来,引起企业界的广泛响应,《中国 企业报》总编辑李锦还就此发表了6篇评论。 国企改革是有特定目标的,就是要让国企适应市 场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的体制和机制。我不赞成有 些人把改革的目标说得过于宽泛,那样会抓不住主要 矛盾,导致改革工作没有了主攻方向。就体制而言, 一方面,国企改革的方向是进行多元化股份制改造, 这是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单一的纯国有体制和单一 的家族化公司都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另一方面是公司 制度,国有企业过去按企业法注册,现在则应改为按 公司法注册。机制是指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与企 业效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能否真正做到效益增薪 酬增、效益降薪酬降。 央企这些年发展很快,一些人认为央企的发展得 益于垄断,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央企用不着进行市场化 改革照样可以发展好。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央企这些年的发展完全是因为企业进行了广泛深刻的 市场化改革。常有人拿科斯定理说事儿,因为科斯先 生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充分竞争领域私营企业 效率高于国有企业,而在公益领域私营企业并没有显 著优势。但这些人却没有看到由于国企改革,大多数 国有企业都改制为上市公司了,这就是我常讲的“此 央企非彼央企”。 央企市营中还有一个内容是职业经理人制度,这 也是企业市场化的重要一环。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 委托代理制度上的,即企业所有者一般并不直接经营 企业,而是委托给专业代理人,即职业经理人。中国 建材集团是国资委的董事会制度试点单位,但我认为 仅有董事会而没有职业经理人只实现了委托代理制度 <span style="color:#656565;font-family:"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笃行致远》是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有“中国的稻盛和夫”之称,曾任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国药集团的双料董事长,并带领两家企业成功跻身世界500强的行列。本书是一部史诗般的企业家成长自述,是一部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传奇故事,也是一部关于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的生动纪录片。</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