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生的三大学问(人生智慧经典珍藏)

决定人生的三大学问(人生智慧经典珍藏)
作者: (美)华特斯|译者:张婕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3.73
折扣购买: 决定人生的三大学问(人生智慧经典珍藏)
ISBN: 9787507527803

作者简介

华勒思·华特斯(Wllace D.Wattles,1860~1911),美国成功学的开创者,著名的“新思维”思想的先驱。“新思维”思想是美国现代“成功励志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心态,最终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华特斯一生笔耕不辍,写了许多关于财富、健康、成功方面的著作,其中《财富的学问》(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成功的学问》(The Science Of Being Great)、《健康的学问》(The Science of Being Well)是华特斯一生最成功、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三大著作,奠定了美国成功学的基石,对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奥格·曼狄诺、罗伯特·舒勒、安东尼·罗宾等世界著名励志大师的思想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有生命的原初物质必定也受制于所有生命的固有法则——极其渴望生 命更加充实,这也是它创造万物的原因所在。你体内的原初物质希望生命 更加充实,因此它希望你能够拥有你所需要的一切。造物主希望你能够致 富。造物主之所以希望你能够致富是因为:如果你拥有众多可以使用的资 源,那么他将可以通过你更加完美地表现自己。如果你对生命资源具有无 限渴求,那么你体内的造物主的生命将会更加充实。 宇宙希望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大自然会积极配合你的计划,万物 皆为你而生,坚信这是事实。不过,有一个前提,你的目标要与万物体内 的目标相和谐。你必须渴望真实的生命,而非仅仅是渴望感官的满足。生 命是官能的表现,当生命个体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各个官能时——生理、 心理与精神,才算是真正的生命。 你获得财富并非是为了奢侈的生活,那是兽欲的满足,那不是生命。 然而,生理官能的表现却是生命的一部分,任何否定身体冲动的人,都算 不上是正常健康地完美展现生命。你获得财富并非仅仅是为了心理欢愉、 为了获取知识、满足野心、胜过他人或是功成名就。虽然这些都是生命的 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人们仅仅是为了心理欢愉而活,那么他们只拥有一 部分生命,他们的生命永远无法得到完美展现。你致富并非仅仅是为了他 人着想,不要为了救赎人类而迷失自我,致富并非仅仅是为了体验博爱与 奉献的欢愉。灵魂的欢愉只是生命的一部分,灵魂的欢愉并不比其他生命 部分更加完美、更加高尚。 你获得财富是为了能够有吃有喝,为了在适当的时候能够有钱结婚。 获得财富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置身于美好的事物之中,增长见闻、充实内心 、增加智慧。致富是为了能够爱护他人,多做善行,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 世界寻找真理。 但要记住,极端无私并不比极端自私更加高尚,这两种极端主义都是 错误的。抛弃那种造物主希望你为了他人而自我牺牲的想法,这样做并不 能增加造物主对你的宠爱,造物主并不希望人们如此行事。造物主只希望 人们能够为了自己、为了他人,最大限度地做好自己。最大限度地做好自 己是帮助他人的最好方式。只有通过致富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自己,因此 将获取财富视为重中之重的想法,不但正确而且还值得称道。 不过,要记住原初物质的渴望是针对一切生命的,它希望能够提升一 切生命力;它不会缩减任何生命的生命力,因为众生均等,都要追寻财富 与生命力。智慧物质会为你创造条件,但它不会掠夺他人的条件送给你。 你必须丢掉竞争的思想。你是要去创造,而不是要去竞争那些已被创造的 。你不需要抢夺他人的东西。你不需要在做生意时太过苛刻。你不需要欺 骗。你不需要压榨为你工作的人。你不需要觊觎他人的财富,或是对他人 的财富投去渴望的目光。他人拥有的一切你都可以拥有,而且不需要采用 掠夺的方式去拥有。你要成为创造者,而非竞争者,你将会得到自己想要 的一切,但当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时,其他人也会获得比从前更多的东西 。 我知道有些人的行为与上述论断截然相反,但依然获取了大量财富, 在此我会稍作解释。富豪之所以非常富有,有时纯粹是因为他们具有非凡 的竞争力;有时是因为他们无意识地将自己与原初物质的伟大目标和活动 相关联,通过工业发展提升了人类全体的生命力。比如洛克菲勒、卡内基 、摩根等人,都是无意识地成为了原初物质的代理人,参与到了生产工业 系统化、组织化的进程中。最终,他们对提升人类全体的生命力做出了极 大的贡献。 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他们完成了组织生产,随后会由广大群众接 替他们的代理人职位,从事机械产品的配销工作。这些大富豪就如同史前 时代的爬行猛兽,在演化进程中扮演着必要的角色,然而,成就其辉煌的 力量最终会离他们远去。你最好牢记他们从未真正富裕过,根据记录,在 依靠竞争而致富的的阶层中,大部分人的私生活都是极其悲惨且为贫所困 的。通过竞争获取的财富并非理想的财富,而且也不会长久,它们今天属 于你,明天就会属于他人。 记住,如果你要以科学的行事方式致富,那么你必须完全摆脱竞争思 想的束缚。你不应存在供应有限的想法。只要你想到银行家与他人已经控 制并垄断了所有财富,你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制止,或是想到其他类似 想法,那么你已陷入了竞争思想的牢笼,你会随之失去创造的力量,更为 糟糕的是,你可能会阻断已经发起的创造活动。P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