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也想知道的物理常识(精)/自然科学通识系列

大人也想知道的物理常识(精)/自然科学通识系列
作者: (日)左巻健男//浮田裕|责编:韩沫言//陈崇昱|译者:郑燕燕/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大人也想知道的物理常识(精)/自然科学通识系列
ISBN: 9787111655848

作者简介

左卷健男,日本法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应用化学系教授。1949年出生于日本枥木县,毕业于千叶大学教育学院,之后于东京学艺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习(物理、化学和科学教育)。曾担任初中和高中教师,之后在京都工 艺纤维大学的学术中心担任教授,从2004年开始在同志社女子大学担任教授,从2008年开始负责现在的工作。曾编著了《趣味物理》《趣味化学》 (PHP 出版)《新高中化学》《新高中物理》(讲谈社BlueBacks出版)《你不知道的水知识》(Discover出版)等。

内容简介

第1章 力学 1-1 学习力学需要掌握 的基础知识 看着不小心从钱包里掉 落出来的硬币,以一个漂亮 的转身滚进了自动贩卖机底 下再也捡不回来的时候,你 是否曾想过:“它为什么这 么能滚……” 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 种各样的物体,在做着各式 各样的运动。人类从很久以 前开始,就被这些运动背后 所隐藏着的法则和规律所吸 引。 为了探知运动背后所隐 藏的那些“小秘密”,人类踏 踏实实地进行着观察、实验 和思考。这些令人兴奋的过 程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奢侈 时光。 在第1章里,就让我们一 起来试着寻找那些隐藏在力 和运动中的小秘密吧。为此 ,我们要从学习力、速度、 加速度等术语的概念以及特 征入手来了解一些必要的基 础知识。要享受力学,我们 就得深入地理解“质量”“加 速度”等术语。 其实,力和运动是两个 不同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 中,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 两者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关 系。为了明确这种关系,我 们给放在地板上的物体施加 一个力(见图1-1-1)。施 加的力的大小用F来表示。 施加上力F之后,物体开 始运动(其速度用v表示) 。撤去施加的力后(F=0) ,物体停止运动(v=0)。 如果是一个笨重的物体(其 质量用m表示)的话,让它 动起来就需要更大的力。若 仔细观察,我们总觉得似乎 存在着F=mv的关系(见图 1-1-2)。如果再把摩擦力 考虑进去的话,我们可以得 知,实际上存在着F=ma( a是加速度)的关系(参见 1-13节)。 1-2 什么是力 物理上所说的力有两种 ,是引发以下现象的原因。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那么,就让我们一个一 个来看。 ①使物体发生形变 具体来说,形变包括弯 曲(见图1-2-1)、折断、 拉伸、压缩,等等。以上综 合起来就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要理解形变,弹簧可以说 是一个最合适的例子。若在 弹簧上加力的话,弹簧就会 伸长(见图1-2-2)。如果 弹簧比刚开始的长度要长, 我们就能够判断出在弹簧上 一定施加了力。而且,施加 力的大小和弹簧伸长的长度 成正比关系。这就叫作胡克 定律,由英国人罗伯特·胡 克第一个发现(见图1-2-3 )。胡克定律不仅仅适用于 弹簧的拉伸,还适用于任何 形变。 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让正在运动的物体减速、 让正在运动的物体加速、改 变运动的方向、让做直线运 动的物体向左或向右拐弯, 等等,这些概括起来说,就 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反 之,运动状态不变则可以理 解成以下两种说法。 (1)静止的物体仍然保 持静止(见图1-2-4) (2)匀速运动中的物体 继续做匀速运动(见图1-2 -5) 使一个物体在桌面上滑 动,它会因为摩擦而停下来 (见图1-2-6)。这个现象 可以解释为,运动中的物体 由于受到了一种叫作摩擦力 的力的影响而减速(运动状 态发生变化了)。 1-3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单位用牛顿(N)来 表示,以此来纪念发现了万 有引力的牛顿,力的大小可 以读作1.5N和25N。因为力 是用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所 以在学习力的过程中,有必 要用一些符号来进行表示。 我们用箭头来表示力。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在 地板上放着一个物体,用一 根绳子沿着斜上方拉动这个 物体的情况(见图1-3-1) 。虽然已经说明是沿着斜上 方拉动,但是如果没有设置 任何其他前提,就难以理解 作用于其上的力。因此,以 下的关键词①~④就显得尤 为重要。 ①作用点:当被问到“这 个力是作用在物体的哪个部 位”的时候,能够回答“作用 在这里哦!”的点(见图1- 3-2)。 ②作用线:即使确定了 作用点,但是还没有确定到 底是沿水平方向拉动,还是 沿斜上方拉动。这个拉动的 方向就是力的作用线。 ③力的方向:即使确定 了作用线,但是还没有确定 到底是拉,还是推(见图1 -3-3)。这里还剩下拉和推 两种可能性。拉是指从物体 的作用点向外施力。推是指 从物体的作用点向内施力。 ④力的大小:虽然已经 得知力是从作用点向外施加 的,但力的大小还是未知的 。 以上这四个关键词可以 用箭头同时表示出来。从作 用点朝外,并根据对应力的 大小画出相应长度的箭头( 见图1-3-4)。力小就把箭 头画短,力大就把箭头画长 (见图1-3-5)。这个过程 也可以简单地说成用矢量来 表示力,这是一种十分严谨 的表示方法(见图1-3-6) 。 P9-15 研究“物体之理”的物理,与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基本粒子的一切自然界场景相关联。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都遵循着物理的普遍法则,?本书将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为了解释各种物理现象,还采用了漫画插图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为读者阐述了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识。 本书作者左卷健男,在日本公立初中、东京大学教育学部附属初中、高中,从事了20年的教育工作。现任日本法政大学生命科学部环境应用化学科教授。作者兼具教学经验与专业素养,已出版多部畅销科普读物,受到日本和国内读者的诸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