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国学经典文库

宋太祖赵匡胤/国学经典文库
作者: 编者:国学经典文库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宋太祖赵匡胤/国学经典文库
ISBN: 978751436797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赵姓的起始与兴盛 相传宋**赵匡胤的赵氏始祖为造父,原是西 周周穆王时期的驾车大夫,后因平定叛乱而立下大 功,被赐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北),其后裔遂以 封邑为氏,是为赵姓之始。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当 政的赵氏家族联合韩氏、魏氏两大当政家族三分了 晋国,后创立了赵国,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 后赵国迁都邯郸(今属河北),国力逐渐强盛,成 为战国七雄之一。秦国灭赵统**下后。赵国子孙 依旧沿用赵姓,后发展成为中国十大姓氏之一。西 汉时期,祖籍幽州涿郡的赵广汉,因执法不避权贵 而成为一代名臣,是赵匡胤的远祖。 由于历代的赵姓望族主要居住在天水郡(约今 甘肃省天水市及陇西以东地区),故“天水”即成 为赵姓的郡望。至宋朝后,也以“天水”或“天水 朝”来代指赵宋王朝。宋**立国后,本应在京城 建宗庙祭祀其九世祖宗,但他却仅奉祀着自高祖以 下四位祖先的牌位。因为宋**赵匡胤为求祭祀祖 先的真实性,因此只祭拜有信实记载的高祖父及其 子孙。 赵匡胤高祖父赵朓,为唐朝时期文官,做过永 清、文安、幽都三县县令,娶崔氏生赵埏。其曾祖 父赵珽,也为文官,在后唐时期,先做过河北藩镇 一个名为从事的小官,后累官兼御史中丞,娶桑氏 生赵敬。晚唐时期,由于王朝开始衰败,经济收入 已然微薄。因此奖励有功之人时,只得设置大量的 虚衔如兼官、检校官、遥领官等来给予功名,无实 质职权。而当时藩镇也自设虚衔,可都有乱用之疑 ,因此赵埏虽官兼御史中丞,其实并无实权和名望 。而晚唐时期的史料并未对赵埏做过任何记载,也 是因为其官职和影响实在太小。 而到了赵匡胤的祖父赵敬时,《宋史》开始对 其记载道,赵敬先后在割据河北北部藩镇的刘仁恭 、其子刘守光手下为官,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 。后《资治通鉴》记载道,在后梁乾化二年(912) 四月,在晋王李存勖与后梁*的一战中,勇将李存 审先*破了与后梁结盟的刘守光据守的幽州城,后 遣大将李嗣源进*瀛州(今河北河间)城,其刺史 赵敬也兵败而降。而赵敬出降之后的事,虽在五代 及宋代的史书中皆无一字记载,但可推测其降晋后 可能并未为晋王所用,而是归居了家乡,这才会吻 合随后记载宋**父亲赵弘殷的一些事迹。 赵匡胤的高祖父赵眺、曾祖父赵埏、祖父赵敬 死后,都葬于保州保塞县(今河北保定)东三十里 的家族墓里。在宋**建国立宗庙后,赵眺被追封 为文献皇帝,庙号僖祖;赵埏被迫封为惠元皇帝, 庙号顺祖;赵敬被追封为简恭皇帝,庙号翼祖。其 坟墓也分别被尊号为钦陵、康陵和定陵。 赵匡胤父亲赵弘殷(**9-956),涿郡(今河北 涿县)人。赵敬之子,北宋开国君主宋**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