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00
折扣购买: 张晓风散文(念你们的名字名家散文典藏)
ISBN: 9787533938482
张晓风,台湾作家,目前任教阳明大学。得过台湾中山、台湾文艺散文奖,当选过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有人因她的戏剧认识她,有人因她的小说或杂文认识她;但我们认为真正呈现她风貌的,应该是她的散文。 余光中赞她是一位不分行的诗人,而“老到恣肆之处,鲁迅也不过如此”,卓然成为一代散文名家。此评价应该是中肯的。她出身中文系,却不自囿于所谓“旧文学”;她是女作家,文字却有须眉气。她善写日常,不敢轻忽小感情;她勇于探索宇宙和生命,尤能掌握大情怀。你可以用孩童的天真翻她,因它是那么浅明。你可以用学者的深度读她,因它有那么深切。 著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玉想》、《我知道你是谁》、《星星都已经到齐了》、《晓风戏剧集》、《送你一个字》,三度主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小说教室》等。
念你们的名字 孩子们,这是八月初的一个早晨,美国南部的阳 光舒迟而透明, 流溢着一种让久经忧患的人鼻酸的、古老而宁静的幸 福。助教把期 待已久的发榜名单寄来给我,一百二十个动人的名字 ,我逐一地念 着,忍不住覆手在你们的名字上,为你们祈祷。 在你们未来漫长的七年医学教育中,我只教授你 们八个学分的 国文,但是,我渴望能教你们如何做一个人——以及 如何做一个中 国人。 我愿意再说一次,我爱你们的名字,名字是天下 父母满怀热望的 刻痕,在万千中国文字中,他们所找到的是一两个最 美丽、最淳厚的 字眼——世间每一个名字都是一篇简短质朴的祈祷! “林逸文”、“唐高骏”、“周建圣”、“陈震 寰”,你们的父母多么期望 你们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黄自强”、“林进德 ”、“蔡笃义”,多少伟 大的企盼在你们身上。“张鸿仁”、“黄仁辉”、“ 高泽仁”、“陈宗仁”、“叶 宏仁”、“洪仁政”,说明了儒家传统对仁德的向往 。“邵国宁”、“王为 邦”、“李建忠”、“陈泽浩”、“江建中”,显然 你们的父母曾把你们奉献 给苦难的中国。“陈怡苍”、“蔡宗哲”、“王世尧 ”、“吴景农”、“陆恺”,含 蕴着一个古老圆融的理想。我常惊讶,为什么世人不 能虔诚地细味另 一个人的名字?为什么我们不懂得恭敬地省察自己的 名字?每一个名 字,无论雅俗,都自有它的哲学和爱心。如果我们能 用细腻的领悟力 去叫别人的名字,我们便能学会更多的互敬互爱,这 世界也可以因此 而更美好。 这些日子以来,也许你们的名字已成为乡梓邻里 间一个幸运的 符号,许多名望和财富的预期已模模糊糊和你们的名 字联在一起,许 多人用钦慕的眼光望着你们,一方无形的匾已悬在你 们的眉际。有一 天,医生会成为你们的第二个名字,但是,孩子们, 什么是医生呢?一 件比常人更白的衣服?一笔比平民更饱涨的月入?一 个响亮荣耀的名 字?孩子们,在你们不必讳言的快乐里,抬眼望望你 们未来的路吧! 什么是医生呢?孩子们,当一个生命在温湿柔韧 的子宫中悄然成 形时,你,是第一个宣布这神圣事实的人。当那蛮横 的小东西在尝试 转动时,你是第一个窥得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心跳的人 。当他陡然冲入 这世界,是你的双掌接住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 多防疫针把成为 正常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辛苦地拉动一个初生儿 的船纤,让他开 始自己的初航。当小孩半夜发烧的时候,你是那些母 亲理直气壮打电 话的对象。一个外科医生常像周公旦一样,是一个简 单的午餐中三次 放下食物走入急救室的人。有时候,也许你只需为病 人擦一点红汞 水,开几颗阿斯匹林,但也有时候,你必须为病人切 开肌肤,拉开肋 骨,拨开肺叶,将手术刀伸入一颗深藏在胸腔中的鲜 红心脏。你甚至 有的时候必须忍受眼看血癌吞噬一个稚嫩无辜的孩童 而束手无策的 裂心之痛!一个出名的学者来见你的时候,可能只是 一个脾气暴烈的 牙痛病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见你的时候,可能只 是一个气结的哮 喘病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来见你的时候,也许什么 都不是,他只剩 下一口气,拖着一个中风后的瘫痪的身体;挂号室里 美丽的女明星。 或者只是一个长期失眠、神经衰弱、有自杀倾向的患 者——你陪同病 人经过生命中最黯淡的时刻,你倾听垂死者最后的一 声呼吸,探查他 最后的一次心跳。你开列出生证明书,你在死亡证明 书上签字,你的 脸写在婴儿初闪的瞳人中,也写在垂死者最后的凝望 里。你陪同人类 走过生、老、病、死,你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啊 !一个真正的医生 怎能不是一个圣者? 事实上,作为一个医者的过程正是一个苦行僧的 过程,你需要学 多少东西才能免于自己的无知,你要保持怎样的荣誉 心才能免于自 己的无行,你要几度犹豫才能狠下心拿起解剖刀切开 第一具尸体,你 要怎样自省才能在千万个病人之后免于职业性的冷静 和无情。在成 为一个医治者之前,第一个需要被医治的,应该是我 们自己。在一切 的给予之前,让我们先成为一个“拥有”的人。 孩子们,我愿意把那则古老的“神农氏尝百草” 的神话再说一遍, 《淮南子》上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 食赢咙之肉,时多疾 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 宜燥湿肥硗高卞。 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 时,一日而遇七 十毒。” 神话是无稽的,但令人动容的是一个行医者的投 入精神,以及那 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人病己病的同情。身为一个 现代的医生当然 不必一天中毒七十余次,但贴近别人的痛苦,体谅别 人的忧伤,以 一个单纯的“人”的身份,恻然地探看另一个身罹疾 病的“人”,仍是可 贵的。 记得那个“悬壶济世”的故事吗?“市中有老翁 卖药,悬一壶于肆 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那老 人的药事实上应该 解释成他自己。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 乏权威,缺乏的是 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 别人时,请记得医 药是有时而穷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 魂。古老的医术 中不可缺的是“探脉”,我深信那样简单的动作里蕴 藏着一些神秘的 象征意义,你们能否想象用一个医生敏感的指尖去探 触另一个人脉 搏的神圣画面。 因此,孩子们,让我们怵然自惕,让我们清醒地 推开别人加给我 们的金冠,而选择长程的劳瘁。诚如耶稣基督所说: “非以役人,乃役 于人。”真正伟人的双手并不浸在甜美的花汁中,它 们常忙于处理一 片恶臭的脓血。真正伟人的双目并不凝望最翠拔的高 峰,它们常低俯 下来察看一个卑微的贫民的病容。孩子们,让别人去 享受“人上人”的 荣耀,我只祈求你们善尽“人中人”的天职。 我曾认识一个年轻人,多年后我在纽约遇见他, 他开过计程车, 做过跑堂,用过各式各样的生存手段——他仍在认真 地念社会学,而 且还在办杂志。一别数年,恍如隔世,但最安慰的是 当我们一起走过 曼哈顿的市声,他无愧地说:“我还抱持着我当年那 一点对人的开怀, 对人的好奇,对人的执著。”其实,不管我们研究什 么,可贵的仍是那 一点点对人的诚意。我们可以用赞叹的手臂拥抱一千 条银河,但当那 灿烂的光流贴近我们的前胸,其中最动人的音乐仍是 一分钟七十二 响的雄浑坚实如祭鼓的人类的心跳!孩子们,尽管人 类制造了许多邪 恶,人体还是天真的、可尊敬的、奥秘的神迹。生命 是壮丽的、强悍的, 一个医生不是生命的创造者——他只是协助生命神迹 保持其本然秩 序的人。孩子们,请记住,你们每一天所遇见的不仅 是人的“病”,也 是病的“人”,是人的眼泪、人的微笑、人的故事, 孩子们,这是怎样的 权利! 长窗外是软碧的草茵,孩子们,你们的名字浮在 我心中,我浮在 四壁书香里,书浮在暗红色的古老图书馆里,图书馆 浮在无际的紫色 花浪间,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客中的岁月看尽异国 的异景,我所缅 怀的仍是台北三月的杜鹃。孩子们,我们不曾有一个 古老幽美的校 园,我们的校园等待你们的足迹使之成为美丽。 孩子们,求全能者以广大的天心包覆你们,让你 们懂得用爱心去 托住别人。求造物主给你们内在的丰富,让你们懂得 如何去分给别 人。某些医生永远只能收到医疗费,我愿你们收到的 更多——我愿你 们收到别人的感念。 念你们的名字,在乡心隐动的清晨。我知道有一 天将有别人念你 们的名字,在一片黄沙飞扬的乡村小路上,或是曲折 迂回的荒山野岭 间,将有人以祈祷的嘴唇,默念你们的名字。 P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