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在等人吗

你也在等人吗
作者: 北方有佳人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7.20
折扣购买: 你也在等人吗
ISBN: 9787559613066

作者简介

"北方有佳人。原名白雪,一个长得好看的写字人,《中国新闻周刊》特邀撰稿人,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北方姑娘。梦想遗世而独立,但却也免不了烟火人间。 微信公众平台:北方有佳人 微博:执拗却不别扭的白朵朵"

内容简介

"一、青春是个混账,在我心里躲藏 我挺喜欢朴树的,觉得他人如其名,朴实、低调,却始终像一棵大树那样直直地立在每个人的心里。朴树和火爆一时就销声匿迹的明星不一样,永远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气。 朴树一直代表的是小众,他的那种犟劲儿也因此而长青。 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从当初的夜不归宿,到如今的朝九晚五。”没多久,几乎收获了上百个赞,评论一条连着一条,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条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为了生活。那四个字的分量说轻也轻,说重也真的很重,而且它蕴含了太多的欲言又止,轻描淡写地描摹出了生活的艰难。 那天,一个读者给我发来大段大段的消息:“我好像不是大家眼里的好姑娘,我抽烟喝酒,还在夜场工作,就像《七月与安生》里的七月似的,大家挺看不起我的,我知道。时间久了,也听惯了冷言冷语,感受过太多人情凉薄。开始还一直装着我没事啊,我很好啊,老娘活得滋润着呢!可有时候就忽然好想哭,那种感觉怎么讲呢?就像是我在夜场喝酒,胃里翻来覆去地疼,但还是硬挺着装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笑着喊着‘来啊来啊,开盅啊’!那时候,一个陌生的过路人,好像看透了我的所有伪装,了解我的所有脆弱,可她没有安慰,没有开劝,只是温柔地给我披上了一件衣服,递给我一杯热水,然后就悄悄离开,一句话也没留。” 我看着心里怪难受的,不知道自己该回复什么,只好说:“好好睡一觉,明早起来,一切会比今天好。” 我原来,不,包括现在,我一直不是什么中规中矩的女青年。我叛逆,不服从管理,不爱混圈子,性格也孤僻,喜欢谁就使劲儿喜欢,不喜欢的一概不理,偶尔抽烟,酒量不错,打过架,骂过人,也曾经被人骂。一路过来,那些被人轻视的感觉、异样的眼光、嘲笑的声音是什么样子,我太知道了。 我们听了太多的人生道理,也用各种鸡汤不痛不痒地安慰过别人很多次。其实,我们知道那些话没有一丁点意义,人生永远没有感同身受,开导是多余的,那些安抚别人的话,甚至安抚不了我们自己。 生活可能就是让一个很酷很傲的人,慢慢变得很柔很缓的过程。我们爱过的人一个个散了,喜欢的东西一件件消失了。十年前朴树吟唱“生如夏花般绚烂”,十年后他低吟“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高晓松曾经说过一件事。车在路上行驶着,自己忽然叫大家停车,搬了个板凳下车坐在路边看夕阳落下,别人问:“那你怎么回去啊?”他说:“我不想错过此刻的美景,别的事儿以后再说。”于是,大家都走了,留下他一个人在高速公路上。那一刻,他觉得人生可能就是一个抽离的过程,逐渐丧失了自己开始随大流的过程。 摇滚青年不摇了,“愤青”也不喊口号了,大家放下电吉他,决定投简历、找工作了,只起哄说自己了,可谁想过放弃背后是更大的勇气和担当呢?谁能手无寸铁地和生活死磕硬犟呢?我认识的很多放纵不羁、文身剪短发的姑娘蓄起了长发,穿上了白衬衣;看过不少发誓要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兄弟,最终当了家乡的人民警察。 社会的容纳力有限,它承担不起所有人的向往。我们渐渐失去棱角,泯然众人。可谁又能说我们曾经没有远大的理想,豪迈的目标? 好多人说低头是没劲的、无意义的,便大肆宣扬很多人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只不过七十五岁才被埋掉。我承认,那些曾经的少年说过自己决不会为五斗米折腰,那些清晰可闻的誓词最后拜倒在了权利和欲望的脚下,但即使如此,我也并不觉得那有任何丢人、跌份儿的点,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身上还有沉甸甸的责任。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等你人到中年,父母年迈体弱、行动不便,儿女嗷嗷待哺、尚未成年,而你还要抛家舍业,不顾一切地追求诗和远方,追求着你口中说的“别死在二十五岁”。你立志辞去工作、放下家庭,环游世界、大开眼界时,他们要怎么办?如果一个人扛不起基本的担当和责任,只知道不停强调着自我,不断索取争夺,那他的家人可真是欲哭无泪了。 社会在一代代传承,人类一代代握着接力棒。没有谁能脱离自身的社会属性去放肆独活,那不是勇敢,是没良心,丧人性。 作为一个情感博主,我不该有如此强烈的情绪起伏,可我不想每天讨论着男男女女的那点事,今天他和她好了,明天谁为谁哭了……面对生活,它们显得无足轻重。 我曾收到一条留言:“今天是2016年12月2日,2017年就快要来了,我也即将二十五岁,可我一事无成,拿着三千多的工资,干着随时会离职的工作,信用卡还欠着两万,一个人在被窝里茫然地看着手机听着歌。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我只知道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但我会坚持,我肩上扛着责任。” 那些被称为“死在二十五岁”的人们,不是没理想、没抱负、没志愿,只是相比之下,他们选择了妥协与承担,他们拿出了更大的勇气。谁也没理由随意埋汰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二、有些疯狂只能属于二十岁 二十岁出头的我们,好像什么也没有。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坎坷还是平坦,不知道将来的一年会风调雨顺还是狂风暴雨,我们对未来充满向往和希望,同时又百般迷茫。 二十出头的年纪很尴尬。也许我们离开家步入大学,进入了一个小型社会;也许我们刚离开校园,四处奔波忙于找工作;也许我们为了稳定而连续加班。我们忙着挣钱,计算着什么时候才能买到属于自己的车子和房子;我们忙着减轻父母的负担,还想更努力些,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我们想谈一场平稳安定的恋爱,又必须在事业和爱情之间平衡。 我们疲惫不堪,却又劲头十足。我们没钱,没经验,没人脉,却有一腔的梦想、力气、青春和感情。 发小嘉嘉生活在成都,她是只身到成都上大学,工作的。我已经数不清我们彻夜通话多少次了,电话那头的她,一开始总是嘻嘻哈哈地说着春熙路的美女和周边的小吃,给我讲成都山水有多美,四川话有多逗。说到最后,她静默了,哽咽着说:“成都真的哪儿都好,只有我不好。” 她小声啜泣,说着“我好累”。第二天,又满血复活,继续打拼。 那段时间她辛苦疲惫,被老板骂,还是咬着牙坚持,不哭不闹地撑了过来。嘉嘉说成都春熙路是出了名的商业街,热闹喧嚣,如果仔细逛,包里没有二十万元,心里就不踏实。每一次她觉得疲惫不堪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去春熙路逛逛,看看那些自己买不起的国际大牌,好像突然就有了力气。她知道,如果不努力,春熙路的一切就是另一个世界。 其实,不只是嘉嘉,可能每一个处于同样状态的我们都一样。我们总是被孤身在外的无助和无奈、被自己什么也没有的无力感困扰。我们想改变又迈不动脚,偏偏过程中还有那么多事情不尽如人意,不得不怀疑自己。我们不知所措地站在人海里,好像自己最是没用。我们也反问过自己:“是否一辈子就会碌碌无为地度过?” 我们二十岁出头,还有很多机会去尝试不同的东西,还有努力向理想奔跑的力气。我常鼓励自己:“别怕跌倒,你要逐渐学会承担责任,权衡事业和感情,现在就气馁未免为时尚早。你别惧怕失败和孤独,你年轻,大可以从头再来。只有试过,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十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十年,是充满着选择,为以后打下基础的十年。钱钟书曾说:“二十岁不狂是没有志气,三十岁犹狂是没有头脑。” 二十岁,正是我们一无所有也是拥有最多的年纪。只有不怕失去,才能放心大胆地闯荡、争取。我很喜欢《东邪西毒》里的一段台词:“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你会发觉没什么特别,再翻过来,可能会觉得这边更好。但我知道他不会听,以他的性格,自己不走一走,又怎会甘心呢?” 感情也好,事业也罢,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付出过,就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不是吗? 我知道你撑得辛苦,没关系,我陪你一起走。 你回头看看,你身边还有千千万万同龄人也在同你一起走,我们慢慢地走,踏实地走。" "无论是青春、情感,还是理想、成长,北方有佳人通过个人视角,细腻地再现了一代年轻人的跌跌撞撞和独立自由,她的文字很像絮絮低语,又透着一股坚持向上的劲儿,文笔灵动,感情真挚,说出了很多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的隐秘心声。 我们的冒失之一,是误以为人生漫长,失去的一切还可以再回来。 然而,每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了一点点。 我做惯了浪迹天涯的豹,也想当你怀里温顺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