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4.60
折扣购买: 装饰工艺基础(高等院校广告和艺术设计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ISBN: 9787302508434
孙薇: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留校任教,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先后于清华大学艺术学院进修一年、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2011年主持《黑龙江民间美术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的课题研究;2012年参与《黑龙江旅游纪念品的特色设计与特殊工艺品研发》的课题研究;2012年,参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课题研究。论文《从“感性的人”到“美的艺术”——浪漫主义艺术的美学观念探析》发表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学习与探索》2012年7月刊。2015年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壁画设计》、2016年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设计色彩》、《漆艺艺术作品赏析》。2016年《便携式展架》、《展架(中国风)》获得两项专利。指导学生作品获得2015阿城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银奖、铜奖各一名。 田园: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委会理事。黑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15—2016年赴英国访问学习一年。2011年 统编教材《工艺基础》副主编;黑龙江艺术设计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出版《室内陈设和环境装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春秋、战国漆器 春秋时期漆器以漆绘为主,线条流畅、色彩华美、图案精美、装饰精致,漆器轻便、坚固、防腐、耐热,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金、玉和青铜器。这一时期的漆器除木质胎骨外,还出现了竹编胎( 篮胎),出现了品种繁多的饮器食具(如杯、盘、豆、勺、俎、壶等),如图1-7 所示。 春秋时期漆器被广泛应用于家居用器(如奁、盒、几、案、床、衣箱、屏风等)、兵器(如漆弓、漆盾、甲胄及各种兵器的杆、柄、鞘等)、乐器(如琴、瑟、鼓、笙、丧葬器( 如葬棺、椁以及镇墓兽等) 以及交通工具(如车、船等)。此外,态的观赏性漆器工艺品。 楚国漆器是战国漆器的翘楚,代表了繁盛时期的高度。楚国地域辽阔,为漆工艺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将双虎踩在脚下,鼓悬于双鸟之间。双鸟及虎色彩绚烂,纹饰绘画精致曼妙,体现了浪漫的楚文化风格,如图1-8 图1-7 彩绘鸟云纹圆盒 秦代图1-8 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 战国 春秋漆器的装饰图案分为几何和写实两大类。几何图案以方形和圆形为主,菱形纹、方块纹、三角纹等为辅,方形图案主要施于案上,圆形图案主要施于盘上。写实图案多用点纹、目纹、涡云纹、圈点纹、夔纹和龙凤纹等图案。几何图案深受青铜器装饰的影响,大量使用连续纹样、漆器图案完整、构图严谨。写实性图案技法以线勾为主,精细流畅,一丝不苟,如图1-9 ~图1-11 所示。 图1-9 波纹豆 春秋图1-10 曲纹簋 春秋图1-11 彩绘鸟云纹圆盒 春秋 战国漆器装饰纹样用色较多,色彩除以黑色为地,红色描绘花纹外,还配有黄、绿、蓝、白、褐、金、银等颜色,装饰技法有金银描绘和针刻等工艺。漆器的底色与装饰纹样的用色搭配和谐、讲究对比色的应用,如图1-12 和图1-13 所示。 战国漆器以木胎为主,并有陶胎、铜胎、皮胎、竹胎、骨角胎。到了战国中晚期薄木胎漆器明显增多,还出现了以麻布、漆灰做胎骨的夹纻工艺和加嵌金属的漆器。夹纻漆器胎体轻薄坚实,牢固美观,器物造型更加多样;竹胎漆器主要有漆卮;皮胎漆器主要有漆盾和漆甲;金属漆器是在樽、卮等漆器外,用青铜制作的箍加固,如图1-14 ~图1-16 所示。 图1-12 彩绘漆涡纹方耳杯 战国图1-13 彩绘漆几何纹方耳杯 战国 图1-14 彩绘漆透雕座屏 战国 图1-15 描漆盾 战国 通体髹黑漆,用红、黄、蓝等色动态优美、栩栩如生,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漆绘、木雕的如图1-17 所示。 三、秦汉、三国漆器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帝国,漆器也因此呈现出 “大一统”的时代特征。秦代漆艺继承了战国遗风,更加质朴大方。湖北云梦出土的秦代漆器主要有木胎、夹纻胎和竹胎,薄木胎的数量比战国增加,胎骨制法除挖制、旋制外,出现了卷制新工艺。 这一时期绝大部分的器物都是在黑漆底上用褐、红彩漆绘制凤纹、鸟纹、鱼纹、梅花纹、云气纹等装饰纹样,线条流畅、造型新颖。秦代漆器原本缺少实例,直到1975 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发现的180 多件漆器,才填补了漆器发展史上的这一空白。 睡虎地出土的一件彩绘兽首凤形漆勺造型奇特,木胎挖制,勺柄为颈,柄首为头,勺体为身。整个勺形成一只凤。勺内髹红漆,外以黑漆作地,用红、褐彩漆描绘凤鸟羽毛及兽首的眼、鼻、耳等花纹,如图1-18 所示。 图1-18 彩绘兽首凤形漆勺 秦 汉代漆器以木材、皮革为胎,修饰有生漆和朱彩,色彩以黑、红为主,配有黄、白、金、绿、灰等,色彩华丽高雅。表现题材丰富多样,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西汉出土的彩绘孝子图漆箧纹饰,漆箧上绘有众多的孝子人物画面。画中人物众多,形象各异,栩栩如生,堪称漆画艺术佳作,如图1-19 所示。 图1-19 彩绘孝子图漆箧纹饰 汉 汉代漆器的装饰技法更加丰富。将金银箔片镂刻成人物或动物花纹图案,镶嵌到漆器上的技法是唐代盛行的金银平脱技法的前身;堆漆后来发展为高莳绘;彰髹后来发展为变涂工艺。 汉代锥刻技法更加娴熟,花纹刻毕后,填以朱色或金色,后发展为戗金技法。汉代实用漆器的精品彩绘云气纹漆卮、湖北光化汉墓出土的龙凤纹漆卮,锥刻后在纹饰上填以金彩,使花纹灿烂生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戗金漆器,如图1-20 和图1-21 所示。 图1-20 彩绘云气纹漆卮 汉图1-21 龙凤纹漆卮 汉 生动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湖南长沙砂子塘1 号墓外棺的盖板绘璧璜磬、龙凤;两侧绘山峰垂杨、虎豹螭龙;前后挡板磬左右各有羽人坐在豹上。线条流畅、情感外向,富于抽象强调天人合一。色彩黑红互置、气势恢宏。在红与黑交织的画面上,展现了人 变幻神奇的世界,如图1-22 所示。 图1-22 朱地彩绘漆棺 汉 汉代漆器表面纹饰整体形象单纯、简洁,律动着极度夸张的肢体语言,粗轮廓的整体形象于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速度,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韵”美。 最能代表西汉前期髹饰工艺水平的漆器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棺。棺内涂朱漆,外表以黑漆作地,四壁修饰着灵动飘逸的云雷纹样,并以种种神怪禽兽穿插其间,形成神秘而生动的画面,线条造型跃动奔放、洒脱自然,金漆黑底也彰显出不可名状的大气恢宏,那些首尾相接、气韵生动的线条,饱含生命的热情与张力,张扬着“离骚”“天问”般的浪漫情怀,如图1-23 所示。 东汉以后形成三国鼎立,安徽马鞍山东朱然墓内出土的彩绘戗金漆盘代表了三国漆艺的最高水平,如图1-24 所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犀皮鎏金铜扣皮胎漆耳杯,犀皮工艺(即斑漆)是先在胎体上起花使漆地出现凹凸不平,然后分层髹涂多种色漆,最后磨显呈现出自然的斑纹。杯耳髹涂有黑、红、黄三种色漆,形成黑面、红中、黄底的格局,杯耳和杯口沿都镶鎏金铜钿,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犀皮漆器,如图1-25 所示。 图1-24 彩绘戗金漆盘 汉图1-25 犀皮鎏金铜扣皮胎漆耳杯 汉 本书根据装饰工艺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选取大量典型案例、具体介绍:漆艺、纤维编织工艺、陶艺、金属工艺、以及工艺作品在环境中的应用等基本理论知识,并注重通过优秀作品分析借鉴、强化实践训练、提高创作能力与应用技能。 本书内容丰富、继承传统、深挖内涵精髓、弘扬中华文化,既适用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以作为文化创意企业和广告艺术设计公司从业者的职业教育岗位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