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王家屏

大明首辅王家屏
作者: 王与甘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7.90
折扣购买: 大明首辅王家屏
ISBN: 9787568092258

作者简介

王与甘,山西山阴人。初,高中毕业后当教师。于恢复高考时,上山西医学院,毕业后当医生。退休后,参加《三晋文化研究会》,任理事;参加“王家屏研究会”,任顾问。曾编著历史小说《乌龙洞》。

内容简介

春节过后,天气转暖,一日,王家屏和徐显卿二人进宫给内官上课。皇上身边有两个太监急着要去听课,忙不迭地出门,差点撞到皇上身上。 皇上问他俩:“为何如此慌忙?” “回皇上,我俩要到司礼监大堂听王讲官讲课。” “今天讲什么?” “回皇上,今天讲‘君子比德’。” 皇上伸手向外挥了一下,两个太监急匆匆走了。皇上在堂前徘徊,口里反复念叨“君子比德”。 司礼监院内有几棵古松,根罗枝攀。阶前檐下,收拾得一尘不染。内书堂虽比不得皇宫内其他殿堂,却也气派森严。 早在隆庆五年,为内官授课,只有司礼监的人参加,人少,堂内容得下。后来其他司的内官也要参加,人多了,堂内容不下,便将堂前隔扇取下,桌案摆放在近门口处,资深太监列于堂内两侧,其他人员依资排立于堂前的檐台上下。 前来听讲的内官统一着青素太监装。家屏和徐显卿头戴乌纱帽,身着大红圆领官服,分外显眼。教习内官全盘照搬经筵讲习的规矩,每次开讲前,先“温故”而后“知新”,由讲官先领读旧课目三次,再领读新课目五次。 徐显卿领读完,携笔墨到前院去作画。家屏正襟危坐,开讲。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三次出任齐国祭酒,后为楚兰陵令。他曾传道授业,韩非、李斯为其门下。著有《荀子》一书,其中《法行篇》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子贡关于君子“贵玉贱珉”的对话。 “子贡问孔子:‘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孔子回答说:‘夫玉 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 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 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正当家屏滔滔不绝讲授时,冯保和程锦衣陪着皇上向这边走来。徐显卿见 了,上前拱手而立,说:“臣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迎迓。”皇上示意让徐显卿小 声,他立于徐显卿一侧,边看桌上的画,边听里面讲。 “佩玉于身,提醒自己要端正做人。玉,润泽温厚,棱角分明却不伤人, 宁折不屈,从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敲击它,声音清越悠扬却又适可而止。这正 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君子就是要有宽厚仁爱之心,刚毅不屈之气,个性十 足但不伤害他人,才华横溢但不喋喋不休。 “玉可以比附人的道德,这便是‘君子比德’。我朝首辅张居正,别名白 圭,便是一例。白圭者,美玉也。 “‘比德’是借鉴自然释理论道。古之圣贤,以玉比德,也以水比德。 “老子曾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 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 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 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其意为善者的品行, 如同水一样,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谦虚的美德。 江海能成为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位处下游。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 而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这就是柔德。所以说,弱能 胜强,柔可克刚。无定形的东西,可以进入有形的东西中,由此可知‘不言’ 而受教与‘无为’而受益。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 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 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宋人周敦颐以莲比德,他的《爱莲说》值得一读:‘水陆草木之花,可爱 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皇上听得入神,便要步入院内,被冯保轻轻拉住。直到授课结束,冯保传家屏召对。 皇上说:“数日前张先生讲《帝鉴图说》中宋仁宗‘不喜珠饰’事,朕以为,国之所宝,在于贤臣。珠玉之类,宝之何益?今日听先生讲‘君子比德’,朕又以为,君臣所宝,在于比德。朕要以‘君子比德’为铭。” 家屏对皇上有所获,甚感欣慰,讲了些鼓励赞美的话。 皇上问:“刚才听先生所讲,知首辅张先生又名白圭,朕又多了份爱玉之心。何处有玉,可令人开采?” 家屏说:“臣听说昆仑山有玉石,皇上可着人勘探。臣以为,我朝更需要发现、起用那些品德如美玉般的君子。” 皇上称是。 皇上兴之所至,让家屏书“君子比德”四字,家屏用端楷书写毕,皇上照着他的字样,又写了一幅大字,说是要悬挂在张居正将要修好的、专藏宸墨的“捧日楼”内。 “朕从七岁开始,每日练写毛笔字,常以此为乐。近年来,朕对文房四宝颇感兴趣,欲新制标识万历年号的砚台若干,先生可为之作铭。” “臣不知都做哪些砚台。” “钟砚、鼎砚、玉砚、陶砚各一枚,普通御砚十枚,共计十四枚。” 家屏说:“臣遵旨。” 家屏荐举徐显卿参与设计各种砚台,皇上从之。 冯保让一名太监领着家屏和徐显卿到内务府造办处,那里集中了大明王朝制作文房四宝的顶级高手。 徐显卿画了几幅砚台设计草图,让工匠们先做成小样,呈报皇上核准。 家屏和制作玉器的师傅商量,他想修复母亲留下的几件玉器残片。 数日后,家屏写好了砚铭: 钟砚铭 孰铸尔形,含章可贞a;以文致平,濯濯厥声。 鼎砚铭 惟玄惟黙,象帝之先a。安汝止,永不迁。 玉砚铭 追琢其质,温润而栗,君子比德。 陶砚铭 尔形何常,陶良则良;慎所染之,何用不臧。 又作砚铭十则: 之一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c;敷贲帝制,天下文明。 之二 既雕既琢,未离其朴d;皇颉e 往矣,我思缅邈f。 之三 龙尾凤咮,天锡贞符;炳灵洛范,斗瑞河图。 之四 怀瑾握瑜,竹素与俱;俾尔供奉,承明石渠。 之五 漱润含芳,封于石乡;臣哉隣哉,翊我文昌。 之六 卷石勺水,具体山河;乾旋坤转,仁渐又摩。 之七 坎不盈a,艮其止b,日监兹c,左右史。 之八 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慎所染之,恒以一德。 之九 舍德之厚,磨而不磷;刚健冲正,辉光日新。 之十 直以方至d,静而有常e,寿考无疆f。 家屏将写好的砚铭呈上。张居正和吕调阳在内阁看了一遍,又将申时行、王锡爵、许国叫来,认真推敲,也没做多大修改,便定了下来。张居正嘱咐,皇上对砚铭有疑问,由家屏召对。 一日,家屏为皇上讲“慎所染之”:“ 《墨子》一书里有篇文章叫《所染》。学习这篇文章,对理解‘慎所染之’有帮助。” 家屏将这篇文章讲给皇上听,皇上感到分外新鲜。 “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不仅染丝如此,国家也如此。舜被许由、伯阳所染,禹被皋陶、伯益所 染,汤被伊尹、仲虺所染,武王被太公、周公所染。这四位君王因为所染得 当,所以能称王于天下,功盖四方,名扬天下,凡是提起天下著名的仁义之 人,必定要称这四王。夏桀被干辛、推哆所染,殷纣被崇侯、恶来所染,周厉 王被厉公长父、荣夷终所染,周幽王被傅公夷、蔡公谷所染。这四位君王因为 所染不当,结果身死国亡,遗羞于天下。凡是提起天下不义可耻之人,必定要 提起这四王。 “齐桓公被管仲、鲍叔牙所染,晋文公被舅犯、高偃所染,楚庄王被孙叔 敖、沈尹茎所染,吴王阖闾被伍员、文义所染,越王勾践被范蠡、文种所染。 这五位君主因为所染得当,所以能称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被长柳 朔、王胜所染,中行寅被籍秦、高强所染,吴王夫差被王孙雒、太宰嚭所染, 知伯摇被知国、张武所染,中山尚被魏义、偃长所染,宋康王被唐鞅、佃不礼 所染。这六位君主因为所染不当,所以国破家亡,身受刑戮,宗庙被毁,子孙 灭绝,君臣离散,百姓逃亡。凡是提起天下贪暴苛刻的人,必定提起这六君。 “大凡人君之所以能够安定,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行事合理源于所染得 当,所以善于做国君的,用心致力于选拔人才。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 用尽心思,然而国家更危险,自己更受屈辱。上述这六位国君,并非不重视他 们的国家、不爱惜他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治国要领,染不得当。 “一个人所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慑于法纪,那么他的家道 就兴盛,身体就健康,名声就光耀,居官治政也合于正道,段干木、禽子、傅 说等人即属此类朋友。一个人所交的朋友若都不安分守己,结党营私,那么他 的家道就衰落,身体就不健康,名声降低,居官治政也不得其道,如子西、易 牙、竖刀等人即属此类朋友。《诗》曰‘选好染料’,正是这个意思。 “本篇以染丝为喻,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士必须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亲 信和朋友,以获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影响不同,关系着大业成败、国 家兴亡,皇上对此必须谨慎。” 家屏讲完篇文章,提及数个朝代的数位君主、数位大臣,这些都是 皇上前所未闻的,少不了问这问那,家屏耐心地为他解疑释惑,很晚才离开 皇宫。 1.该书信息量大、史料详实,不仅讲述了王家屏一生所经历的大事,也反映了一段明史。为研究王家屏、研究明史提供了参考资料。2.作者为王家屏直系后人,拥有族谱和家族藏书等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