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教育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7.30
折扣购买: 五代十国(千山残雪)
ISBN: 9787539296616
赵奎先生,笔名奎文阁。现就职于某商业银行。曾长期在综合性国际能源集团公司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在资本运作、战略管理、并购重组、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 赵奎先生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独到研究,潜心于文史哲领域的悟道与修行,坚持自主研究的立场,重视知心合一、知行合一、知性合一。 赵奎先生主要著作有:以笔名“奎文阁”出版《唐宋间迷失的帝国》(安徽人民出版社),《杀人的历史评传——刘邦与韩信》(当代世界出版社),《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韩信》(麦田出版集团,海外版)。以本名出版《易经本义》(九州出版社)、《昆仑银行产融结合探索》(石油工业出版社)、《思.在》(中国市场出版社)等。
李嗣源既然已经起兵,骑上造反的老虎是很难下 得来的,即便他没有反叛之心,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兵戈一起,叛乱的性质就已明确无误,剩下的路只 有一条,那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以双方力量及形势对比来看,李嗣源一方比较得 人心,李存勖败亡几乎早已注定。如果短兵相接,李 嗣源会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他必须要向李存勖 下手。到那时“乱臣贼子”的帽子确定无疑的将戴在 李嗣源头上,这顶帽子只要戴上就永世不可能摘掉。 退一步说,即便留下李存勖一条命,也不过是第二个 刘仁恭。对于李嗣源来说不过是第二个刘守光,次一 级的乱臣贼子仍然是乱臣贼子。 李存勖被本部乱兵射杀,免去了李嗣源需要面对 的一个难题。更重要的是,李嗣源可以冠冕堂皇地继 承后唐帝国的大统。他率领的叛军实现华丽转身,摇 身一变成为官军。由被讨的贼,变成了讨伐谋害李存 勖凶贼的官军,因此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做贼了。 即便如此,李嗣源仍然十分谨慎,并没有猴急火 燎地想上位。从李嗣源以往的六十多年的人生历程和 后来做皇帝的历程来看,李嗣源对做皇帝的态度十分 谨慎和缺乏欲望,这似乎的确是发自内心的,他是一 个真正的老实人。 无论李嗣源个人如何想,形势已经身不由己,他 周围聚集了一个大大的能量团,和他互相作用,共同 运转。 李嗣源在李存勖朝廷遗留的大臣和他自己亲近部 署的反复劝进之下,勉强担任了监国的职务。这个职 务实际是代理皇帝。李嗣源之所以这么做,既反应了 他是个老实人的心态,也的确有顾虑。太子李继岌拥 重兵在外,那支队伍可是一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生力 军,其战斗力远在李嗣源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之上 。 李存勖的五六个亲弟弟下落不明。这些人都是李 存勖之后皇帝位子合法的继承人,他们的合法性人人 都比李嗣源强。虽然李存勖的死亡为李嗣源解决了一 个棘手的难题,可也带来另一个新问题。既然李存勖 不是被李嗣源害死的,李嗣源以暴力手段取而代之的 逻辑合理性就不充分了,他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承认 和继承李存勖皇朝的延续性,这就不得不继续承认李 继岌作为皇帝继承人的合法性。 李嗣源掌控洛阳的政治秩序后,第一件事就是寻 找太子李继岌和其他王子的下落。 经过紧锣密鼓的寻访,也可以理解为“搜捕”, 李存勖的近亲嫡系后人一一有了明确下落。通王李存 确、雅王李存纪逃亡后藏在民间,被官兵找到。李嗣 源首席谋臣安重诲得到报告,他为李嗣源着想,担心 这些王子重新站在朝堂之上,更担心这些人和李嗣源 争帝位,于是安重诲代替李嗣源“做主”,直接将这 两个王爷秘密干掉。李嗣源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严厉 批评教育了安重诲一顿。不过李嗣源并没有惩罚安重 诲,而是继续重用安重诲。安重诲擅自办的这件事符 合李嗣源的利益,李嗣源实际上是认可的,只是碍于 面子,不得不把这口黑锅由安重诲替他背。 申王李存渥和刘皇后一路狂奔逃到了晋阳。晋阳 兵权的实际掌管人是李存审的次子李彦超。李存审家 教很严,很严谨,很谨慎,所以李存审本人这个传奇 人物和他的儿子们都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以沉毅自 守为主要政治哲学,不盲动不浮躁不偏险。李彦超在 没有明确表明立场之际,委婉地拒绝收留李存渥和刘 皇后。李存渥被部下乱军干掉。刘皇后主动请求削发 出家,做了一个大款级尼姑。 这里有个插曲交待一下。刘皇后和李存渥慌慌张 张的逃亡路上,居然还有心思互相放电,忙里偷闲在 路上云雨了几番。真是苦中作乐,互相安慰。李嗣源 派人到晋阳的庙里,把人神共愤的刘皇后的脑袋砍了 下来,当然也顺手没收了刘皇后多年聚敛的钱财充官 。 永王李存霸逃到晋阳,主动提出出家当和尚,请 求李彦超保全他一命。李彦超倒是没什么意见,可是 晋阳守军不同意。最终,李存霸被晋军暗杀,横尸街 头。 薛王李存礼及李存勖幼子李继嵩、李继潼、李继 蟾、李继峣下落不明,翻遍了洛阳大街小巷远山近村 ,还是没有找到。李嗣源四处张贴寻人启事,还是没 有找到,只好视同走失亡失,不了了之。 邕王李存美常年患病,偏瘫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这种人既没什么威胁也没什么价值,在朝的在野的 没人拿他当回事。李存美因此而捡了一条命。 没几天,元行钦被官军捕获,押来洛阳。李嗣源 亲自审问。李嗣源和元行钦是不打不相识的一对战将 ,若干年前两人曾经恶战一天,拳逢对手,将遇良材 。彼此惺惺相惜,最终李嗣源收服元行钦。后来李存 勖将元行钦征调到自己身边。李嗣源对元行钦还是有 感情的。可是这次处理魏州乱军事件中,元行钦处处 与李嗣源作梗,加剧了李存勖和李嗣源之间的矛盾。 李嗣源对此很不理解,他质问元行钦:“我哪里对不 起你?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难为我?竟然杀了我的儿子 李继璟!”。元行钦斜翻着眼睛,毫无理亏的意思, 更没有对比起老上级的愧意。元行钦没有回答李嗣源 的问话,而是反问道:“先皇帝又有哪里对不起你呢 ?!”。李嗣源摇摇头,命人将元行钦推出斩首。 最令李嗣源担心的还是李继岌。 为了防范李继岌率领的伐蜀大军回师,李嗣源派 出大将石敬瑭和儿子李从珂分别出任陕州留后和河中 留后,切断了伐蜀大军的归路。 魏王太子李继岌听说洛阳之变后,心急如焚,想 赶回洛阳救驾可时间又来不及,不去救驾情理如何向 天下人交代?他率军停在回师的半路上,犹豫不决。 李从袭向李继岌建议,此时此刻事不宜迟,应抓紧回 师,才有可能争得继承权,最大可能的保全利益。 李嗣源名义上派出人马去迎接李继岌,实际是阻 击李继岌。由于回洛阳的路已被李嗣源的人马切断, 李继岌只好北渡渭水,改道去晋阳。李继岌走到渭水 河边时,才发现桥梁已经被晋阳守军毁掉。形势已经 十分清楚,洛阳不欢迎李继岌,晋阳也不欢迎李继岌 。况且几个王爷在晋阳都掉了脑袋。李继岌去晋阳也 是送死。年轻的魏王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危难之处辨忠奸。李继岌身处绝境,那些马屁精 死太监吕知柔等人纷纷逃亡开溜,把他们的主子无情 抛弃。李继岌仰天长叹,心里清楚已经没有活路。万 般无奈之际,李继岌命令随从将他勒死,自杀身亡。 一个不太傻智商不算低品德较厚道的王子殒命他乡。 李存勖的儿子、弟弟等具有王位继承权的人死的 死、逃的逃,消失在了后唐王朝的政治视野之外。正 统皇位继承人的绝迹,消除了李嗣源登基称帝的最大 障碍,为李嗣源合法继位创造了机会与可能。既然正 统继承人消失,那么按次序应该轮到非正统亲属继承 皇位了,况且李嗣源也是李克用的干儿子,是李存勖 的好兄弟,在亲缘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更重要 的是李嗣源拥有当世最强大的实力,他握着刀把子。 刀把子与合法身份是通往皇权宝座的正、副路条。这 两张路条李嗣源都拿到了。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