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城市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1.13
折扣购买: 季羡林随想录(4国学漫谈)
ISBN: 9787507421712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郑州社科联的青年学者窦志力同志,冒着北国的寒风,不远千里,从 郑州来到北京,把自己的新著《中国精神》这一部长达四十万言的著作送 到我手中,并且让我写一篇序。说句老实话,我现在以望九之年被文债压 得喘不过气来,原打算立即婉言谢绝的。但是,一想到这个书名:中国精 神,我立刻想到中国诗圣杜甫的四句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当我们全国人民群策群力,意气风发,锐意 弘扬和创造我们的精神文明时,这一部书难道不是一场“当春乃发生”的 “及时雨”吗? 再说句老实话,我现在实在挤不出时间细读这样一部巨著。我只能大 体翻看一下,看看全书的目录和结构,找出我自己认为必读的几个章节, 细读了一番,其余的只能望一望它而已,我决不冒充我曾读过全书。 就我翻阅所及,我觉得这是一部好书。有资料,有分析,有见解,有 论断,而且有一些见解很精辟,发前人之所未发。虽然我不敢说,对他的 意见我全部同意;但是我却不能不佩服这位青年学者思想之敏锐,对中国 精神分析之细致。有的话切中时弊,发人深省。这些都是作者近几年来奋 发努力、锲而不舍的结果,我应该向他祝贺。 我对中国精神,或者笼统说东方文化,没有多么深的研究。由于自己 好胡思乱想,所以也悟出了一些道理,不敢敝帚自珍,曾写过一些文章, 得到的反响总起来说是积极的。但自知是“野狐谈禅”,并不敢沾沾自喜 。 我同作者的意见有的是一致的,有的是近似的。比如,他从五个方面 来概括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爱国爱民的献身精神,勤劳智巧的创业精神 ,忠诚无畏的勇敢精神,仁爱孝敬的重德精神,追求光明进步的革命精神 。对他这样的概括,我是同意的。 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中有一篇文章叫《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他在文章中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 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 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 迅先生这一段话,同窦志力同志在上面列举的五条对比一下,可以发现许 多共同的东西。 多少年以来,总有一个问题萦回在我的心中:什么是中华民族最优秀 的传统?几经思考的结果,我认为是爱国主义。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能 说,中国人天生就是爱国的。存在决定意识,必须有一个促成爱国主义的 环境,我们才能有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只要看一看我们几千年的历史, 这样的环境立即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始终没有断过 敌人,东西南北,四面都有。虽然有的当年的敌人今天可能已融人中华民 族之中,但是在当年,他们只能算是敌人。我们决不能把古代史现代化, 否则我们的苏武、岳飞、文天祥等等一大批著名的爱国者,就都被剥去了 爱国的光环,成为内战的牺牲者。 但是,爱国主义并不一定都是好东西。我认为,我们必须严格区分正 义的爱国主义和邪恶的爱国主义。在过去的历史上我们中国基本上一直是 受侵略、受压迫、受杀害的,因此我们的爱国主义是正义的。而像日本军 国主义者和德国法西斯,手上涂满了别国人民的鲜血,而口中却狂呼爱国 ,这样的爱国主义难道还不是最邪恶的吗?这样的爱国主义连他们本国的 人民也是应该挺身而出痛加挞伐的。今天,我们虽然已经翻了身,享受了 独立自由的生活;但是心怀叵测的一些列强仍在觊觎敌视我们。因此,我 们仍然要努力发扬正义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我们神圣的职责。 现在我们已经改革开放,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正处在一个重要 的转型期中,我们仍然要弘扬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精髓,这一点我在上面 已经谈过了。但是我们的中国精神和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其作 用就仅仅限于中国和东方吗?否,否,绝不是的。自工业革命以后,几百 年来,西方列强挟其分析的思维模式,征服自然,为人类创造了空前辉煌 的文化,世界各国人民皆蒙其利。然而到了今天,众多弊端都显露了出来 ,举其荦荦大者就是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新疾病产生、臭氧层出洞 ,等等。如果其中一项我们无法遏止,人类前途就处在危险之中。有没有 拯救的办法呢?有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西方不亮东方亮, 唯一的一条拯救之路就是以东方综合思维模式来济西方之穷,在过去已有 的基础上改弦更张,人类庶几有被拯救的可能,这就是我的结论。 给别人的书写序而侈谈自己的主张,似乎不妥。但我并不认为是这样 的。我这样写不过表示我们“心有灵犀一点通”而已。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