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财富魔戒大系列
ISBN: 9787563513802
查尔斯·麦基(Charles Mackay),19世纪苏格兰著名学者,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词作家。
有个人,他的品行、经历与发生在1719年-1720年的那场大骗局之间, 竟然有着那么密切的关联,以至于我只能以这个始作俑者——约翰·劳的 生平琐事,作为密西西比大阴谋的开场白。 在历史学家们看来,约翰·劳这个人十足是个大骗子,居心叵测的阴 谋家、小人,也有人说他是疯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一点也不奇 怪,因为他的一个计划,害得那么多人为此赔上身家性命,那些令人痛心 的不幸后果被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久久不能平复。也许,叫他骗子 、疯子还算是轻的呢。 但之后人们又发现,如此称呼、指责他是不公正的——约翰·劳既不 是骗子,也不是疯子。与其说他设计骗人,不如说他本身才是受骗者;与 其说他是罪犯,不如说他是可怜的替罪羊。 公平地看,约翰·劳本人其实是个最优秀的金融专家。他比同时代的 任何人都要熟悉金融问题,而且对信用的理论和原则可谓了如指掌。甚至 ,他所建立的金融系统会如此快速地坍塌,也并不是仅仅因为他的过错。 那些推波助澜、渴望快速攫取金钱财富的人们,协助他建立这个金融货币 体系的人们,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约翰·劳没有料到整个国家、整个人群竟会陷人如此巨大的贪婪的狂 潮中。他也没料到,信心,就像怀疑一样,可以无限制地增长、膨胀;而 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转化为恐慌四处蔓延,最终吞没一切。他又怎么能 够预见到,法国人会像寓言中所描绘的那样,在金钱的疯狂驱使下,在野 火燎原一般的欲望中,杀掉那只曾为他们下了那么多金蛋的鹅呢? 他的命运就像第一个冒险划船从伊利湖向安大略湖漂流的人一样。当 他出发时,河面上还是如此地风平浪静,水流轻缓,仿佛一块明镜。而这 水手的航程是既迅快又惬意,这时候,有谁能阻碍这如飞的一叶扁舟呢? 然而,只一转眼的功夫,啊呀,谁能料到平静的波浪尽头竟是个大瀑 布!水手兀自沉浸在美妙的航行中,对前方的危险一无所知。可当他意识 到此时的处境时,哎,已经太晚啦!以前载着他畅游的湖水如今竟成了要 命的龙潭虎穴。他想折回原路返航,可是水流实在太湍急,他那渺小、微 弱的力量怎么能够对抗这森严巨大的自然之力?时问一点点地流逝,这一 人一船距离那雷霆震怒一般的瀑布越来越近。终于,一个浪头拍下,水手 连人带船跌进万丈深渊——他的身体、他的小船旋即被嶙峋的岩石撞成碎 片。万马奔腾一般的水流裹挟这可怜的碎片坠入谷底,翻滚出一片片雪白 的泡沫。很快,这泡沫就消失了,天地间重新归于平静,平静得好像从来 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惨剧。 约翰·劳和法国人的关系可能就像这样,约翰是那个可怜的水手,而 法国民众,就是像那看似无害却满布漩涡暗流的滔滔湖水。 1671年,约翰·劳出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一户富裕人家。他父亲 既是个金匠又是一个银行家。他做买卖积攒了一大笔财富,并用这笔钱买 下了劳里斯顿和兰德尔斯顿的两处地产,因此被人称为“劳里斯顿的劳” 。 本章的主人公约翰·劳是家中的长子,刚满14岁就被带到父亲的会计 事务所中做了3年学徒。在这里,约翰勤奋地学习着商业知识,也一步步地 了解了苏格兰银行业的操作规则。虽然工作艰苦,约翰却乐此不疲——还 在年纪很小的时候,约翰就在算术方面显露出了非比寻常的天赋——这一 点让他在这一行里如鱼得水。 长到17岁时,约翰已经像个又高又壮的大人了。他的身材健美,脸上 虽然因出天花而有些瘢痕,看起来却并不影响他英俊的容貌。那副表情总 是朝气蓬勃的,看起来充满了智慧,因此十分讨人欢喜。不过,很快他也 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在女人堆中约翰备受青睐,可谓无往而不利,女 人们都管叫他“俊俏的劳”。为了不负小姐太太们送给他的这个略显轻佻 的“外号”,约翰开始着意打扮自己,派头十足又极度的自信。而男士们 则对这个油头粉面的小伙子颇为鄙夷,也送了他一个外号:“浪荡子约翰 ”。在1688年父亲去世后,约翰·劳彻底抛开了会计事务所的繁冗琐事, 带着父亲留下的遗产来到伦敦,打算在这个花花世界闯荡一番。 很快他就变成了伦敦各家赌场中的常客。一方面是因为他那年轻人特 有的狂妄和缺少自制,以及喜好排场和奢侈的生活习惯。但另一方面,他 表面上虽然喜好挥霍,放肆张扬,却并不是个通常意义上的“花花公子” 。出于天赋异禀,对赌博下注他其实在头脑中经过了周详的数学计算,为 此他从不随便出手,而是依照计划稳扎稳打——钞票从赌桌上源源不断地 落人他的腰包。为此,他甚至成了所有赌徒的崇拜对象,人们相信跟随他 就能在赌桌上翻盘赢大钱! 这个来自苏格兰的、出手阔绰又潇洒风趣的年轻男子,同在家乡一样 ,受到了伦敦上流社会社交界,尤其是那些名媛们的欢迎。与在赌场中相 似,在情场上,约翰也是个常胜将军,纵横花丛中进退自如。 然而,物极必反,约翰也有走背运的时候。在伦敦度过了9年放荡、奢 靡生活的他,慢慢失去了往日的机敏,开始滑向失控的边缘。他变成了一 个名副其实的“赌棍”。在赌桌上,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他的赌注押 得越来越大,而他那装满数字概率的脑袋却越来越迟钝。毫不意外地,在 某天他输了一大笔钱,只有抵押地产才能付得起那一大堆令人头痛的债务 。没法子,最终他只能看着父亲留下的财产成为别人的囊中物。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他为债务危机而弄得自己焦头 烂额的时候,一桩“桃色事件”又把他拖向另一个深渊。他与一位名叫维 丽丝的女子之间牵扯不断的情爱纠葛,招致了一位威尔逊先生的敌意,为 了把事情做个干净的了断,两人约定了一场决斗。约翰本不是个胆小鬼, 他接受了挑战,并在决斗中成了赢家——威尔逊先生当场毙命。一桩风流 韵事一下子变成了刑事案件,当天他就被逮捕归案,威尔逊先生的亲属以 谋杀罪的名义起诉了他。法庭本来判他有罪并处以死刑。但考虑到威尔逊 先生也有过错,于是约翰落了个过失杀人罪,判决也被减为罚款。这样的 从轻处理引起了死者兄弟的不满,重新对他提起了上诉。可是,就在被押 到“王座法庭”受审后,约翰却神奇地逃之天天了。至于他是怎么得手的 ,至今依然无从知晓,约翰也从未向人提过。 很多人对这个结果表示不满,甚至还有人为此发起了一个反对司法官 员的活动,报纸杂志上也对这一事件做了全面的报道。在报纸通缉文书上 ,约翰是这样的一个人物:“约翰·劳船长,26岁,苏格兰人士;精瘦, 身高约6尺以上;皮肤黝黑,相貌端正;脸上有麻点,大鼻子,声音洪亮… …” 这种漫画式的描绘并没有阻碍他的逃亡之路,约翰终于成功地抵达了 欧洲。在这块古老的大陆上,他整整游历了3年,并开始把大部分的精力投 入到研究各国货币政策和金融业务上去。可能是积习难改的缘故,到了夜 晚,他照旧是各大赌场的常客。 后来,他似乎在1700年返回了爱丁堡,并发表了一本名为《组建一个 贸易委员会的建议和理由》的小册子。当然,这样的小册子并没能引起人 们的注意。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