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三水小草与《还你六十年》
ISBN: 9787521222579
王文静,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高级访问学者。评论文章见于《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艺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媒体,出版影视评论集《你好,镜头》。曾获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第十三届河北文艺振兴奖,第九、第十届河北文艺评论奖等。现为石家庄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第一章 “文青”蝶变:独立而热情的追梦人 1.她是谁 三水小草,一位来自青岛的“80后”网络女作家,2012年起进入网络文学创作领域。拆自作者本名中两个字的“三水”和“小草”,带着扑面而来的清新活力成为她面向网文世界的第一张名片。 三水小草与文学的机缘很有趣。大学毕业后,她本想出国深造继续自己的外语专业,却因故未能成行。之后她与朋友在北京创业从事网络游戏的开发营销。异地、创业、新领域等关键词带来的艰辛颠簸,个人与家庭之间产生的罅隙,少女梦想与父母期冀的错位,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让这个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带着一丝青春的叛逆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这时,生活——或者是命运,把这个学外语的文艺青年送到了网络文学的世界。从写作理念方面观察,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很大。三水小草的母亲是一位职业女性,母亲清晰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稳妥干练的为人处世风格深刻影响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女儿。母亲的形象以及这种积极形象带来的示范效应,也参与了三水小草对于生活的基本态度和对女性认知的体系构建,深深地影响了她的文学观。 虽然作者选择“三水小草”这个名字是出于偶然还是深思熟虑我们不得而知,但自走上创作道路之后,她更加喜欢这个名字的寓意,并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或者说,是通过名字的选择对个人写作和人生态度寄予了更多的期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水的滋润成为这个带着海风气息的女孩从事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水既是她念兹在兹的故乡,也是她在水一方的灵魂归属;又是草叶与根茎里内含着的生命动力,是这株小草得以葳蕤蓬勃的精神维系。而小草的平凡与坚强,带着“野火烧不尽”的倔强与勇敢,努力生长,渴望春天。在笔者和三水小草的交流中,她确认了“三水”的意义:一滴代表独立,一滴代表坚定,一滴代表专业。这“三滴水”鼓励了她站立的姿态,给够了她前行的勇气,也定下了事业的标准。有了这三滴水,它就能自行补给,生机焕发,给生命最好的释义。于是,这一株自己带着水滴的小草与作者本人成为现实和理想不断交织、相互映照的媒介。 综观三水小草的文学创作之路和她对自我的期许,恰恰与网络文学起于“草根”、长于民间的大众文学身份有着相通的气韵,反证着网络文学对大众写作能力的激活与释放。 2.她写过的那些文 从三水小草在晋江文学城发表作品《心有不甘》至今,共有九部四百余万字的作品先后与读者见面。其中《心有不甘》(《爱,若烹小鲜》)入选“北京市2017年向读者推荐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活动”,并已进入影视创作环节;《又是青春年少》入选浙江省作协双年奖名单,纸质书即将出版,同名电影正在创作中;《还你六十年》获江苏省作协首届“金键盘”奖都市青春类优秀作品。 荣格曾说,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形成的性格。或许因为受到成长经历的影响,在八年的创作中,从布局谋篇到主题选择,从情节冲突到人物命运,尽管三水小草的构思创意充满变化,但“整合童年”似乎成为她塑造人物性格的“不二法门”。她笔下的主角在生活与思考的交替中,逐步选择了两种自我与世界的和解方式:一是展现人性中的阳光,二是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不同人物形象的共性都是在努力地向上成长,并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全自己。在人物的蹒跚步履中,反映出的则是作者对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自觉关注。 2014年,三水小草在晋江文学城发表了长篇小说《心有不甘》,这部现代亲情向的励志美食小说描写的是历史变革下三代人对传统的坚守和继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物之间、代际之间的情感表达、观念碰撞和交融和解,获得粉丝好评,成为晋江文学城的金榜作品。此后,三水小草的创作一发不可收。 2015年,现代奇幻传奇小说《退役救世主》面世,作品以另类的角度描写战争年代的英雄与现代和平社会的融合,歌颂和平,反对战争。 2016—2017年,完成现代传奇小说《还你六十年》,以返老还童的视角讲述“演员的诞生”,并在人与时间的对峙中为坚持梦想和奋斗的精神鼓掌。 2017年,发表现代职业情感小说《我的经纪人良心不会痛》(又名《浮华作茧》),讲述了被时代浪潮裹挟着的两个年轻人的故事,以及他们之间的迷茫和相互救赎,为网站金榜作品。 2018年,现代亲情向励志温情小说《又是青春年少》与读者见面,小说从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和家属的角度,观察了那些病痛无法遮盖的美好亲情。目前该小说已经签约出版,影视改编同步进行中。 2017—2019年,励志类玄幻美食文《上膳书》上线并成为网站金榜作品。 2019年,都市情感小说作品《枕边有你》,以另类视角审视现代婚姻中的生活摩擦,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目前电影、网络剧创作正在进行中。同年,她完成了现代都市励志类美食小说《吃点儿好的》,解构不同年代背景的三代人对于美食、生活、人生和命运的不同理解,以及与他人和自己的认同。 2020年,她开始了抗击疫情题材作品《又是烟花灿烂》的创作,通过记录下无数国人在大疫当前同舟共济的点滴感动,呈现每个普通的中国人在特殊时期的勇敢担当。该作品目前正在写作中。 在这个以时间轴为主线的索引中,三水小草的写作领域相对清晰,思想主题和创作风格也逐步稳定。她擅长行业文和美食文,倾向于在“大历史”中注入“生活流”,故事和人物都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其作品特征归纳起来大体有四个方面: 一是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从不间断。从题材上看,三水小草的写作路子非常宽泛,现代都市生活、奇幻色彩下的战争、身边同龄人的奋斗、娱乐圈波诡云谲的浮沉,这些作品涉及军事、美食、都市、演艺、医学等领域,五光十色的生活与形态各异的故事里都蕴含着一个积极、正向的人生价值观。在这种人生观的指引下,主人公普遍呈现出乐观向上、锲而不舍的奋斗形象,如《心有不甘》中的沈何夕、《退役救世主》中的路俏,理想主义的光芒在她们寻找和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中闪耀,以极大的感染力圈粉无数。 二是对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记录真挚感人。受故事情节、话题热度、粉丝关注和IP改编等要素的影响,网络小说特别是现代都市题材的作品往往聚焦在男女情感的纠葛中,“三角恋”“多角恋”成为标配情节的同时也难免降低了题材本身的社会意义。三水小草则打开了情感格局,跳脱了男女情感对文本的支配,她甚至有意地放弃讲述爱情故事,转而关注同性之间或异性之间在追梦路上彼此信任、相互扶持的纯洁情感,如《还你六十年》中的池迟和封烁,尽管封烁对池迟用情很深,但仍然尊重池迟的事业追求,成为池迟最值得信任的“娱乐圈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两代人或者三代人之间在情感上的依赖与冲突,在生活方式上的继承与改变用笔非常老到,同时因为触及深层的社会文化结构而赋予了小说较高的格调。 三是对生活日常的理解与热爱。解构宏大叙事使大众文化理直气壮地回到物质现实中找寻真实的人性,而人的本能就是对固有生活习惯、情感活动系统和神经运行机制的无限重复。三水小草在创作中对于贴近生活的题材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心有不甘》《上膳书》《吃点儿好的》等美食文持续引起读者关注和喜爱,就得益于作者对生活日常的再现和提炼。“吃”是任何人都必须经历和面对的生存基础,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具有深厚的“食文化”背景的国度,如何吃、如何看待吃,则能够体现人们对待生活和自我的态度。即便是在《还你六十年》这部主题与普通人生活有一定距离的娱乐圈文中,作者为主人公池迟在影视城得以谋生设定了“送外卖”的职业,这种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和人物经历为读者进入文本,从而进入作者的叙事节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四是对青年人生活和精神的关注。朱光潜在谈及作者与读者关系时曾说,有什么样的作者便有什么样的读者,有什么样的读者便有什么样的作者。作者与读者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在网络文学中,后者的表现更强。然而,三水小草的创作与那些自觉寻找目标读者的作家不同,在《浮华作茧》《又是青春年少》等作品中,作者表达出的并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中青年生活的复刻与模仿,也没有脱离现实矛盾在主观臆想中“自嗨”,而是把青年成长作为母题嵌入写作逻辑中。这与她进入网络文学创作时的思想动荡有关,也离不开作者由己及人把青年精神成长置于时代背景下去观察、去思考的勇气和格局。《还你六十年》运用“返老还童”的结构,讲述了经历一世沧桑、对生命起伏早已经云淡风轻的暮年老人池秀兰,“变”成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池迟追寻梦想的故事,反映的就是作者对于展现青年一代心路历程的着迷。 3.为什么是六十年? 2016年,开始写《还你六十年》的三水小草刚刚结束一个漫长的旅行。她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在广东,最大的感觉就是每个人都很有冲劲,一种近乎于直白的对事业的渴望,特别能够感染到我的一种点燃生命的状态。我是个北方人,当时在南方工作待了大半年,见到了很多人,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 一个地道的北方人去到南方,被陌生的新环境、新理念和新生活包围。迥异的南北方生活模式背后,是地域文化对人类精神结构的影响,而这些“新”的元素对于原有认知的撞击,对作者习以为常的世界观进行着大范围的更新。 而这与北方完全不同的风物和感受,也使作者在写作《还你六十年》时拥有了与《心有不甘》完全不同的心境。她显然敏感地体悟到了北京与广东的社会节奏差异,主人公池迟在追寻演员梦的路上展现出的心无旁骛,比《心有不甘》中的沈何夕具备了更多“要争取”“向前冲”的精神,而这些实质上就是作者曾沉浸在“广东式”创业激情中的情绪残留。 经历了第一部小说的试水成功,又遭遇了南方生活和文化的冲击,处于梦想十字路口和精神动荡期的作者在短暂的迷茫中瞄准了一个新的主题:一个人怎样活着更有价值?一个人的梦想是否重要?年轻人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梦想?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梦想有什么不同?如果时间重新来过,我们对待梦想会更加用力还是更加“佛系”?这些问题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对于年青一代的思考,这些思考围绕着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生价值的表现样式以及实现方式,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表征,又给身处其中的体验者留下合理化的空间,这在《还你六十年》的构思和写作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 三水小草曾就梦想的话题与母亲进行过交流,当她获知上一辈人是把家庭梦想与个人梦想重合在一起进行人生选择时,理解与怜悯以及更多模糊又复杂的情感让她对于两代人的梦想构成和实现产生了兴趣。于是,七十六岁的迟秀兰和十六岁的池迟越走越近,边界渐渐模糊,影子渐渐重合,一个历经沧桑功成名就的女企业家与一个热情洋溢追逐梦想的青春美少女,谁的生命性价比更高?三水小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把答案留给了读者。 《还你六十年》是小说的题目,也是整部作品的主题。作品讲述了女主角池秀兰重新获得六十年时光之后,以池迟之名努力追寻表演梦想最终实现理想的故事。七十六岁也不忘梦想的老人池秀兰被神奇的时光客车还给了六十年的时光,十六岁的少女池迟——这个在影视城送外卖并兼职做“不能签合同”的武术替身的女孩,在一次次浸透着汗水和泪花的送餐路上,结识了未来对她影响至深的“贵人”,开启了娱乐圈中令她心驰神往的“六十年”。在《跳舞的小象》《女儿国》《凤厨》等一部又一部影视作品的表演中,池迟终于凭借前生的先知、今世的努力和幸运,成为一个传奇影后。看来,植根于苍老灵魂最终开出了青春的花朵,并不仅仅为了虚构重新来过的生命,或者仅仅利用这个生命带读者享受一次“人生后悔药”的酷爽,六十年的循环更侧重于完成前一生被压抑的梦想,在激情奋斗与困厄煎熬的情节冲突中完成对理想追求的各种假设。 六十年的距离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人来说,这样长的时间几乎覆盖了具有生命意义和主体性的全部生命,换句话说,这就是他(她)的一生。如果时间能重来,让每个人的青春都从梦幻的十六岁开始,他们会不会也这样燃烧着冲向梦想呢?六十年的再次获得,在现实世界中固然只是一种假设,但三水小草仍然想在这样的白日梦中借由主人公池迟的行动和努力,试着描绘出可以遇到“更好的自己”的地图,而这张地图又必将像纽带一样,连着两种人生,它们的平衡点恰恰就能存在于这种浪漫的假设之上。重生模式中隐含的代际关系与作者深受家庭影响的写作观念分不开,这应该是她对两代人梦想的一种关怀。“我写池迟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是在给长辈们写一封情书。”作者流露出的宽厚与浪漫,与作品中强烈的感染力和精神能量结合在一起,成为读者持续关注的理由之一。 《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的入选作者是目前公认的网络文学名家,入选作品是经过一段时间检验的代表作,而导读部分由目前活跃的网络文学青年评论家群体担纲。这套丛书生逢其时,它将有助于探索网络文学艺术规律,凸显网络文学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精品化;同时,它也是精确的导航,通过这套丛书,我们将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网络文学的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