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共党史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
ISBN: 9787801992406
郭德宏,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组党史党建学科小组(学科评审组)成员。从事编辑和中共党史研究及教学工作。共发表文章180多篇,出版《中共党史论集》、《中国革命和建设史论集》、《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王明传》、《新中国史略》等专著、合著10余部,多次获奖。主编或参与编写《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红军长征史》(1997年同时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和国家图书奖)、《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等著作20余部。
一、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争夺殖民地, 谋求世界霸权,大举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 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 际形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逐步强大改变了 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对国际局 势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发 展不平衡更加突出,它们相互争夺霸权的斗争日益尖 锐;经过战争浩劫而更加贫困的世界各国人民和被压 迫民族日益觉醒,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进一 步加强。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 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 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波及工业、农业等各个经济部门 ,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 响。经济危机必然导致政治危机。在经济危机的剧烈 震荡下,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尖锐地暴露出来, 各国的革命运动出现新的高涨。面对蓬勃发展的革命 运动,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想方设法寻找摆脱危机的出 路,普遍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强化对劳动人 民的专制统治。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各 国采取的办法也不同。在英、美等国,垄断资产阶级 企图实行经济改良政策来摆脱危机。在德国、意大利 和日本,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完全抛弃了资 本主义仅有的一点民主形式,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大 肆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成为最富掠夺性的帝国 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大行其道。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 势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复仇 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势力的膨胀,20年代资本主义世 界的经济危机,特别是20年代末的大危机,是国际法 西斯主义势力得以崛起的重要条件。 法西斯一词来自拉丁文,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 的一捆棍棒,象征暴力和强权。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 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种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恐怖 主义的政治思潮。法西斯政权是一种公开实行暴力统 治的金融资本专政的形式,集中反映了金融寡头集团 独裁统治的要求。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政 权的出现,不是资产阶级政府的一般更.迭现象,而 是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形式演变为公开实行恐怖专 政的独裁制国家形式的标志。法西斯政权是一种高度 集中的反革命暴力政权。 法西斯主义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意大利的法西斯 主义势力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头目墨索里 尼自1914年主办《意大利人民报》以来,就大肆宣传 民族沙文主义,鼓吹侵略战争,并于1919年3月正式 组织“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党。在法西斯主义思潮 的支配下,意大利成为首先恶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欧洲格局的主角。在民族沙文主义的狂潮中,意大利 法西斯势力迅速膨胀。1920年5月24日,意大利法西 斯全国代表大会在米兰召开,确立了以极端民族主义 为宗旨、以暴力行动为方针的基本纲领。1922年10月 ,墨索里尼发动兵变上台,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并逐渐与后起的德国法西斯勾结在一起。 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根据 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德国被迫交割出1/8的领 土和1/12的人口,以及全部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并 交付巨额赔款。但在英、美扶植下,德国的经济势力 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随着经济力量的迅速膨胀和垄 断资本势力的进一步扩张,德国又重薪加人了大国争 霸的行列。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