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一看就懂的南北朝史
ISBN: 9787509376089
刘裕攻桓玄独揽大权 临淄重蹴踘,曲城好击刺。不要身后名,专骋眼 前智。 君看班定远,立功不负义。掣拽二丈旗,踯躅双 凫骑。 但问相知否,死生无险易。 ——南北朝·吴均《边城将诗四首·其四》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其先祖居住于彭城(今 江苏徐州),因北方战乱,随晋室南渡,举家迁居到了 京口(今江苏镇江),他们家族自称和汉高祖刘邦有亲 缘关系,是其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刘裕出生时, 刘家已经家道中落,刘裕的父亲刘翘不过是郡中功曹 ——名专门负责抄写文书的官吏。 这时的刘家只能依靠刘父的俸禄微薄勉强度日, 十分贫寒。更让刘翘感到举步维艰的是,刘裕之母分 娩染疾去世,他没钱请乳母哺育刘裕,所以一度打算 抛弃孩子。这时,幸好刘裕的姨母恰巧也生了孩子, 她站了出来,阻拦刘父,表示要亲自抚养刘裕。于是 刘裕被送到姨母家里,姨母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用 自己的乳汁喂养他,刘裕的小名“寄奴”,正是由此 而来。 后来,刘翘又迎娶了一位大家闺秀,洮阳县令萧 卓之女萧文寿。在萧家的扶持下,刘家的生活渐渐有 了起色,萧文寿虽为世家小姐,却没有一点嫌弃刘裕 的意思,反而可怜他身世凄苦,便说服刘翘将其接回 家里,当做亲生儿子抚养。 就这样,刘裕渐渐长大成人,但因没有学问,只 能干些体力活,以卖草鞋为生,因此受到乡里人的鄙 视。有一次,他欠了京口当地大族刁家的赌债,无力 偿还。刁家本就是鱼肉百姓的地主人家,自然不肯放 过刘裕,刘裕因此被人捆住殴打,受尽侮辱。而且刘 裕行事不拘小节,更加不为世人所欣赏。只有当时四 大家族之一的琅琊王氏——王导之孙王谧对其赞赏有 加,曾对其说:“你会成为一代英雄。” 果不其然,年轻气盛的刘裕不甘这辈子做一个游 手好闲之徒,于是他打算离开家乡投军入伍,待赚得 军功、出人头地之后,再衣锦还乡。当时,京口附近 的北府军非常强大,这支军队是当年建武将军、兖州 刺史谢玄为抗击前秦而招募组建的骁勇之师,其士兵 大多是广陵和京口附近因逃避北方战乱而迁居至此的 百姓。刘裕想建功立业,自然去投奔了赫赫有名的北 府军。没过多久,刘裕就因能吃苦耐劳、英勇善战, 被冠军将军孙无终提拔为帐下司马(七品官),协助孙 无终,参谋军机事务。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五斗米教道士孙恩率 众起义,攻占上虞、会稽作为根据地,一时之间周边 郡县纷纷响应,起义军人数激增至数十万人。朝廷得 到消息后,震惊不已,急派谢琰和刘牢之前往镇压。 谢琰和刘牢之皆为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名将,因为 孙无终的推荐,刘裕被调任为刘牢之的部下,担任了 参军之职。在刘牢之的麾下,刘裕依然奋勇杀敌、冲 锋陷阵。 知识链接: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 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一系列侵略吞并战役 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双方于淝水(现今安 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兵力大胜 八十余万前秦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 国家也因此衰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 ,分裂为以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 机北伐,把边界线推到了黄河,让东晋此后数十年间 再无外族侵扰之忧。 一次,为了刺探情报,刘裕率几十名斥候孤军深 入,不料半道上就遇到了起义军的先头部队,双方激 战后,刘裕的部下全部战死,自己成了光杆司令。刘 裕眼见这种情况,非但没有惊慌,反而更加拼命,嘴 里高声大喝,骑马奋力挥砍,硬生生地挺到救援部队 的到来。 当时诸将都将出兵当做捞取油水的事情,纵兵劫 掠,生灵涂炭,独有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深受 百姓拥戴。因讨乱有功,刘裕被封为建武将军,领下 邳太守。 隆安五年(公元401年),朝廷还在讨伐孙恩,实力 被其削弱,京防空虚。这时,孙恩打算攻打建康,已 有篡位之心的荆州刺史桓玄趁此机会,声称起兵勤王 ,不过被朝廷阻止。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孙恩起义 已经被刘裕完全镇压,孙恩本人被逼跳海自杀。权臣 司马元显起兵讨伐桓玄,不过桓玄兵强马壮,反而轻 松攻进都城建康,杀权臣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 逼晋安帝封自己为楚王。元兴二年(公元403年)末,又 逼晋安帝禅位,自己做了皇帝,改元“永始”。 桓玄篡位以后骄奢淫逸,毫无君主风范,导致朝 政大坏,民不聊生。而且他还大杀有功之臣,如刘裕 的上司刘牢之因不听调遣,被桓玄剥夺兵权,自缢身 亡。在连杀无辜后,桓玄开始提拔像刘裕一样的中层 将领,以笼络人心。刘裕明白桓玄心狠手辣,不可信 任。于是,他一方面虚与委蛇,以君臣之礼相待桓玄 ,一方面笼络各地豪强,准备推翻桓玄的统治。 其实,桓玄在篡位之初,就让堂兄桓谦试探过刘 裕:“楚王德高望重,四海归心,群臣都认为晋帝应 该让位,刘将军以为如何?”刘裕回答道:“楚王, 宣武公(桓温)之子,德行盖世,功勋卓著,现在晋室 衰微,取而代之,有何不可?”篡位后,桓玄的妻子 刘氏对桓玄说:“刘裕龙行虎步,恐怕不会甘于人下 ,不如趁早杀掉,以绝后患。”桓玄却说:“我还要 平定中原,等天下一统后再杀他也不迟。”就这样, 刘裕躲过了一劫。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刘裕认为时机已到,便以 打猎为借口,暗自召集了何无忌、檀道济等二十多名 北府旧将在京口起兵,先杀桓玄宗亲、徐州刺史桓惰 (xiū),聚集起了一支不满两千人的队伍,而后直接杀 向建康。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