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铁道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38.00
折扣购买: 每天10分钟读懂金融学
ISBN: 9787113200527
在中国古代,铸造铜钱一般采用泥模浇铸法,所 以一般货币的边缘都比较毛糙,不美观,时间长了穿 钱的绳索容易被割断。只有外形是圆的,才能较好地 解决这两大难题。 在古代,铜钱是辅币,1000个为一贯。为了方便 铸造时的细加工,需要把铜钱穿在一根方棒上,此时 就需要在铜钱中间开方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加 工铜钱时,铜钱不会乱转,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了锉 磨效率。 3.体现整体配套观念 在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对茫茫宇宙中的现象 基本上不理解,所以常常把日、月、雷、雨等弄不明 白的现象统称为天意。后来人们发现,所有天意都可 以归纳到方孔圆形中,因为天圆地方,所以方孔圆形 是一种天意的象征。 这种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例如战国时期 的“良金一朱”等货币上的圆弧形云纹、方折形的雷 纹,唐宋时盛行的日纹和月纹货币,都在货币上体现 了“日月天地”的整体配套观念。 4.体现实用实惠观念 圆形的货币与其他形状(长方形、椭圆形、正方 形)的货币相比,不容易刺破衣服及损坏运输工具。 圆形中的方孔虽然不大,却能节省四分之一的铜料。 另外,这样的方孔便于用绳串在一起,即便于计数, 也便于运输;方孔的位置便于货币上的文字定位,从 而便于人们辨别货币的真假。 5.体现美学价值观念 方孔中的“方”,具有均衡、对比、照应、端正 等对称美感,同时具有正规、规范、正直、平等之意 ,具有秩序、严峻等内涵。 圆形中的“圆”,具有灵活、丰满、自由、互助 、安详、舒适等美感,可以让人联想到自然界中很多 美好的形象,如太阳、水珠、地球等。 方圆结合,既能让人感到愉悦、和谐,又兼具原 则性和灵活性,并且还是古代圣贤之士的行为准则, 即智圆行方。 6.体现阴阳五行观念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所谓阴阳 ,是指任何事情应当一分为二(阴阳),即任何事情都 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 所谓五行,是指五行相生、相克,具体是水生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 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阴阳五行观念认为“天道日圆,地道日方”,即 天圆地方在阴阳五行观念中的运用,也是“天命”思 想的继续。 (二)为什么钱被称为“孔方兄” 中国历朝历代对钱的称呼很多,但流行最广的是 “孔方兄”。孔方可以理解为对货币形状的一种描述 ,因为其外形是圆的,圆的内孔是方的,但为什么要 加一个“兄”字呢?这里有3种说法,且每种说法都是 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第一种说法具体如下。 据说西晋惠帝元康年间,即291年到299年间,惠 帝昏庸无知,导致朝纲旁落,政出多门,依法贿赂成 风,很多人都贪得无厌。 例如“竹林七贤”中的王戎,积累的钱无法计算 ,经常手持算具,昼夜计算,仍觉不够;其弟王衍之 妻郭氏,也是聚敛无厌的人,曾用钱来环绕床沿;驸 马王济用铜钱做院墙,围成跑马射箭场,当时的人称 之为“金埒”;太子少傅和峤,以“钱癖”著称。总 之,“唯钱是求”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针对这种社会现状,文学家鲁褒门写了一篇讥讽 世风的文章,名为《钱神论》。其具体内容是,钱之 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 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 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今非钱不 发……几今之人,唯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 亲之如兄,字日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钱无耳,可使鬼”。 《钱神论》尖锐地讽刺了钱能通神使鬼,主宰一 切的作用。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愤世嫉俗的人 们的共鸣,被广泛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为“ 钱”的同义语。P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