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00
折扣购买: 曾与先生相遇(精)/诗想者读经典
ISBN: 9787549595051
远人,197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作涉足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多种文体。出版有长篇小说《伤害》《秘道》、散文集《河床上的大地》《真实与戏拟》《新疆纪行》、艺术随笔集《怎样读一幅画》《凡·高和燃烧的向日葵》、诗集《你交给我一个远方》,主编出版《21世纪的中国诗歌》。现为《湖南文学》杂志社编辑、深圳市光明新区作协主席。
《克鲁采奏鸣曲》和托尔斯泰夫人 一 有时候我总觉得,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28—19lO)的《克鲁采奏鸣曲》是《安 娜·卡列尼娜》的另一种写法。 两部小说相似之处不少,都是关注家庭,都是 刻画上流社会人物,都是偷情酿造出惨剧——两部 小说的女主人公都死于非命。和之前的长篇小说相 比,《克鲁采奏鸣曲》的主题更为集中、篇幅更为 紧凑、冲突更为激烈,在大刀阔斧的叙述中更能吸 引读者眼球。 创作该小说的动机,托尔斯泰已借主人公波兹 德内歇夫之口告诉我们,是为了“揭发我们畜生般 的生活”,理由是“我们在道德上太堕落了”。晚 年托尔斯泰对自己的生活阶层得出如此看法,我倒 不以为真就是他“世界观激变”的结果。以托尔斯 泰非凡的艺术之眼,不可能不在漫长的一生中,洞 悉自己身处阶层的全部隐秘。任何一个小说家都会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托尔斯泰也没能例外。 波兹德内歇夫谈论的自己及其阶层,与托尔斯 泰紧接着创作的《复活》如出一辙。似乎在聂赫留 朵夫出场之前,托尔斯泰想先看看《复活》主人公 的轮廓,因为聂赫留朵夫也是从“畜生般的生活” 中走到我们面前的。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 过立体塑造的沃伦斯基也在小说中化身为特鲁哈切 夫斯基再次登场。作为《安娜·卡列尼娜》和《复 活》的中间过渡,《克鲁采奏鸣曲》有理由成为托 尔斯泰中后期小说创作的重要环节。托尔斯泰也必 然为之投入了自己的精力和才华。 小说故事简单,波兹德内歇夫婚后不久,和妻 子从短暂的甜蜜走向貌合神离的彼此憎恨。当半吊 子音乐家特鲁哈切夫斯基走进波兹德内歇夫家庭之 后,和女主人关系日趋暧昧。波兹德内歇夫在强烈 的怒火和嫉妒下杀死了妻子。在叙述杀妻故事之前 ,他对自己生活的上流阶层进行了一览无余的描述 。他得出结论,整个上流社会无处不道德堕落、无 处不男盗女娼。波兹德内歇夫从自我出发,详细讲 述自己走向堕落的全部过程。这一过程不只属于他 个人,还属于整个上流社会。他如此,整个社会也 如此,没有人能幸免。波兹德内歇夫的堕落是从沉 迷妓院开始,最初的慌乱和害怕使他不断祷告上帝 。令他意外的是,所有他尊敬的长辈得知后不仅不 谴责,还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好事。这些不断修改出 的文字也移植到后来的《复活》之中。波兹德内歇 夫从纯洁的少年到堕落的青年生活不就是聂赫留朵 夫的生活?这也是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描述过的 个人生活。而且,波兹德内歇夫的生活和托尔斯泰 本人经历更相似,特别是波兹德内歇夫的嫉妒,能 完整叠合托尔斯泰本人的心理。甚至,小说描写的 婚姻冲突也是托尔斯泰和妻子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