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社科文献
原售价: 68.80
折扣价: 48.16
折扣购买: 浮生次第:寻迹“唐宋八大家”
ISBN: 9787522800066
由兴波,1974年生,黑龙江庆安人。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乌克兰基辅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传统文化公共播讲团团长等职。主要从事中国诗歌与书法理论、文化传播等研究,出版《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等7部作品,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科研、教学项目16项。
一力挽狂澜的思想勇士 (一)王朝中落,文道 改革 北宋哲宗元祜七年 (1092年),潮州知州王 涤邀请苏东坡撰写一篇碑文 ,东坡欣然应允,不久完成 。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 之溺。”①“八代”是指东汉、 魏、晋、宋、齐、梁、陈、 隋这八个朝代,在这期间, 文人写文章越来越注重外部 技巧,同时忽略了内在实际 的内容,浮华不实。而文学 样式的衰落,反映着内在道 统的衰落。这段时期内,有 人过于沉溺佛老学说,陷入 迷信,甚至抛妻弃子不事生 产。到了中唐,终于有一个 人起衰济溺,他推行了古文 运动,恢复了传统师道,有 志文人纷纷相从,新的创作 蔚然成风。他希望借文学恢 复道统,其文章于盛唐一代 高峰独树,他自己更是毕生 都在为王朝统一、儒道复兴 而战斗。 这个人就是韩愈。 苏轼的文章撰写于韩愈 庙重修之际,名为《潮州韩 文公庙碑》。不仅苏轼给予 韩公高度评价,自当时直到 后世,都无人能够否认他在 思想史、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承隋后,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军事力量强大。 百姓在很长一段时间免受战 乱流离之苦,生活富足。政 府底气足,放松了对于思想 言论的控制。唐代儒、道、 释三教并存,从没有哪一个 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宽 松的思想环境下,人们对于 外族、外邦的风俗与事物也 更容易接受,大唐吸纳外族 文化的同时,也向外输送文 化,辐射形成“汉文化圈”, 其范围包括东亚、东南亚, 甚至西亚,大唐与欧洲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