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不如相见于餐桌
ISBN: 9787545482553
我一直称呼他伍先生。 自己在脑海里勾勒出一种旧时气氛,比方说《罗曼 蒂克消亡史》里的陆先生。另一方面,他又确实拥有一 个大公馆,在滨江路上。只不过,并非谁的居所,而是 我们平常都爱去的餐厅——惠食佳滨江大公馆。滨江西 路这一段我一向喜欢,江边宽阔的林荫道,人车疏朗, 要么是三五个街坊散步遛狗行过,要么就是径直来吃饭 的客人。 大公馆门口闲散守着几个伙计指挥泊车,年纪稍微 有点大了,淡淡的,懒懒的,手抄在宽大的中式白褂子 里,自有一种派头。这条路上的浓密大树越长越高,枝 繁叶茂,已经挡住四楼窗口,二楼倒还刚好可以透过枝 丫看到江水,我最爱订这个临江房间,有宽宽的阳台, 琉璃蓝阑干,站在这里,看江面银光,流水车辆,等到 夕阳照进来,金玉满堂。 关上门,大公馆留存的是一个时代片段——彼时, 广州十三行是清末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华洋交错,繁 盛一时。昔日华贵旖旎的风范,在冷淡风格盛行的今日 看来,实在是不合时宜的。 惠食佳最有名的是啫啫煲。第一次见面,我问伍先 生关于“煲”的讲究,他立马让厨房把不同的煲拿出来 ,十来个排在桌子上,不同形状、不同材质对食材有什 么影响,他一个个讲来,讲啊讲,后来干脆劝我去南越 王墓看看。我瞠目结舌,差点忘了最初不过是要讲一道 菜而已。 真的要讲起来的话,“煲”确实可以追溯到古老的 南越国时期。据《广州市志》,“煲”来自黎语。一个 汉字,既是菜式名、烹调技法,亦是烹饪器具、餐具、 量词,简直可以就此出一道汉语试题:用这个煲来煲一 煲煲仔饭,这里的“煲”有多少种词性,多少个意思? 煲是极日常的,广州人什么都煲,煲水、煲饭、煲仔饭 、煲粥、煲汤、煲药,到了冬天咕嘟咕嘟打煲,煲醋可 以消毒,中秋煲蜡,新的音响耳机要煲机,音韵才足够 醇厚,讲电话漫无边际絮絮不休,那是“煲电话粥”。 煲呀,就该是个悠悠绵绵长长的慢活儿。唯独除了啫啫 煲。啫啫煲是一场疾风骤雨。什么漫长、熬煮统统抛诸 脑后,“煲”字下面那团火噌的就烧上来。火是急火, 厨师手脚也必须快,放油、下料、略炒、推平、盖盖儿 、淋酒,滋啦一下烈火蹿上来,把整个煲都包围住,肆 意迸发香气和强劲声响。滨江大公馆大厅正中央,半开 放的圆弧形厨房,就看得到厨师现场做啫啫煲,简直跟 舞台似的。 好了,盖上盖子,服务员原煲端走。一楼也罢,楼 上的就得噔噔噔跑上去。火候得掐准,坐得近的,跟二 楼、三楼、四楼的,熟度要做得不一样,这样上桌才刚 刚好,不至于过熟。揭开盖,香气弥漫,烟雾缭绕,响 声嘈杂,赶紧夹赶紧夹,转一圈回来口感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要弄得这么紧张,因为生啫熟啫大不一样, 别处也有啫啫煲,却多是把食物煮得半熟倒在热铁板, 图个热闹。在惠食佳,食材扔进煲里时是生的,必须得